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光
【摘 要】廣播新聞評論要突出責任意識、廣播意識、本土意識和風格意識,只有立足本土,突出特色,才能發(fā)揮出影響時代、引領生活的作用。
【關鍵詞】廣播新聞評論 責任 風格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從開播35年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有史以來第一次引入評論員到播出中央領導走基層搶鏡的“光屁股小孩”畫面,這一“王牌”欄目在清風徐來的同時,更透射著新聞回歸的風向標意義。在獨家新聞難求的新媒體時代,廣播的競爭亦由信息之爭進入觀點之爭,不僅要強調(diào)“新聞立臺”,更要強調(diào)“評論強臺”。最典型的當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實現(xiàn)了全天新聞的“隨進隨出”和即時解讀,地方的一些專業(yè)廣播頻率近年來也越來越多地呈現(xiàn)全天新聞速遞、緊跟精彩觀點以及評論員連線等播出模式,并紛紛簽約曹景行、何亮亮、邱震海等名嘴。
廣播新聞評論是用“聲音影響時代,思想引領生活”的一面旗幟。而口頭評論是彰顯媒體和評論員個性,避免信息泛濫所造成的新聞同質化現(xiàn)象的有效形式。具體到地方電臺的“口頭評論”,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yōu)勢,是本文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一、責任意識
1.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新聞理念
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決定了廣播評論要“說人話”。央視主持人柴靜感動于一位讀者對《看見》的評論,“不是因為你寫得多么好,而是因為你寫出了我想說但沒說出來的話”;路一鳴也說:“我覺得一個好的主持人,他的標志不是說出觀眾沒想到的話、說不出的話,而是能說出觀眾想說的話,他得讓觀眾知道,你們的感受我也有?!倍@就需要“特別”的責任心,一要“多拿刻刀,少用銼刀”,觀點要新穎、獨到甚至不失犀利,要有棱角而少圓通;二要放下身段堅持“三貼近”原則,語句、語氣和語調(diào)要生活化和有極強的對象感;三要換位思考,善于站在對方角度去思考問題,必要時要深入基層,進行調(diào)查研究。
2.要時刻清醒認識新聞監(jiān)督的出發(fā)點
監(jiān)督的出發(fā)點應該是善意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問題的解決而不應僅僅是“為了曝光而曝光”,也不應是“替政府說話還是替人民說話”這種割裂式的“一邊倒”。唯其如此,才能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結合以來,把政府的聲音和群眾的呼聲統(tǒng)一起來,不偏離構建和諧社會的軌道。比如:針對一些地方群體事件的處理,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媒體里第一個提出“要放棄‘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這種說法”。這應該是媒體人堅守新聞回歸本質及對所謂“負面”新聞進行客觀理性評述,并向著有利于問題解決層面掘進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
3.要具有“把關人”意識
“把關人”不僅僅是責編、節(jié)目主管或領導的事,更應該是直播中的每一位主持人。主持人要時刻肩扛一份沉甸甸的社會和政治責任。說什么,怎么說,尤其考驗主持人學識、職業(yè)、道德以及政治等層面的修養(yǎng)。
二、廣播意識
1.時效性要強
廣播的優(yōu)勢之一在于時效性,因此廣播評論具有先天的時效優(yōu)勢。當今新媒體時代,廣播評論時效性的優(yōu)勢得到了進一步發(fā)揮,廣播可以在新聞事件發(fā)生后或發(fā)展的過程中,通過記者、主持人評述或專家、評論員連線等形式發(fā)表即時評論。如果說“新聞跟著事件走”,那么“評論一定要跟著新聞走”。
2.發(fā)揮廣播特點
