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純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0)
宋詞中“一”字的妙用及美感解讀
吳純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0)
“一”是宋詞中極其普通的字眼。本文即探究被我們忽視的“一”在宋詞中的妙用,主要表現(xiàn)在襯托婉約詞的音節(jié)美、纖細美、柔情美;強化詞中的豪放感情。另外當“一”與“一”連用描寫景物,可以強化抒情力度;“一”與“百”、“千”、“萬”連用時則在對比中強化情感、擴大境界。
“一” 宋詞 妙用 美感
宋代張炎撰寫的《詞源》①在“字面”條目中指出:“句法中有字面,蓋詞中一個生硬字用不得,須是深加鍛煉,字字敲打得響,歌誦妥溜,方為本色語?!置嬉嘣~中之起眼處,不可不留意也?!薄耙弧本褪撬卧~中一個極其普通的字眼,因其過于簡單的含義而不易引起重視,但“一”在宋詞中遍地開花,不可謂沒有根基、沒有作用。本文即試探究“一”字在宋詞的妙用,解讀其相應(yīng)產(chǎn)生的美感。
“一”在宋詞中與別的詞匯搭配使用,一般具有數(shù)詞和副詞兩種詞性?!耙弧弊鲾?shù)詞不言而明,表示“一個,單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與量詞或名詞搭配,“一縷”、“一葉”、“一曲”、“一闋”、“一杯”、“一點”、“一枝”、“一樹”、“一生”、“一日”、“一聲”、“一片”、“一犁”、“一陣”、“一分”、“一川”等,如與動詞搭配,“一醉”、“一飲”、“一笑”、“一望”、“一去”、“一聽”、“一洗”等。“一”作副詞側(cè)重于空間方面,強調(diào)范圍、估量情形,表示“滿、整、全、都”,如“一任”、“一齊”、“一并”、“一似”、“一時”②等,大部分是與另外的副詞搭配,另外,也存在名詞搭配的情況,如無名氏《謁金門》詞中“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和晁沖之《感皇恩》詞中“兩行煙柳,吹落一池飛絮”,并不是說只有一條溪水披上新綠,只有一方池塘鋪滿飛絮,而是強調(diào)“新綠”和“飛絮”的范圍之大,是一種概況情形之辭,所以這種情況的“一”應(yīng)該理解為副詞詞性。
需要說明的是,“一”在宋詞中體現(xiàn)出來的妙用不主要取決于它自身數(shù)詞和副詞兩方面的語言意義,關(guān)鍵是在與其他詞語搭配和具體的詞況中產(chǎn)生出來的一種襯托和強化作用,包括了形式上的音節(jié)和語氣、內(nèi)容上的情感表達和境界營造。
(一)與名詞或量詞搭配:襯托婉約詞的音節(jié)美、纖細美和柔情美
“一”字音節(jié)和意義簡單,歌唱時便于拖帶延長,營造輕緩的語氣,促進婉約詞音節(jié)悠長的美感,更與婉約詞的柔情美和纖細美存在契合之處。這種情況下,“一”作數(shù)詞,多與名詞或量詞搭配使用,這是“一”在宋詞中較為普遍的用法。
寇準《甘草子》詞:“春早。柳絲無力,低拂清門道。暖日籠啼鳥。初坼桃花小。遙望碧天凈如掃。曳一縷、輕煙縹緲?!比~境界清幽,寫景細致,洋溢著淡淡的感傷,就如那一縷輕煙飄渺,并不繁重,卻是慢慢滲入愁魂?!耙弧弊执龠M表達“輕煙”之輕和情感之細致。
高觀國《生查子》詞:“香驚楚驛寒,瘦倚湘筠暮。一笛已黃昏,片月尤清楚?!彼坪醪糯盗艘磺?,時間已至黃昏,詞人將時光的流逝承載于“一笛”之上,突出了詞人感知的短暫和細微,烘托了愁于內(nèi)心而不知外物的心境。
徐伸《轉(zhuǎn)調(diào)二郎神》詞:“悶來彈雀,又攪破、一簾花影。謾試著春衫,還思纖手,熏徹金爐燼冷?!阋聿粊恚R蹄輕駐,門閉一庭芳景??諄辛?,盡日闌干倚遍,晝長人靜?!痹~中寫盡一個女子對遠方人柔情脈脈的思念,出彩處在于利用女子一連串慵懶而多情的動作加以刻畫?!皵嚻啤⒁缓熁ㄓ啊?、“門閉一庭芳景”,詞句滿懷憂思卻讀來朗朗上口,動詞“攪破”、“閉”明顯表示女子不賞風景,“一”字一定程度上起了拉長音調(diào)、舒緩感情表達的作用。
