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吉林長春市寬城區(qū)奮進鄉(xiāng)畜禽防疫服務中心,吉林長春 130052)
豬水皰病是一種傳染性強、發(fā)病率高的豬病之一。因本病的典型癥狀與口蹄疫極為相似,常被誤診,延誤治療最佳時機,給豬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結合長期獸醫(yī)臨床工作實踐,總結本病的診斷與防治經驗,供讀者參考。
在自然條件下,本病僅發(fā)生于豬,而且感染不分日齡、品種和性別,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常流行于養(yǎng)殖密度高、調運頻繁的豬場。發(fā)病率在20%~100%間,有時可與口蹄疫交替流行。
本病的傳染源為病患豬、隱性感染豬、愈后帶菌豬,病原體可經糞便、奶汁、水皰液等等排出體外,尤以水皰皮、水皰液內的病原體含量最高。在早期感染病例中,肌肉及內臟都可檢測出病原體;感染后10 d,肌肉的病原體消失;感染后14 d,內臟內的病原體消失;感染后28 d,淋巴結、骨髓內的病原體可消失。但是,在冰凍環(huán)境下,病原體可存活數年。
該病的傳播途徑分為直接接觸感染和間接接觸感染。直接接觸感染為接觸經受傷的蹄部、鼻端等部位,經消化道黏膜感染進入豬體。間接接觸感染為接觸經致病病毒污染的糞便、污水、未煮沸的泔水等被感染。
潛伏期一般為3~7 d,個別的可達半個月以上。感染初期蹄部腫脹充血,體溫升高(40℃~42℃),站立時,頻頻舉蹄,行走時,出現跛行。不久腫脹部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其中,充滿淡黃色或淡紅色稍渾濁的液體。1~2 d后,水皰破潰,形成紅色潰瘍面。隨著蹄部病變加重,跛行加劇,行走困難,甚至臥地不起。嚴重時,局部化膿、壞死、蹄殼脫落。水皰也偶見乳房、口腔、舌面和鼻端。水皰破潰后,體溫下降,恢復正常,一般經半個月左右自愈。
病豬蹄部、鼻盤、唇、舌面,有時在乳房出現水皰。個別病例在心內膜有條狀出血斑,其他內臟器官無可見病理變化。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可疑似豬水皰病,確診需要結合實驗室檢查。常用的檢測方法為乳鼠血清保護試驗和中和試驗。以乳鼠血清中和試驗為例,1∶10倍稀釋的乳鼠病毒與等量的血清充分混合,置37℃作用30 min,在1~3日齡乳鼠頸背部皮下注射0.1 ml,作為試驗組;另外,設對照組,觀察5~7 d。出現死亡病例,可判定為豬水皰病。常用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包括反向間接血凝試驗、免疫熒光抗體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等檢測病毒抗原;正向間接血凝試驗、瓊脂擴散試驗等檢測血清抗體。
疑似病例要立即隔離,封鎖,消毒被感染場地及運輸工具,切斷疫情擴散路徑。經病患畜感染的豬舍,需徹底消毒。民間養(yǎng)豬選用豬舍為泥土地時,需鏟除表層泥土5~10 cm。同時,將其與清除糞便集中堆積發(fā)酵處理,之后經過噴灑消毒后覆蓋一層新土。噴灑消毒液,最好選擇濃度為氫氧化鈉溶液(藥用濃度為3%)或甲醛溶液(藥用濃度為2%)。對于之前尚未有感染先例的豬,一旦有少數感染病例出現,要立即進行急宰,其肉部、頭部、蹄部等需高溫處理。被病患畜污染的泔水、糞便等,可經嚴格消毒后深埋處理。通常情況下,此病感染初期緊急接種人工制備的高免血清或自然發(fā)病后痊愈的豬血清,皆可痊愈。
嚴禁自疫病區(qū)引進豬只及相關動物性產品,限制區(qū)內人員往來流動,運輸豬只工具嚴格消毒,加強區(qū)內疾病檢疫。
目前,用于免疫接種的疫苗分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1)弱毒疫苗:早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就已經被推廣應用。培育毒株可適應2~3日齡乳鼠,連續(xù)培育30~60代毒株皆為有效弱毒株。此類培育接種毒株,具有遺傳性穩(wěn)定,免疫效力長,可達6個月之久。缺點不適合大面積推廣、產量也較低。經過幾年的改進,逐漸用原代仔豬腎細胞培育弱毒株,其安全性系數也比較高。但是,比較而言,免疫效力稍短,僅為4~5個月,且免疫效果不如鼠化弱毒苗穩(wěn)定。(2)滅活疫苗:疫苗培育細胞用原代仔豬腎細胞、倉鼠腎細胞和傳代細胞皆可。滅活劑可用甲醛、β-丙內酯和乙酰乙烯亞胺(AEJ)。佐劑用氫氧化鋁、油佐劑。此種形式培育疫苗安全可靠,可于接種后1周產生免疫效力,免疫期為4個月,保護能力在80%以上。
[1] 宋昌,呂若彬,高軍偉,劉文濤. 淺談豬口蹄疫、水皰病、水皰性口炎的鑒別[J]. 養(yǎng)殖技術顧問. 2008(03)
[2] 鐘金棟,花群義,夏雪山,楊云慶,周曉黎,董俊. 豬水泡病病毒RT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 中國農學通報. 2006(12)
[3] Ferris N P,Dawson M.Routine application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comparison with fixat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foot—and—mouth and 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