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閆
(江蘇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新中國成立后,受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文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淪為政治的“傳聲筒”,同樣地,文學史寫作也似乎依照政治的范型做了“整容手術”,政治的“手術刀”將文學史刻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拔母铩苯Y束后,全國刮起了思想解放的颶風,文學界的學術氛圍也逐漸寬松,至此,文學史方才緩慢的揭下“面具”,盡力擺脫社會政治史的藩籬,浮現(xiàn)出較為真實的眉目來。在這個背景下,80年代末,學界提出了“重寫文學史”的口號,隨著呼聲與熱潮的不斷高漲,文學史的寫作一時間呈現(xiàn)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在學者們的辛勤耕耘下,學界孕育出了極其豐富的學術果實,新的文學史格局逐漸形成,各類型的文學史著作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然而,在汗牛充棟的史著中,能夠成為學科經典的文學史似乎少之又少,相反,近些年,文學史研究已經進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一方面,在各類研究已經接近飽和的狀態(tài)下,一些研究者不得不致力于對邊緣史料的挖掘、對作家作品反復闡釋;另一方面,文學史寫作的模式化傾向過于明顯;另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消費文化、商業(yè)文化對知識分子進行了精神的掠奪,著史者在寫作過程中的價值立場面臨著缺失的病癥。在此狀況下,本書的主編丁帆先生認為“有必要為真正的重寫文學史來一次思想觀念和方法的清理與正名”。[1]秉持這一理念,丁帆先生帶領其助手編寫了這部《中國新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為文學史的發(fā)展帶來了諸多的思考與啟迪。
自1979年正式走上學術道路以來,丁帆先生兢兢業(yè)業(yè),在科研上碩果累累,著有《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史論》、《重回“五四”起跑線》等十余部個人專著,并曾參與及主編過多部文學史著作。其中,他與朱棟霖、朱曉進共同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作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新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是許多高等院校中文專業(yè)的指定教材。綜觀其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一位優(yōu)秀的文學史家、文學研究者、文學批評家在學術上鮮明的成長軌跡。這部《中國新文學史》正是其多年來學術旅行中所到達的一座高峰,是其學術觀念的一次飛躍與整合。我認為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編者宏闊、超越的文學史視野,面對文學史研究中的“瓶頸”和一些敏感的學術焦點難題,編者直抒胸臆,勇于開拓,展現(xiàn)了一個傳統(tǒng)學人在學術上的非凡勇氣和膽識。
文學史的研究,已經到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重要時刻,在價值觀念混亂的今天,許多關鍵性的學術難題如果不理清楚,文學史就很難再向前發(fā)展。例如,新文學史的上限在哪里依然沒有定論,用“現(xiàn)代”與“當代”將文學史斷然切開帶來的很多問題尚未解決。當許多研究者還在前人的成果里進行“換湯不換藥”的“花樣翻新”的時候,丁帆先生迎難而上,提出了自己的學術新理念,他呼喚用“大文學史觀”來對百年中國文學史進行整合。這本《中國新文學史》的編寫,就是在這種新的文學史觀的統(tǒng)攝下的對作家作品的考察。
