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濤
(中國人民大學 圖書館,北京100872)
2014年6月14日,“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fā)展與戰(zhàn)略研究院社會系統(tǒng)工程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編輯部主辦。共有50多位學者參會,圍繞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智庫建設的核心任務、研究方法、功能定位、機遇與挑戰(zhàn)、人才培養(yǎng)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會議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由中國人民大學國發(fā)院社會系統(tǒng)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編審林堅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黃順基分析了中國智庫的任務、問題、方法,指出要運用社會系統(tǒng)工程方法來處理和解決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加強總體設計,通過試點試驗的方式,逐步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中國智庫建設新道路。信息學院教授陳禹談了對智庫建設的理解,并對基礎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行了闡述,指出基礎理論研究人員應該積極參與現實政策的研究,政策研究人員需要提升理論水平和理論素養(yǎng)。國務院參事、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時殷弘分析了智庫與智庫使用者之間的關系,指出智庫的使用者多為政府機構、企業(yè)組織和專業(yè)性研究團體等,智庫建設重在說真話、細研究、他視角、容爭論;智庫使用者對智庫要有足夠的信任,智庫建設要對智庫的使用者負責。哲學院教授歐陽志遠認為智庫建設的核心是帥才人物的培養(yǎng),最需要關注的是對全局的統(tǒng)御能力和數據的整體把握,數據的調查和選取要體現較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任劍濤認為智庫的直觀意義在于它是 “思想的蓄水池”,其主要作用在于幫助決策、啟發(fā)認知;智庫要充分發(fā)揮作用,就必須真正獨立于體系之外,從他視角出發(fā),充分展現出智庫的體制外功能。
第二單元由中國人民大學國發(fā)院社會系統(tǒng)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張云飛主持。社會系統(tǒng)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康之從美國蘭德公司和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的案例出發(fā),探討了智庫建設中質與量的關系,認為要從更大的視野、更新的視角、更高的視點去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信息學院教授方美琪立足于其專業(yè)學科背景,分析用計算機模擬作為智庫建設的有效的輔助工具。文學院教授金元浦探討了文化治理智庫的全球視野與理論創(chuàng)新等問題;提出要堅持理論思維高于現實政策、決策研究無禁區(qū)的原則,堅持思考多樣化和包容性發(fā)展的理念,創(chuàng)造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科技和文化高度融合的氛圍,發(fā)揮智庫在啟迪民眾、引導輿論、培養(yǎng)民眾的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林新奇從管理咨詢實踐看國家智庫建設,分析了智庫的含義和定位、智庫決策的操作性和實效性以及自身智庫建設的著力點等問題,認為智庫的定位要相對獨立,要引入獨立于政府部門和純商業(yè)機構的第三方考評機制。哲學院教授苗東升認為在基礎理論研究和現實政策研究之間還有應用理論研究層次,它介于兩者之間,并保持一定的獨立性,這是智庫所要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張云飛教授闡述了民主決策與智庫建設的問題,指出智庫的出現本身是民主政治發(fā)展的產物,決策民主化也是智庫建設所需要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方法是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