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林
這道菜最早的記述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一個故事。
那時,鎮(zhèn)江城里最熱鬧的酒海街上有家酒店。這酒店不大,是間夫妻店。
這一天,男主人買了4只豬前蹄,準備腌做鹽水蹄子。
晚上,男的把豬蹄子剁開洗凈,找到五香八角,但鹽缽子見底了,他摸黑在平時放鹽的柜子上翻,翻到一個紙包,以為是鹽,就拿來腌了。
第二天,女的想取硝,可怎么也找不到。一問男人,他把頭一拍,連喊“不好”,原來丈夫把硝當著鹽用了。望望蹄子,腌得倒板扎得很,連肉也發(fā)紅了。扔掉吧,舍不得;不扔掉吧,肉里有硝,怕吃出事來。又一想:做小本生意,掙一個錢都不容易,總不能眼睜睜地把錢朝水里扔!
夫妻倆商量決定先用水泡,然后再用刀刮,看能不能把硝泡掉刮掉。夫妻兩個把豬蹄子放在水里,邊泡邊刮。奇怪的是,這肉越泡,好像越發(fā)新鮮。然后先用大火煮,接著用小火慢慢煨,煨了一兩個時辰,兩人又把肉撈起來,放在盤里冷卻。
第二天,店門口來了一位老人家,下巴留了一把齊嶄嶄的白胡子,他把牽著的小毛驢拴好,進門非要吃他們店里的肉不可。夫妻倆告訴他那是硝肉,怕吃出事來,老頭橫豎不干。
夫妻倆拗不過老人,就把已經(jīng)凍成硬塊塊的冷蹄子端出來,切成一盤,外加了一小碟姜絲,在姜絲里放了些鎮(zhèn)江特好的香醋。老頭兒伸手抓住肉,蘸上香醋,沾點姜絲,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一下吃掉一大盤蹄子,然后搖搖晃晃走出店堂,解開小驢,竟倒騎著走了。
夫妻兩個哪里知道那是仙人張果老。他們想:客家要是出事店家也跑不掉,索性自己也嘗嘗。啊呀!怪不得老人家喊這肉好哩。夫妻兩個起先覺得很奇怪,后來左思右想,才悟出一個道道來。原來,腌這蹄子放了五香八角和大粒鹽,還要放點硝,香味才容易入骨!
從此,這夫妻兩個就以做硝肉出了名。后來,硝肉名字不雅,古人稱好吃的肉為佳肴,就改名叫肴肉。
制作流程
原料:豬前蹄,鹽,酒,蔥段,姜,花椒,八角,硝。
做法:1.將豬蹄洗凈、去骨,皮朝下平放在案板上,用竹簽在瘦肉上戳幾個小孔,均勻地灑上硝水,用精鹽揉勻擦透平放入腌缸腌制8小時后取出,放冷水內(nèi)浸泡1小時,去掉澀味,取出刮除皮上污物,再用溫水漂凈。
2.將洗凈豬蹄入鍋,蹄皮朝上,加輔料燒開,小火燜煮1小時,將豬蹄肉翻換,再繼續(xù)小火燜煮1小時取出,去除蔥姜香料。
3.將煮熟豬蹄放入(皮朝下)空盆,再蓋上另一個空盆壓平,將鍋內(nèi)湯鹵燒沸,撇去浮油,稍加一些鮮肉凝凍成水晶肴蹄。食用時,將肴肉切成厚薄均勻的片裝盤,以姜絲,鎮(zhèn)江香醋蘸食。
成品特點:肉質(zhì)鮮紅,皮白光潔晶瑩,鹵凍透明,質(zhì)地醇酥,滋味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