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超
摘 要:知、情、意、形是構成思想品德的四個基本要素。知識的學習、掌握過程是一個情感體驗過程,是一個意志磨煉過程,是一個信念確定過程,是一個行動落實過程。道、儒、墨、法四家學派分別對應求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行動教育的哲學淵源。
關鍵詞:知、情、意、行;道、儒、墨、法;哲學淵源
一、知、情、意、行德育過程及四者關系
知情意行在心理學理論中,“知”指的是認知、觀念;“情”指的是情緒、情感;“意”指的是意志;“行”指的是行為。人的認知和觀念,有的是正確的、合理的,有的是不正確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緒有正面的、有負面的。人的意志品質也各有不同,意志的本質就是人對于自身行為關系的主觀反映。知、情、意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三種基本形式。
知情意行是構成思想品德的四個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認識,是人們對道德規(guī)范及其意義的理解和掌握,對是非善惡美丑的認識判斷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之上形成的道德辨識能力。同時是人們確定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的內在依據(jù)。情,即道德情感,是人們對社會思想道德和人們行為的愛憎、好惡等情緒態(tài)度,是進行道德判斷時引發(fā)的一種內心體驗,對品德認識和品德行為起著激勵和調節(jié)作用。意即道德意志,是為實現(xiàn)道德行為所做的自覺努力,是人們通過智力權衡,解決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內心矛盾與支配行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為,是人們在行動上對他人、社會和自然所作出的行為反應,是人內在的道德認識和情感的外部表現(xiàn)行為,是衡量人們品德的重要標志。德育過程的順序可以概括為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和培養(yǎng)道德行為。知、情、意、行幾個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礎,行是關鍵。在德育過程中,具有多種開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的培養(yǎng)順序而可以根據(jù)學生品德發(fā)展的具體情況,確定從哪開始。
知識的學習、掌握過程是一個情感的體驗過程,是一個意志磨煉過程,是一個信念確定過程,是一個行動落實過程,學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磨煉了孩子們的意志,堅定了孩子們的信念,轉化成孩子們的行動。如果這個過程被忽略了,甚至被人為地剪掉了,那么就很可能造成我們的孩子中出現(xiàn)智殘者、情殘者、信殘者、意殘者、行殘者,不會思考,情感偏執(zhí)以自我為中心,信念殘缺,意志薄弱,行為懦弱的惡果。
二、道、儒、墨、法各家教育目的和知、情、意、行的對應關系
1.“道”與“知”對應
道家對于真、善、美的追求是從求真開始的。求真與求知對應,所以道家教育目的對應著德育原則中求知過程。求知就是求得客觀真理,客觀世界的普遍規(guī)律和特殊規(guī)律。道家學派多為沒落貴族、隱士,他們與世俗脫離,倡導自然主義,其對于事物規(guī)律的認知相對于儒、墨、法家學派更能避免世俗偏見。“道可道,非常道?!笨梢哉f,道家所追求的“道”是世界的本源性知識,不摻雜人的善惡偏見。其在德育實例中表現(xiàn)是面對道德兩難問題,人們若只從情、意、行的角度出發(fā),難免會無從判斷和做出決策。
2.“儒”與“情”對應
儒家學派主張人應該內斂,具有內才,不顯山不露水。強調“仁”“禮”二字?!叭省本褪侵鲝埳鐣璧膬?yōu)秀人才要做到“內圣”;“禮”就是強調“外王”。在倡導世界大同的大前提下,主張以德治國,倡導賢人教育,重視學校教育和社會教化。從儒家學派主張中可以看出其更加強調人的情感教育?!熬汲几父缸幼印睆娬{人際關系定位的等級意識,教育人們明確定位,守住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儒家學派與德育過程中的“情”相對應,對應著強調道德情感教育的哲學淵源。
3.“墨”與“意”對應
墨家學派則與儒家學派所主張的內斂風格相反,主張教育人外放,能言善辯,主張培養(yǎng)“俠士”?!昂窈醯滦?,辯乎言談,博乎道術”是其培養(yǎng)人才的標準。主張人應該具有犧牲精神,敢于做“苦行僧”,有“俠士”之義氣??梢?,墨家學派強調的犧牲精神以及“苦行僧”“俠士”身上特有的意志,對應著德育過程中的意志教育。
4.“法”與“行”對應
法家學派關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強調事物發(fā)展的一般特征:日新月異,新陳代謝。但是法家學派過于注重現(xiàn)實政治的客觀需要,急于給社會風俗、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以規(guī)定性的引導,認為人必須進行徹底改造,帶有“懲罰主義”色彩,缺少“愛和溫情”。避開法家學派過于嚴厲、急于給社會以引導的弊端,其主張?zhí)N含著主動行動的傾向。法家學派所強調的引領社會精神對應著德育過程中的行動教育或實踐教育。
參考文獻:
[1]商國君.先秦儒家人性論辨析[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4):59-63.
[2]譚維智.道德教育的非知識化路徑.道家的知識觀及其道德教育方法研究[J],2011(6):85-89.
[3]婁立志.墨子教育哲學思想淺析[J].齊魯學刊,1999(2):37-4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