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京京 金一南
陜甘革命根據地作為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重要關頭作出了永不磨滅的歷史貢獻。
一、陜甘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zhàn)爭后期“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由于黨內“左”的思想影響和國民黨的五次“圍剿”,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建的革命根據地幾乎全部喪失,只有陜甘革命根據地“碩果僅存”。這種“碩果僅存”的重大歷史貢獻,與當代中國在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中的獨特地位十分相似。
陜甘革命根據地之所以能夠“碩果僅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制定了一系列適合陜甘地區(qū)情況的方針政策。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碩果僅存的大國,最根本的原因同樣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陜甘革命根據地是黨中央和紅軍長征的落腳點。陜甘革命根據地成為黨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是由當時中國革命形勢決定的。當時的南方敵強我弱,在敵人的白色恐怖下,革命根據地難以持久堅持,必須實現革命大本營由南向北轉移。另一方面,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不斷擴大,中華民族的危機也主要集中在北方,迫切需要中國革命力量從南方轉到北方,擔當起民族救亡的重任。黨中央和毛澤東敏銳地抓住時機,把革命力量轉到陜甘革命根據地,迅速制定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使中國革命邁向抗日戰(zhàn)爭新時期。
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作為當今唯一的社會主義大國,當代中國歷史地成為科學社會主義向實踐深度轉化的重要根據地。
三、陜甘革命根據地是八路軍奔赴抗日前線的出發(fā)點。黨中央落腳陜甘革命根據地后,組織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粉碎了敵人對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為黨中央奠基西北打開了新局面,推動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陜甘革命根據地是我們黨和軍隊走向更大勝利的新起點,從此開啟了奪取民族獨立、國家解放的新征程。
今天,中國共產黨人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闊步前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的跨越。正如習近平指出的:“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