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媛 張英杰 劉月琴 王 麗
(河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眾所周知,蛋氨酸和賴氨酸是反芻動物限制性氨基酸。其作為添加劑在家禽上早已廣泛應用,而事實上,大量研究表明,雖然反芻動物的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蛋氨酸,但提供較少。羔羊和閹牛的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蛋氨酸是第一限制的氨基酸,尤其當過瘤胃蛋白主要來源于豆粕飼料時。且蛋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中惟一的含硫氨基酸,能在動物體內合成機體蛋白,這是蛋氨酸最重要的功能。但Patterson等指出DL-蛋氨酸在瘤胃微生物中只能穩(wěn)定3~4 h,進入小腸的蛋氨酸難以滿足高產反芻動物的需要,因此在反芻動物日糧中的添加形式應為過瘤胃蛋氨酸(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RPM)。近年來有不少研究指出,在日糧中添加過瘤胃蛋氨酸可以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也有很多研究者持相反態(tài)度,而在肉羊方面研究較少。本試驗通過添加不同水平的過瘤胃蛋氨酸,研究其對肉羊生長性能以及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的影響,從而確定過瘤胃蛋氨酸對肉羊生產是否有效及適宜添加量,為肉羊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本試驗所用過瘤胃蛋氨酸由諾偉司國際公司生產,蛋氨酸值大于84%,具有可靠的過瘤胃性。
本試驗在河北省衡水市順堯養(yǎng)殖有限公司進行。試驗時間為2013年11月9日至2013年1月19日,預飼期15 d,試驗期56 d。
本試驗采用單因素多水平試驗設計,隨機選取56只體重25 kg左右、健康無疾病、年齡相仿的雜交一代羊(小尾寒羊♀×道賽特羊♂)。隨機分為4組:C組(對照組)、T1組、T2組和T3組,每組14只,其中公羊6只、母羊8只。分別在各組日糧中按每日每只添加0、3、6、9 g過瘤胃蛋氨酸。正式期第1 d空腹稱重,隨后每隔15 d空腹稱重。每日早晨8點及下午4點飼喂,自由飲水。
試驗羊日糧參考美國NRC綿羊營養(yǎng)需要并結合我國營養(yǎng)需要制定配方,并加工制成粉料,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試驗開始前,試驗羊全部進行除蟲、注射疫苗,并單獨飼養(yǎng)。試驗期間每日早8:00、晚5:00投料飼喂,并在早上飼喂的飼料內加入相應的過瘤胃蛋氨酸,機械混勻。試驗期間限飼,隨試驗羊體增重4組等量增加飼喂量,試驗羊自由飲水。
在飼養(yǎng)試驗后期每組隨機選取4只羊采取全收糞法,利用代謝籠進行消化代謝試驗。試驗預飼期4 d,正式期3 d,每日稱重糞樣、剩料,并記錄。按10%收取每日每只羊糞樣,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加10 ml濃硫酸冷凍保存;另一部分于65℃烘干、粉粹。參照《飼料分析及飼料質量檢測技術》檢測日糧、糞樣中的粗蛋白、粗脂肪、鈣、磷以及干物質含量,濾袋技術測量中性/酸性洗滌纖維的方法測量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的含量,以便計算消化率。
試驗數據用SPSS17.0軟件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組間均值多重比較選用Duncan's法。
從表2可見,在試驗期間添加過瘤胃蛋氨酸后,公羊以6 g/(d·只)添加量的日增重最高,高于對照組10.10%,但各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與公羊不同的是,母羊各組之間的日增重以3 g/(d·只)添加量為最高,高于對照組13.46%,但組間差異也不顯著(P>0.05)。從整體來看,過瘤胃蛋氨酸對公羊和母羊的綜合效果,以3 g/(d·只)組最高。
表2 不同水平過瘤胃蛋氨酸對肉羊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3 不同水平過瘤胃蛋氨酸對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的影響(%)