李從周《清平樂》詞:“美人嬌小。鏡里容顏好。秀色侵人春帳曉。郎去幾時重到。叮嚀記取兒家。碧云隱映紅霞。直下小橋流水,門前一樹桃花。”該詞寓離情別意于歡快表述,“一樹桃花”絢麗多姿,反映了女子樂觀的心態(tài),也蘊含著女子期待重聚的無限柔情。
張先《望江南·憶江南》詞:“香閨內(nèi)、空自想佳期。獨步花陰情緒亂,謾將珠淚兩行垂。勝會在何時。厭厭病,此夕最難持。一點芳心無托處,荼縻架上月遲遲。惆悵有誰知?!痹撛~通過空想、獨步、垂淚、生病等事件表達女子的思念,最后聚于女子柔美、深情的芳心一點,展現(xiàn)了婉約詞細微而深情的特點。
(二)與動詞或副詞搭配:強化詞中的豪放感情
“一”能體現(xiàn)婉約詞的柔美細致,但是“一”字有時候與動詞或副詞搭配時,能夠強化詞中表現(xiàn)的豪放感情。
柳永《鳳棲梧·蝶戀花》詞:“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痹撛~本身并非豪放詞,詞人在黯淡的景物中抒發(fā)的是濃厚的憂愁,最后表示執(zhí)著無悔卻仍舊不忘描繪憔悴的模樣?!皵M把疏狂圖一醉”,“一醉”簡單明快,則顯得大氣、豪放,堅定中不拖泥帶水。
蘇軾《定風波》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蘇軾著名的豪放詞,“一蓑煙雨任平生”不管是音調(diào)還是情感方面格外充滿魅力,作者把人生簡單到只有“一蓑煙雨”而任以逍遙,“一”和“任”的搭配突出了對比度,有助于表達詞人豪放不羈、無所畏懼的感情。
(三)“一”與“一”連用:連續(xù)疊加景物中強化抒情力度
宋詞中有大量的“一”與“一”連用的情況,用于連續(xù)描寫景物,一方面使得景物描寫更加擴大和突出,另一方面,“一切景語皆情語”,這有助于強化詞人的抒情力度。
歐陽修《浪淘沙》詞:“……樓外夕陽閑。獨自憑闌。一重水隔一重山。水闊山高人不見,有淚無言?!本嚯x把相愛的人隔開,空余思念,連眺望一下遠方都是一重水一重山,這一重一重的阻礙讓思念都更加困難。
王沂孫《醉蓬萊》詞:“……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試引芳樽,不知消得,幾多依黯?!比齻€“一”連續(xù)寫秋景,把秋日蕭條、冷淡、孤獨的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
仇遠《憶舊游》詞:“……正一星鐙暗,更一聲雁過,一點螢流。合成一片離思,都在小紅樓。想撲地陰云,人愁不盡,詩與天愁?!痹撛~更是連用了四個“一”字,一氣呵成,前三個“一”的景物最終合成“一片離思”,這份相思之情愈加厚重。即使如此,相思仍舊表述為“一片”,又體現(xiàn)了詞作含蓄、內(nèi)斂的美感。
“一”與“一”連用除了可加重愁情的抒發(fā)外,還可以充分表達詞人的悠然情調(diào)和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無名氏《減字木蘭花》詞:“一丘一壑。野鶴孤云隨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痹~人從“一丘一壑”中擷取歡樂,自由而又詩意。
王質(zhì)《浣溪沙》詞:“……無言有淚灑西樓。眼共云山昏慘慘,心隨煙水去悠悠。一蓑一笠任孤舟?!蔽簿洹耙凰蛞惑胰喂轮邸鞭D(zhuǎn)換了前面凄冷的氣氛,“一蓑一笠”是詞人豁然開朗、瀟灑自我的形象。
蘇軾《行香子》詞:“……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詞人并列了三種外物,沒有俗世的蠅營狗茍,卻是詞人悠閑、淡然的心之所向,情之所歸。
(四)“一”與“百”、“千”、“萬”連用:對比中強化情感、擴大境界
“一”與“百”、“千”、“萬”在語言意義上的差距是構(gòu)成這種美感形成的基礎(chǔ)。
