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婧 (凱里學院人文學院 556011)
《梁山伯與祝英臺》和《銀秀與吉妹》(以下簡稱《梁?!泛汀躲y吉》)這兩支漢侗哀艷的愛情悲歌,世代傳唱,經久不衰,其對于人性中真摯愛情的追求留給人們永恒的美的享受。時至今日,當我們再度品味這兩部經典之作時,發(fā)現它們在諸多的相似之中還有各自的不同。下面我們且來探討其同中有異的原因。
《梁祝》和《銀秀與吉妹》這兩部作品雖出自不同作家之手,且文化背景時代氛圍各不相同,但其故事情節(jié)極其相似:都是女主人逼婚嫁到一個自己不喜歡,而在世俗眼中卻是“門當戶對”的一戶人家中,兩人結合不成,結果都是男主人公一方先死去而另一方也隨其而去。
《梁祝》講的是祝英臺女扮男裝,去杭州求學,途中與梁山伯相識并結為兄弟。兩人同窗苦讀,三載相伴,情深意篤,祝英臺對梁山伯產生了愛情。學成分別之際,祝英臺托言為妹做媒,暗向梁山伯自許終身。梁山伯沒能領會祝英臺之意。待梁山伯從師母處得知真情,趕到祝家莊求婚,祝英臺之父已將她許配給了太守之子馬文才。梁山伯由此積郁成疾,不久身亡。馬家迎親之日,花轎途經梁山伯墓,祝英臺到墓前哭祭,墓穴為之裂開,英臺隨即躍入穴中,雙雙化蝶,形影相隨。1
《銀秀與吉妹》描寫的是一位勤快英俊的侗族小伙銀秀,在崔家當長工中,與崔家小姐吉妹日久生情,相互愛戀,但此時的吉妹已被許給薛家,吉妹主動與他商量逃婚之事,但家庭貧困的銀秀不敢?guī)Ъ盟奖迹氉苑掂l(xiāng)?;剜l(xiāng)之后,對吉妹念念不忘,相思成疾,含恨死去。吉妹不忍心愛的人離自己而去,亦服毒自盡。
可見,兩部作品都是一對相愛青年為了自己的愛情,最后殉情而死的愛情悲劇故事。
(1)歌頌愛情
從兩部動人的愛情悲劇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都是歌頌至死不渝的愛情。愛使得梁、祝情投意合;愛使得銀、吉兩情相悅;愛使得他們不顧門第的高低貴賤。為了彼此的愛,不惜獻出寶貴的年輕生命。兩個故事如春風細雨般滋潤著每一個讀者的心田。愛情無論是對梁山伯與祝英臺來說,還是對銀秀與吉妹而言,都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
(2)反對封建包辦婚姻
由于兩部作品所發(fā)生的背景均在封建社會,無論是漢族還是侗族的封建包辦婚姻制度,其共同特點都是以經濟、政治利益為最高目的,完全排斥愛情。但是,為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他們勇敢地站起來同封建婚姻制度進行頑強的抗爭。
《銀秀與吉妹》中的吉妹是一位富家小姐,她與銀秀日久生情,可兩人的家庭門第,貧富懸殊太大,容不得他倆相愛。但吉妹卻義無反顧,從設計逃婚到自殺而死,她那種視死如歸,敢于沖破封建束縛、爭取愛情自由的形象突現了出來。
《梁祝》中的祝英臺也是一位千金小姐,為了維護愛情,她同樣進行了抗婚斗爭。她先對其父說:“我不想結婚,我要在家侍候您一輩子?!焙笥终f:“父親我不能服從您,我寧愿一輩子不嫁人?!痹俸髞恚布傺b同意結婚,但提出一個要求:在結婚時,轎子要抬過梁兄墳前,最后她也是用自己的行動使這場包辦婚姻化為泡影。為了愛情,使自己同心愛的人葬在同一墳墓之中,以此表現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
《銀秀與吉妹》中美貌聰慧的吉妹,性格中有一種遮蓋不住的的具有反抗意味的剛性。她雖然身為漢族富家小姐,但她勇敢、堅強、智慧,敢于沖破封建門第的重重束縛,大膽的愛上了侗族貧卑的銀秀,從與之相愛到主動與之商討逃婚,再到從容服毒身亡。她從來沒有向環(huán)境低過頭。而《梁?!饭适聞t正面塑造了中國封建社會閨閣婦女的反抗形象。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里,她女扮男裝,出外求學,這里就表現出祝英臺強烈的個性和反抗精神。接著中途與梁山伯相遇,一見傾心,“草橋結拜”也是從正面來描寫祝英臺蔑視禮教。尤其最后哭靈、入棺、化蝶的情節(jié),更是讓她的反抗性達到了高潮??梢哉f,祝英臺和吉妹已經成了漢侗兩族千百年來美麗善良、反抗壓迫、誓死捍衛(wèi)純潔愛情的典范人物。2
而更為相似的是悲劇中的男主人公梁山伯與銀秀,在性格上和反抗性上較之女主人公祝英臺與吉妹來,都顯得軟弱。梁山伯當得知“九妹”便是祝英臺,已被其父逼嫁馬文才時,他既不敢挺身而出,奮起抗爭,勇敢地去追求愛情,只是怨天尤人,悲傷悔恨,一病而死。銀秀深信“門當戶對”,有嚴重的自卑心理,所以面對已經許配給薛家的吉妹,也是底氣不足,獨自返家,以致相思成疾,抑郁而死。
梁山伯與祝英臺都是知識分子,并且都是漢族;而銀秀與吉妹一個是富家小姐,一個是卑微長工,而且一個是漢族一個是侗族。他們戀愛的場所不同,梁山伯與祝英臺是在求學過程中在學堂認識相愛的,而銀秀與吉妹是在共同生活和勞動中建立起幸福甜蜜的愛情。