2.2.1 干物質的消化率
由表3可見,4組中T2組的干物質消化率最高,高于對照組C組3.84%。T3組的干物質消化率也略高于對照組C組,各組間的差異都不顯著。
2.2.2 粗蛋白的消化率
由表3發(fā)現,粗蛋白消化率最高的是T3組,但四組無明顯規(guī)律,差異不顯著??苫疽暈樘砑舆^瘤胃蛋氨酸對粗蛋白消化率無影響。
2.2.3 粗脂肪的消化率
表3顯示,T1、T2組的粗脂肪消化率略高于對照組,各組差異不顯著。
2.2.4 中性洗滌纖維、酸性洗滌纖維的消化率
從表3可以看出,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DF)的消化率呈現出隨過瘤胃蛋氨酸添加量增加而增大的趨勢。T1、T2、T3組NDF消化率分別高于C組1.59%、2.22%和7.89%;T1、T2、T3組的ADF消化率分別高于C組0.52%、4.27%、和4.82%。但各組間差異均不顯著。
密士桓等在肉羊飼料中分別添加0、2、4、6 g/d過瘤胃蛋氨酸,發(fā)現添加組增重高于對照組,但組間差異不顯著,這與本試驗的結論相同;但與本試驗結論不同的是,他們得出2 g/d時增重最佳。這種差異可能由于日糧中本身含有的蛋氨酸含量不同、試驗羊基礎體重不同造成的。燕磊等用(43.30±3.36)kg的9月齡小尾寒羊進行試驗,日糧中分別添加0%、0.243%、0.485%、0.728%的過瘤胃蛋氨酸,結果表明添加過瘤胃蛋氨酸能夠顯著提高體增重,其中0.485%組的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
從本試驗結果看,肉羊日增重隨著日糧中過瘤胃蛋氨酸的添加而增加,但到達一定量則呈現下降的趨勢。就公母總體效果來說,各組間差異并不顯著,以3 g/(d·只)組增重最高;從公母羊性別差異看,公羊在添加量達到6 g/(d·只)時日增重最大,高于對照組10.10%,但差異不顯著;添加量達到9 g/d時,日增重反而下降。母羊的耐受力顯然比公羊低,3 g/(d·只)的過瘤胃蛋氨酸添加量為最佳,雖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但高于對照組10.69%,而6 g/(d·只)組和9 g/(d·只)組日增重逐步下降。這可能是由于氨基酸平衡造成的。蛋氨酸是反芻動物的限制性氨基酸,瘤胃微生物合成極少,需要從飼料中攝取。楊維仁等研究認為,當日糧中的蛋白水平一定,隨著瘤胃保護性蛋氨酸的分組添加,到達小腸的氨基酸組成趨向平衡,使其余各種氨基酸的利用提高,排出減少,參與機體合成的氨基酸增加,繼而曾加了體增重;但當日糧中蛋氨酸含量超過動物自身需要量之后,繼續(xù)過量添加導致十二指腸內氨基酸組成中蛋氨酸含量過高,破壞了氨基酸平衡,進而影響到動物的生長發(fā)育。歐陽佩珍等研究證實,當蛋氨酸過量添加時,甘氨酸甲基轉移酶活性顯著提高,加速了轉甲基化,大量消耗甘氨酸,最終引起組織中氨基酸失衡,嚴重可導致機體蛋白質合成代謝障礙。本試驗結果中,雖然有的試驗組羊的日增重高出對照組較多,但差異卻未達到顯著水平,這可能是由于試驗羊飼養(yǎng)過程中出現的個體差異導致的組內標準偏差較大造成的。
王明信等研究表明,在中國美利奴羊的飼料中添加適量的蛋氨酸,可顯著提高羊毛產量、羊毛長度以及增重。謝實勇等研究了包被蛋氨酸對內蒙古白絨山羊產絨性能變化,試驗結果顯示,包被蛋氨酸組較硫酸鈉對照組顯著提高了絨山羊日增重、羊絨生長率、羊絨長度和羊絨中必需氨基酸比例,但各組羊絨細度、含硫量、總氨基酸及含硫氨基酸比例無顯著差異。本試驗羊只為雜交羊,主要為肉用,故未進行羊毛生長的測量。
李光玉等在水貂上的研究結果表明,蛋氨酸水平的變化對母貂干物質攝入、排出及消化率影響不顯著,而公貂干物質消化率蛋氨酸水平為0.99%組極顯著高于蛋氨酸水平為0.81%組和1.24%組。N-乙酰-DL-蛋氨酸也是一種近年來常用的過瘤胃蛋氨酸。武安泉等研究認為添加N-乙酰-DL-蛋氨酸可改善瘤胃對干物質和粗纖維的消化,添加8 g/d N-乙酰-DL-蛋氨酸可以顯著提高新疆美利奴羯羊干物質消化率6%、干纖維素消化率20.64%;對纖維素的消化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從本試驗結果看,雖然各組消化代謝差異不顯著,但表現出對干物質、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的消化率有一定的影響。
在肉羊日糧中添加過瘤胃蛋氨酸對其生產性能有一定的效果,對干物質、中性洗滌纖維和酸性洗滌纖維的消化代謝有幫助作用,添加量以每日每只3~6 g為宜。
(參考文獻11篇,刊略,需者可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