“大文學史觀”的理念,從屬于丁帆先生對建構百年文學史的設想,正如本書用“中國新文學史”來概括百年來的文學史,編者意在讓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文學”與“當代文學”實現(xiàn)合流,融為一脈。其實,以“現(xiàn)代”與“當代”來切分文學史的缺陷早已有目共睹,它是政治主控下的生硬分割方式,缺失了學理上的內涵。從語言、體裁、創(chuàng)作思想等方面看,二者是完全可以并入一個時段的。另外,一些解放前成就較大,而在解放后依然有建樹的作家,如巴金、老舍等,傳統(tǒng)的“現(xiàn)當代文學”無法將他們前后的成就連貫起來,而丁帆先生的“大文學史觀”就打破了這一壁壘。在這個邏輯思路的引導下,《中國新文學史》對百年文學重新做了分期與表述:首先,將百年文學史分為兩大部分,即民國文學和共和國文學;其次,在階段劃分上,“1912~1949年為新文學第一階段(含大陸與臺港地區(qū),以及海外華文文學);1949年后為中國新文學的第二階段,形成了三種不同的表述:大陸是共和國文學的表述(而非什么當代文學),臺灣仍是民國文學的表述,港澳就是港澳文學的表述(海外華文文學歸入港澳文學)”。這種分期觀念是丁帆先生首創(chuàng),他認為,“從1912年開始的新文學,其總稱應該統(tǒng)一在‘中國新文學史’的旗幟下,或許諸多的政治和學術難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2](P3)
新文學史的起點問題一直以來都眾說紛紜,學界爭議很大,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一是認為起點應該追溯至晚清,即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觀點的代表者是范伯群先生,他認為,以韓邦慶的《海上花列傳》為標志,晚清的通俗文學已經具有了現(xiàn)代性,既然通俗文學是現(xiàn)代文學的一部分,新文學的起點就應該是晚清。另一種觀點就是傳統(tǒng)教科書獨尊的“五四說”,將新文學的序幕追溯到“五四新文化運動”。在這個問題上,丁帆先生打破常規(guī),提出新見。在《中國新文學史》的開篇,他就亮明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將1912年的民國元年作為中國新舊文學的分水嶺,理由有三點,第一點,古今中外,用朝代的更替來切分文學史是慣例,目前來說沒有比這更適合的切分方法;第二點,丁帆先生一直呼吁找回“被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遺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他認為:沒有1912,何來五四?“五四精神”以及“人的文學”是在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核心價值理念的滲透下才誕生的。第三點,《臨時約法》為后來的“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孕育了政策和制度層面的土壤,如果不談民國文學史,那么,現(xiàn)代文學就是一部“政治文學史”。在這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上,丁帆先生承認,他的這種邊界劃分方式并不是被學界普遍接受的標準,他也不奢望自己的觀點能夠為這個問題蓋棺定論,只是希望能夠引發(fā)關于這個問題的深入思考與討論,為學界積累一些寶貴的經驗。至于合理與否,還需要后來者檢驗。
如果說史料是史著的血肉,那么價值標準就是史著的靈魂。作家編寫史著,倘若心中沒有一把價值標桿,不僅會造成邏輯上的混亂,還會讓作品變?yōu)榭斩吹牟牧隙逊e。在文學史寫作中,價值標準關涉到兩個問題,一是“入史標準”,二是“評價標準”?!吨袊挛膶W史》對此有著獨特的感悟。