比較兩部作品,《銀秀與吉妹》的主題思想顯得更深刻。因為《梁祝》只是表現封建禮教,而這首詩是把反封建禮教與揭露階級壓迫結合起來,說明不同門第的青年男女在戀愛中不能成婚配,不僅是封建禮教的阻礙,更主要是有著深刻的階級根源。如吉妹和銀秀在父母的阻撓下,不能結成幸福美滿的家庭,一旦觸犯了剝削階級的利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其下場是可想而知的。
梁祝的愛情是很含蓄的。他們同窗三年,相愛卻沒有直接表達;直至離別在即,他們還是很含蓄地表達愛意,致使彼此沒有會意,導致愛情的失敗。如在作品中多處運用比喻、暗示等手法表現事實和心態(tài)。以“十八里相送”為例,祝英臺寓情于景,以牡丹花、母鵝、比目魚、牛郎織女等事物委婉的暗示自己是女兒身及對山伯的愛慕,愿意終身相許。當他們行至送子觀音堂的時候,梁山伯說到“金童玉女列兩旁”,英臺馬上應道“他二人分明夫妻樣,誰來撮合一爐香?”表現出她對山伯不能會意,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焦慮與無奈……3而在銀吉的愛情則不同,人物情感的表達是大膽而直接的,甚至還以破錢為憑,立下山盟海誓,表示永不分離。
《梁?!放c《銀秀與吉妹》都是以歌頌愛情為主題,但當愛情受到挑戰(zhàn)時男主人公對愛情的態(tài)度以及所采取的捍衛(wèi)方式是不一樣的:例如梁山伯知道英臺已被其父逼嫁馬文才時,還是努力為自己的愛情抗爭,采取行動派人到祝家求親,力求挽回;而銀秀面對已經許配給薛家的吉妹,沒有公開地為真愛斗爭,而是獨自反家,采取隱忍退讓的方式接受兩個人的愛情悲劇。也正因為兩個捍衛(wèi)愛情的方式不同,導致兩個最后憂郁而死的情況也不一樣:山伯是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爭取到自己想要的幸?;诤薅?;而銀秀是心理自卑,郁郁而終。
兩劇中的主人公最終都是以死殉情,但結局場面有所不同。在《梁?!分凶髡唢柡で榈墓P墨,在英臺哀動的感召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裂開,英臺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花蝶飛舞。他們化為兩只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在人間的萬花叢中。死得不僅悲壯而且美麗,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從而也稀釋了悲劇感,使觀眾在哀痛之余又頗感安慰。4
而《銀秀與吉妹》的愛情結局,也是以死殉情,但結局場面相比之下卻多了許多悲哀氣氛且心情沉重,絲毫沒有半點浪漫可言。留給觀眾的是沉重的冰冷與悲痛。銀秀與吉妹死了,不會再復活,今生不能相守,來生……沒有來生。如果說梁祝的結局是用虛幻的方式回避了冰冷與恐懼,富有浪漫色彩,那么銀秀與吉妹就是以真實的直面死亡甚至尸體來震撼人心,也就是說銀吉愛情悲劇以純悲式結尾,而梁祝結局卻給了一個頗感安慰的象征性團圓的場景。
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作為描寫愛情悲劇的文學作品:《梁?!泛汀躲y吉》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其中相同的原因主要是兩部相同的作品所描述的故事均發(fā)生在中國封建社會里,這是一種以經濟、政治利益為最高目的并且把家庭制度與專制政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社會,在這種環(huán)境中,青年男女是沒有愛情可言的。就算他們?yōu)榱俗约旱膼矍槎髁诵┛範幍罱K抵不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強大壓力,最后淪為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
此外,封建社會還是一個男權社會,女人所遭受的壓迫,千百倍于男子。所謂壓力越大,反抗性就越強,所以,兩個主人公的性格都是敦厚而稍嫌拘泥,深情而顯得軟弱。生活在當時的文化氛圍中,她們對待情感上的表現也只能如此而已。
這與作品悲劇的結局是相吻合的,這樣就把愛情的題材同當時的社會矛盾聯系起來,把批判的鋒芒指向了當時腐朽而愚昧的倫理觀念,指向了當時的封建勢力。致使這兩部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反封建傾向,這就是造成兩部作品相似的原因。
