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
[王鼎鈞]
古人以“桑梓”代表故鄉(xiāng),以“喬梓”代表父子,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以“蘭草”、“桂樹”代表子孫,可見古人對生存的環(huán)境如何親切,他們能夠把周圍的事物倫理化,人跟環(huán)境調(diào)和一致。
現(xiàn)代人則不然,他們放眼皆是陌生的事物,對這些事物的秩序來不及做滿意的解釋。古人看見比目魚想起夫婦愛情,今人看見熱帶魚能想起什么?古人看見圓扇想起團圓別離,今人看見空調(diào)機能想起什么?古人看見野草想起小人,今人看見高爾夫球場上的草坪能想起什么?古人夜半聽見秋蟲的鳴聲想起紡織,今人夜半聽見大卡車的喇叭響又能想起什么?
大 地
[唐朝暉]
你來了,植物復(fù)活。大地高舉高貴的花朵。
它們的私語,喜歡你的聆聽。
蹲下來,細致的聲音,在土地深處流動。
腳步終于掙脫了一個又一個艱難的十字架,鐵鏈在身上掉落,貓的靈魂理解你的疼痛。
猶豫的手,給植物一顆流血的心臟。
你一直蹲在植物的夢里,一直在,從昨天到老。
曾國藩在《冰鑒》中認為,常見的情態(tài)有四種,根據(jù)每個人的大致情形,可以看出日后誰會成為有用之材,誰會淪為無用的廢物。
論恒態(tài)
[曾國藩]
有弱態(tài),有狂態(tài),有疏懶態(tài),有周旋態(tài)。飛鳥依人,情致婉轉(zhuǎn),此弱態(tài)也。不衫不履,旁若無人,此狂志也。坐止自如,問答隨意,此疏懶態(tài)也。飾其中機,不茍言笑,察言觀色,趨吉避兇,則周旋態(tài)也。皆報其情,不由矯枉。弱而不媚,狂而不嘩,疏懶而真誠,周旋而健舉,皆能成器;反之,敗類也。大概亦得二三矣。
衰老一年年加深了我的傷感,而我的生命卻一天天繁華璀燦。
低 調(diào)
[馬 德]
低調(diào)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一幾,一壺,一人,一幽谷,淺酌慢品,任塵世浮華,似眼前不絕升騰的水霧,氤氳,繚繞,飄散。茶罷,一斂裾,絕塵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讓人欣賞不盡的優(yōu)雅背影。
朱敦儒,宋代詞人。字希真,洛陽人。有詞三卷,名《樵歌》。
西江月
[朱敦儒]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lǐng)取而今現(xiàn)在。
【賞析】
這首詞的作者晚年以詩、酒、花為樂事的閑淡生活,用語淺白而意味悠遠,流露出一種閑曠的情調(diào)。清新淡雅,韻味天成,語意俱佳。
整個上片洋溢著輕松自適的情致,行文亦暢達流轉(zhuǎn),宛若一曲悅耳的牧歌。兩句一轉(zhuǎn),由物及人,既敞露心懷,又避免給人以淺顯平直之感。至下片文情陡變,兩個對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人生的認識,所謂人類的歷史不過是幾場短暫春夢雜沓無序的聯(lián)綴。
末句不啻是對上片描述的閑逸自得生活之底蘊的概括和揭示。這句在結(jié)構(gòu)上也是有力的收束。上片寫景敘事,下片議論感嘆,有情景相生、借景達情之妙。凈重是骨骼,毛重是戲。
邊 界
[馮 侖]
人和人在肉體上沒差別,都是一百多斤肉,在生物學(xué)上是一樣的,差別是在靈魂上,你的精神世界有多大,你的視野就有多大,你的事業(yè)就有多大。一個人事業(yè)的邊界在內(nèi)心,要想保證事業(yè)的邊界不斷增長,就必須擴大你心靈的邊界,因此,學(xué)習(xí)是唯一的途徑。
自知,才可能了解萬事萬物。
中國給予日本的東西
[林語堂]
中國給予日本的東西,包括陶器、繪畫、絲、漆器、印刷、寫作、銅幣、紙窗、燈籠、爆竹、?;稹⒎鸾潭U理、宋代哲學(xué)、儒家的君主政體、唐詩、茶藝、試泉水、藝花、亭,以及假山。中國又把她的大部分節(jié)日給予日本,例如正月的十五、七夕,以及重九。至于欣賞螢火一事,是否中國傳授給日本,我卻不大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