百年文學的文學成果浩如煙海、數量巨大,遴選哪些作家作品、文學社團及流派、文學現(xiàn)象與思潮進入文學史,考驗著作家的學術眼光與膽識。在本書的緒論中,丁帆先生就對入史標準做了明確的表述:“人性的、審美的、歷史的。這就是說,考量每一部作品經典品質的時候,都看其是否關注了深切獨特的人性狀貌,是否有語言形式、趣味、風格的獨到之處,是否從富有意味的角度以個性化的方式表達了一種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交織的中國經驗?!盵2](P3)基于這一標準,《中國新文學史》對作家作品的遴選相對于其他史著有著巨大的突破。譬如,由于政治與黨派的原因,以往的部分文學史很少提臺港澳文學及海外華文文學,但事實上,臺港澳作家以及海外華文作家與大陸作家民族同根、文化同源,并且自身有著獨特的美學品質,它們是理應該被納入中國百年文學史的體系內的。在《中國新文學史》中,編者就將視角延伸,不忽略臺港澳文學及海外華文文學在新文學史中的重要角色,在上冊中開設了“臺灣文學”、“香港文學”、“離散寫作”這三個專章對這幾個地區(qū)的文學成就加以評述,不僅從宏觀的視角對其文學發(fā)展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和評價,而且探幽發(fā)微,對具有審美價值和史學價值的一些作家作品做了細致深入的探討。其次,以往的大多數文學史存在著意識形態(tài)的偏見,對作家作品的評價有失公允,文學史猶如一幅政治色彩濃郁的單色調圖畫,作家的成就與其革命覺悟等量齊觀。篩選作家時,往往談資論輩,“魯郭茅巴老曹”等所謂革命性強的作家在文學史中所占比重非常大,一些革命性不強,但其作品極具審美價值的作家反而被湮沒了。而丁著以人性、審美為坐標,將許多鮮有提及的優(yōu)秀作家作品納入了書中。另外,由于風土人情的差異,審美觀念的不同,學者們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了解甚少,因此,在文學史研究中,學者們往往避開或忽視了這一領域,而丁帆先生曾主編過《中國西部文學史》,對少數民族文學涉獵頗多,作為這方面的專家,他將視線之網撒的更廣,充分考慮到文學史的全面性,在書中納入了“民族文學”與“西部文學”的內容,為我們勾勒了一幅文學的全景圖。
在“評價標準”方面,編者依然是堅持歷史的、人性的、審美的文化價值立場,盡力避免政治的影響,以客觀公允的態(tài)度來評價作家作品,不因個人喜好而過分吹捧,也不隨波逐流粗暴貶損,尤其是對待歷史上曾受非議的作家作品,編者的態(tài)度是十分理性的。例如,在評價沈從文時,首先充分肯定了其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人性之善、人情之美,贊揚其作品對五四“人的文學”精神的繼承,但同時也冷靜地分析:“他太鐘情于脫胎于湘西世界的那種虛構的、完滿的人生的形式了”,“缺乏一個真正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所應具備的理性的清明與睿智,所以難以公允地對待他所處身的那個現(xiàn)實所發(fā)生的若干變化?!盵2](P181)正因為編者不偏不倚的評價標準,尊重歷史的執(zhí)著精神,所以書中的文人都給人“血肉豐滿”之感。
越往后發(fā)展,文學史應該呈現(xiàn)出越大的魅力,這是因為,時間的沉淀會讓我們更加接近歷史最打動人心的元素:真實。這兩個字對丁帆先生來說分量很重,他的學術心愿之一就是用人性化的理念編寫一本“真理”的文學史,但這并非易事。一方面,何為真實,何為真理?“歷史的真實性問題,是個復雜、難以說清楚的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歷史事件本身帶有非常復雜的多面性,或者用有的學者的概念,叫做歷史的含混性?!盵3](P24)也就是說,對于同一個歷史事件,闡釋起來,會有多種可能性。另一方面,歷史永遠不可能孤立于政治之外。“從來修史,總是或鮮明、或隱蔽地含著政治目的”[4](P309),這在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避免,著史者總是“站在什么山頭唱什么歌”,其政治理念,總會或多或少地投射在他的敘述中。對此,丁帆先生深知,寫出的文學史與腦中的文學史一定有距離。作為一名文學史家,他曾對自己的身份有過這樣的解釋:“他不是捧花的使者,不是作家作品的臣仆,更不能為現(xiàn)存的文化和體制做出偽證和闡釋?!盵5](P7)綜覽《中國新文學史》篩選及評價作品的價值標準,丁帆先生高尚的學術品格顯露無疑。
學界普遍認為,當代人不應該寫當代史,因為身處其中,距離太短,難以對其有客觀公正的評判,很多作家作品還需要時間和讀者來大浪淘沙。因此,很多學者認為當代文學還不具有闡釋的價值。在目前市面上的文學史中,作家們的視野基本上延伸到90年代便戛然而止,對于新世紀十多年的文學,還鮮有人涉足。而丁帆先生的這部《中國新文學史》對新世紀文學的得失做了初次的探索,在書中納入了新世紀以來的一些文學成果并闡發(fā)了審美感悟。對于這次嘗試,編者并非認為新世紀文學已經足夠成熟,達到了入史的條件,而是力求通過這初次的入史篩選與考察,“為將來文學史的二次成熟篩選提供第一次進入和淘汰的理性支持”[2](P4)。