范仲淹《漁家傲》詞:“……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薄皾峋埔槐胰f里”表露了詞人以酒排遣思家之情,但是一杯小酒容不下遠在萬里的家鄉(xiāng)。“一”和“萬”的對比宣告了家鄉(xiāng)之遙遠、個人之無奈。
柳永《晝夜樂》詞:“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淠物L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绷赖倪@首詞抒情細膩,“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這里有“一”和“千”的對比,也有否定副詞“不”的加盟,突出表達了女子心有千千結(jié)的復(fù)雜心態(tài)。
湯恢《祝英臺近》詞:“……長憶人立荼蘼,珠簾卷香月。幾度黃昏,瓊枝為誰折。都將千里芳心,十年幽夢,分付與、一聲啼鴂。”“千里”不為不長,“十年”不為不多,可最后都托付給了啼鴂的鳴叫“一聲”,強烈的對比中表明了主人公無奈而又癡情的心緒。
歐陽修《朝中措》詞:“……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揮毫萬字,一飲千鍾”,千鍾只消一飲,盡顯作者的氣概豪邁、心胸寬廣。
王安石《南鄉(xiāng)子》詞:“自古帝王州。郁郁蔥蔥佳氣浮。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丘?!薄八陌倌陙沓梢粔簟边@一句對于歷史的慨嘆高度濃縮,“四百年”漫長遙遠,“一夢”倏忽而逝,而兩者在這句詞里卻是幾近等同的,這種對比中的時間感給人印象深刻。
蘇軾《水調(diào)歌頭》詞:“……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厥啄涸七h,飛絮攪青冥。眾禽里,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詞中連用的是“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和“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兩句,“一”和“千”的對比集中刻畫了作者昂揚勃發(fā)的精神狀態(tài)。
張孝祥《念奴嬌》詞:“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贝司洹耙弧焙秃汀叭f”連用是擴大境界的典型例子?!坝耔b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后句雖狀物渺小,但是對前句的襯托作用不可忽視,以小襯大,使得本來開闊的境界更加博大和具有空間感,另一方面,也強化抒發(fā)了作者豪邁的胸襟。
“一”這一字眼在宋詞中屢見不鮮,但若細細品讀,還是可以感受到它的魅力和美感,主要體現(xiàn)為一種襯托或強化作用,襯托詞的音節(jié)更加上口、易讀易唱,感情或更加婉約或更加豪放,“一”、“一”連用時可以強化感情抒發(fā)力度,“一”與“百”、“千”、“萬”連用時通過對比可擴大詞中的境界。這樣的“一”的確如張炎所說,“字面亦詞中之起眼處,不可不留意也”。
注釋:
①參見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②“一時”在宋詞當中不僅表示時間,也可強調(diào)范圍,如蘇軾《賀新郎》“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參見《詩詞曲語辭例釋》第131頁,王锳著.中華書局,1986.
[1]唐圭璋編.全宋詞.中華書局,1965.
[2]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王锳.詩詞曲語辭例釋.中華書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