王曉航,黃宇暉,李 丹,趙珂珂,程艷香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湖北武漢430060)
“即考即評”式形成性評估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王曉航,黃宇暉,李 丹,趙珂珂,程艷香*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湖北武漢430060)
為解決目前臨床教學中教師學生更換頻繁而缺乏交流、學習目標繁雜而抽象的現(xiàn)狀,建立了“即考即評”式形成性評估體系。該評估體系包括探討實施方案、學生實習記錄、分組討論記錄、教師觀察評價、考評手冊、“即考即評”網絡平臺。實施該評估體系后,通過對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證明其應用是有益并且必要的。
臨床教學;教學評估;形成性評估;即考即評;實施方案
教育部和衛(wèi)生部于2008年9月聯(lián)合頒發(fā)的《本科醫(y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試行)》強調了本科醫(yī)學教育的根本任務:為衛(wèi)生保健機構培養(yǎng)完成醫(yī)學基本訓練,具有初步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yè)素質的醫(yī)學畢業(yè)生[1]。由此可見,對于醫(yī)學生實習質量和成果的評價,應該從基礎知識、實踐能力、個人素質3個方面同時進行。
教學評估是教學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能使教師掌握教學動態(tài)、提升教學質量,還能促進學生參與教學設計、改進學習方案,從而實現(xiàn)課程目標。形成性評估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一種過程性和發(fā)展性評估,即根據教學目標,采用多種評估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2]。“即考即評”式形成性評估,是基于目前臨床教學中教師學生更換頻繁而缺乏交流、學習目標繁雜而抽象的現(xiàn)狀,為促進本科醫(yī)學教育任務的真正實現(xiàn),而提出的一種促進性的考核評估方式。
(一)探討實施方案。
為了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對于該評估體系的參與熱情,提高其參與程度,在評估之前與學生共同探討該體系的具體實施方案。一方面,向學生說明臨床實習的特點和學習目標,介紹該評估體系的意義以及評估方法,使學生建立一個初步的概念和規(guī)劃;另一方面,師生共同協(xié)商評分細則,對初擬方案進行調整,包括各項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新增評分項目等,使之更具科學性和人文性。設置“即考即評項目郵箱”,在實施該方案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反饋意見,將自己認為不合理和需要改進之處傳達給項目相關負責人。
(二)學生實習記錄。
根據《臨床實習教學大綱》,制定學生實習手冊,詳細記錄其臨床實習情況,包括各科實習時間、出勤率、經管病床數目、所見病種、參與臨床操作項目、完成實習報告的數目和質量等,全面反映學生的實習情況及效果。此外,每周組織一次教學查房,即以實例教學為目的,由教授帶領全科實習學生查房,針對該科所有典型病例,進行基礎理論、臨床診斷及治療等知識和技巧的講授;每周組織一次知識講座,全科醫(yī)生、研究生、本科實習生共同參與,由指定人員對某種疾病或某種研究的前沿進展進行匯報,全科展開積極討論。學生在實習手冊中需同時記錄自己在參與教學查房和知識講座過程中的體會,如此不僅加強了學生理論聯(lián)系臨床的能力,還促進學生汲取前沿知識,激發(fā)科研興趣。實習生的出科考試將變更為以臨床思維的考核為主的方式,具體實踐方案為:每名實習生單獨面對一位新病人,完成病史詢問、體格檢查、給出初步診斷、制定初步治療方案等流程,帶教老師全程觀察。在考核完成后,老師進行分項評分,指出問題和不足,增強學生臨床思維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三)分組討論記錄。
以問題為基礎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方法,是將學習設置于復雜而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1]。在臨床教學中,由同一科室實習的4-5位學生組成一個PBL小組,加入1位該科醫(yī)生作為導師,在該科室實習結束后,進行一次案例討論。每人收集至少一個典型或疑難病例,以word文檔或PPT展示的形式,結合相關課本內容,針對疾病診斷過程、治療策略、臨床注意事項等進行分析,而導師負責引導討論方向和記錄學生發(fā)言次數、內容及質量,原則上不直接回答案例中的問題。將課本知識與臨床案例相結合,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了學生對于疾病的整體把握程度和臨床工作的處理能力。
(四)教師觀察評價。
制作教師評價手冊,內容主要來源于教師在臨床實習和PBL討論中對學生的全面性觀察,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是否能夠全面詢問病史和正確進行體格檢查、能否選擇恰當的診療技術并對檢查結果進行正確分析、與患者及醫(yī)護團隊的溝通能力、對人文關懷的關注程度,在討論中能否正確運用課本知識解釋案例中的問題、與小組其他成員的互動情況、對于前沿知識的了解程度等。另外,學生在第二課堂活動(臨床技能大賽、社會實踐活動等)中的表現(xiàn)和成果也納入其中。根據這些觀察記錄,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存在的問題,即時調整教學方案和督促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五)考評手冊。
包括學生考評手冊和帶教老師考評手冊。學生考評手冊包括自評表、互評表、教師評價表,要求在每個科室的實習和PBL案例討論完成后,由本人、同組學生和教師三方參考實習情況、PBL討論、競賽及科研成果、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等共同完成。帶教老師考評手冊是由學生針對帶教老師在包括實習、PBL討論、科研等方面的引導和督促作用而進行的評價。通過自評和他評,促使學生和教師及時反思和改進,督促臨床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六)“即考即評”網絡平臺。
根據《臨床課程教學大綱》及《臨床實習教學大綱》的要求,將最新版診斷學、影像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耳鼻喉科學等課程的核心知識和技能納入網絡系統(tǒng),并定期更新內容,建立“即考即評”網絡平臺。要求學生每周登陸該系統(tǒng),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系統(tǒng)隨機的100道選擇題,由系統(tǒng)自動評分,同時提示題目的正確答案以及相關知識點。另外,系統(tǒng)提供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可供下載,由此促進學生的自我監(jiān)督和自主學習。
在我院臨床醫(yī)學(五年制)、臨床醫(yī)學(七年制)學生的臨床教學中實施“即考即評”式形成性評估體系后,隨機抽取2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回收率100%,結果統(tǒng)計如附表所示。
由問卷調查結果可見,“即考即評”式形成性評估體系的實踐對于臨床教學是相當有益的,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自學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提升帶教老師素質、加強師生交流、督促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在目前的臨床教學中,推廣該評估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1]教育部,衛(wèi)生部.本科醫(y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試行)[Z].2008.
[2]馮冬惠.大學體驗英語教學形成性評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27(2):60-61.
Imp lementing immediate-test-and-evaluation formative evalu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Wang Xiaohang,Hung Yuhui,Li dan,et al
(People’s Hospital of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60,Hubei,China)
In current clinical teaching,due to frequent change of teachers there is notmuch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Besides,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re complex and abstract.To improve this,we have established a“instant test and evaluation”formative evaluation system.The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es exploring implementation plans,student internship records,group discussion records,teacher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evaluationmanual,“test and evaluation immediately”network platform.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evaluation system,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200 students proved that the system is useful and necessary.
Clinical teaching;teaching evaluation;formative evaluation;immediate-test-and-evaluation;embodiment
G642.0
A
1002-1701(2014)07-0059-02
*通訊作者
2013-03
王曉航,女,本科在讀。
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教育分會醫(yī)學教育研究課題:“即考即評”式形成性評估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10.3969/j.issn.1002-1701.2014.0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