在這一學術理想的支撐下,本書首先從宏觀上對世紀之交及新世紀十年文學總體趨勢及發(fā)展特點進行了精辟的剖析,編者認為,這一時期的文學“顯示出較為復雜的動向”,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一,生態(tài)文學和西部文學在文學美學觀念的衍變中占有突出地位;其二,作家代際層面表現(xiàn)出明顯的話語更新特征;其三,受現(xiàn)代傳媒快速發(fā)展的影響,通俗文學的審美元素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越來越密集地呈現(xiàn)。”[2](P400)微觀上,對于從未進入過文學史的一些年輕作家及其作品,本書也細筆勾勒,做了詳細的介紹,對被認為不屬于“嚴肅文學”范疇的安妮寶貝、郭敬明、韓寒的一些作品,進行了嘗試性的文學批評。譬如,編者認為,當代讀者對安妮寶貝等人的文學作品的消費和接受,代表了當代大陸讀者在世俗層面的審美水平和認知水平。個人認為,將新世紀文學入史這一創(chuàng)新性的嘗試不僅在拋磚引玉、為后來的治史者提供經驗方面有所貢獻,也是對當今作家寫作價值觀的一次會診,無論對文學史的發(fā)展還是對文學作品的寫作都具有深廣的意義。
除去以上三點,《中國新文學史》在許多方面都有新的開創(chuàng)。在體例上,本書就打破了以文體或時間來進行分章分節(jié)的慣例,而是以同一時間段中主題內容或審美形式相同或相近的作家作品進行分類。例如,編者將書的上冊分為“大陸文學”和“臺灣文學與離散寫作”兩大板塊,在大陸文學這一板塊中,劃分了“新文學30年的晚清因素”、“新文學潮”、“魯迅與五四文學”、“京派與海派”、“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審美融合”、“智識階層形象譜系”、“左翼文學”七大章節(jié)。在文學史編纂過程中,好的體例既要像一個大筐,容納得下歷史,不可掛一漏萬,還要盡可能的體現(xiàn)出各個時期的文學特征,讓讀者了解歷史發(fā)展的趨向??梢哉f,《中國新文學史》的體例運用既具創(chuàng)造性,又不乏實用性。
丁帆先生曾坦言他對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格局的悲觀,他對文學史研究的近況做了尖銳的剖析,認為目前的文學史研究主要有三種路徑:“一是在‘政治祛魅’的過程中對文學史上的作家作品重新排列座次;二是以‘空白論’回避歷史;三是從純粹的美學標準出發(fā)把一些曾被遮蔽的小作家從歷史的暗陬重新翻出?!盵5](P5)讀這部《中國新文學史》,我未曾看到這其中一種不良的傾向,只讀出了始終貫穿其中的一根“歷史的和美學的”標桿。在這根標桿下,作者勇踏荒蠻,表現(xiàn)出了治史者應有的大氣與深沉;眼光超前,以宏闊的、超越的文學史視野評述了百年的文學史。但本書仍非盡善盡美,完全契合編者的初衷,就像丁帆先生在書的《后記》中感嘆的那樣,想要撰寫一部真正能夠表達自己內心世界感受的文學史很難!一部“真理”的文學史的建構阻力重重,要受很多現(xiàn)實因素的制約。無論如何,《中國新文學史》在這條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給學界吹進了一股清新的風!
[1]董健,丁帆,王彬彬.我們應該怎樣重寫中國當代文學史[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1).
[2]丁帆主編.中國新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洪子誠.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中國新文學史[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2.
[4]黃修己.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5]丁帆.文化批判的審美價值坐標[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