兩部作品都歌頌了男女主人公不顧門第觀念的束縛而自由戀愛?!读鹤!钒l(fā)生在漢族地區(qū),《銀秀與吉妹》發(fā)生在侗漢雜居地區(qū),財主女兒愛上長工,在漢族地區(qū)恐怕有些缺乏現實基礎,但在侗族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侗族自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其社會內部雖然分成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即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但是侗族青年男女在進行自由戀愛時,從來不分等級的,只要雙方有情,大家都可以自由戀愛。這就造成了現實生活中常常有富人子女同窮人子女談戀愛,窮人子女同富人子女談戀愛的現象。但是侗族青年男女雖然戀愛自由,而婚姻卻不自由,特別是門第不等的男女青年,更是沒有自由可言,這就又造成了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和婚姻之間的不統(tǒng)一。它是侗族青年男女愛情悲劇的根源。這首詩就是反映了侗族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同包辦婚姻的矛盾,反映了侗族青年男女愛情同門第觀念的矛盾,表現了侗族青年男女對婚姻自由的強烈向往和對封建門第觀念的無比憤概。
表達愛情方式的不同,是因為《梁祝》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知識分子,《銀秀與吉妹》則都是普通農民。所以在對于愛情的表達上,較之后者的大膽與直接,前者更為含蓄和委婉,往往借助詩歌來傳情,這在祝英臺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偹苤?,《梁?!访耖g傳說是誕生宋朝時期,這時正直中國封建社會處于最鼎盛的歷史階段。正是當時的封建禮教中的“男女授受不親”觀念,使得他們的愛情表達方式特別委婉。傳說中的梁山伯怎么也想不到,與他朝夕相處的“祝相公”竟然是位紅顏知己。因此,當祝英臺被父親大人叫回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的路上,她那么大膽的比喻,竟然也都是暗示;而梁山伯居然也沒有朝這個方面哪怕是稍微地想一想。這不是祝英臺的錯,也不是梁山伯的錯,它是中國封建禮教的桎梏下,男女情愛表達的一種必然行為方式。也正是由于含蓄的示愛,使得這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才更加使人唏噓感嘆。
不同的結局是由兩種不同民族文化造成的,《梁祝》是漢族民間傳說,這些漢族民間傳說一般都以理想的實現做結局,是以表現一種理想和愿望為主,有著深深的大團圓的民族心理印痕。這種手法使人感受到強烈的反抗意識,化蝶比翼而飛,嬉戲于林間花叢,從此禮教奈何不得,婚姻的枷鎖奈何不得。而侗族這首敘事詩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所以它的故事結尾完全是按現實來處理的,順其悲劇的自然發(fā)展真實地寫下去,所以給人一種強烈的悲劇感。使讀者通過這種悲劇性的結局,激起了對作品主人翁的同情和對封建禮教的憤慨。
《梁?!放c《銀秀與吉妹》這兩部作品母題相同,為了維護自己真摯的愛情,最后卻都雙雙殉情。這兩部作品雖形同姐妹,但畢竟出生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土壤,表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涵,各有其韻味,這正如“薔薇玫瑰雖形雖同,色澤香味自紛呈”。
注釋:
1.趙清閣.《梁山伯與祝英臺》[M].上海文藝出版社,1956.
2.李艷榮.《梁?!放c《孔雀東南飛》悲劇色彩之比較賞析[Z].
3.靳惠玲.“愛支撐的文化天堂《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梁山伯與祝英臺》”[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
4.沈慧君.“愛情絕唱中的審美差異與互補《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之比較” [J].皖西學院學報,2006.
參考文獻:
[1]程英“壯麗的太陽與秀美的月亮 試析《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梁山伯與祝英臺》之差異及文化成因[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
[2]張人位等.侗族文學史[M] 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88.
[3]楊權.侗族民間文學史[M] 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2.
[4]民間文學資料[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