“口頭評論”具有易接受和理解、傳播面廣、感染力強等優(yōu)勢,也是更能發(fā)揮廣播特點的評論形式,因此要變以往“為說而寫”到“以說為主”,順應新時代新聞傳播的特性,力求短、實、新,避免假、長、空。更要言之有物,長話短說,深入淺出,入情入理。
3.制造聽覺“興奮點”
廣播傳播的弱點是稍縱即逝,加之聽眾收聽廣播的時間和切入點不同,收聽內(nèi)容的連續(xù)性和邏輯性也變得不確定,因此廣播新聞評論在選題、論證、結構和語言上一定要揚長避短,尤其篇幅較長的專題類新聞評論更要針對移動收聽等快節(jié)奏的特點,在內(nèi)容處理和安排上,適當通過設置懸念、彰顯個性、穿插片花音效和內(nèi)容分類、串聯(lián)跳躍乃至即興發(fā)揮,不斷制造瞬間的“興奮點”來吸引受眾,達到持續(xù)輕松收聽的效果。
三、本土意識
現(xiàn)在地方電臺有的評論傾向于異地批評、避實就虛,人家的事說得熱鬧,本地事件和問題卻繞著走。這不是正常的新聞監(jiān)督應有之義。本土化是地方電臺新聞評論的發(fā)展之道,也檢驗著主流媒體的責任感和社會良心。體現(xiàn)在:一是對國內(nèi)外新聞本土化的解讀;二是對本土新聞的解讀;三是具有本土思維和元素的解讀方式。
筆者曾在青島電臺新聞廣播做過5年的新聞評論,《老封說事》曾獲2010年度山東省廣播電視節(jié)目獎“十佳欄目獎”,該欄目吸引不同階層聽眾群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對一系列凸顯城市民生主題的本土熱點新聞的探索性解讀。比如:青島新農(nóng)合地方立法、青島等出臺地方版“國十條”之后樓市走向、“綠肺”浮山在萎縮暴露監(jiān)管缺失、先“予”后“取”應比嶗山門票單純盯住價格更具智慧、所謂“丈母娘效應影響島城樓市”背后的真命題等。應該說,本土新聞和信息具有天生的接近性,需要借助“天時、地利、人和”之優(yōu)勢進行深度關注和挖潛。
四、風格意識
筆者認為,風格主要體現(xiàn)在“三特”:一是眼力 “特”,從政策方針、熱點事件、突發(fā)新聞、民生萬象中排沙揀金,善抓題材,包括敏感、熱點事件。所謂的“敢說”實際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準確的判斷,有判斷才會有勇氣和底氣,而這源于學習和積累。二是角度 “特”,觀點正確是前提,還要旗幟鮮明,直搗要害,切忌隔靴搔癢。三是語言風貌“特”,彰顯個性,適度“勾兌”帶有地方特色的元素。
針對熱線監(jiān)督類節(jié)目《行風在線》領導上線解決了不少聽眾投訴問題,筆者在《老封說事》里直奔“另一面”:
熱的背后是不是也反映出另一個真問題?基層部門雖然做了很多努力,面臨的問題多樣性和復雜性也可以理解,但是,常年來我們在解決百姓各種利益訴求方面的機制和渠道似乎還存在問題,沒有更及時更高效地化解這些問題,以至于積重難返,甚至百姓寄希望于“一把手”上線來解決這些老大難問題!這恰恰反映出相關部門“不作為”或“作為不夠”。聽眾之所以拼命撥打熱線,接不進去還跟導播發(fā)脾氣,不就因為在系統(tǒng)內(nèi)多次求告無門或沒有回音,潛意識里對這些部門辦事的人已經(jīng)多多少少失去信任,希望“大領導”來解決!所以一個節(jié)目的“熱”反襯出其他渠道的相對“冷”……如何才能“解放領導”?需要靠我們常說的,司法的公正獨立不要再被干擾,而政府的作為須被切實地監(jiān)督……如果用社會的進步來換取一個節(jié)目逐漸被冷落,我想這不僅是所有主辦單位、上線單位、編播人員,也是廣大市民熱切期盼的。
輿論宣傳的特殊性和喉舌意識在主持人語言個性中理所當然起主導作用。首先,主持人的語言應符合廣播電視傳播的一般語言規(guī)律;其次,主持人要根據(jù)節(jié)目類型考慮語言的不同風格,“對什么人說什么話”,這是語言個性的職業(yè)層面;第三,要充分發(fā)揮個人積累、學養(yǎng)與語言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使傳播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并富有審美價值,這是語言個性的美學層面。如果說書面新聞評論的語言以“洋溢著個人風格、體現(xiàn)著深厚學養(yǎng)的美文”為標桿的話,那么“口頭評論”也應向美學層面靠攏,語言生動有趣不是對話題嚴肅性的削弱和淡化,而是對說理的有效提升。
《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梁衡建議記者要學說書人和幼兒園阿姨,前者“把死人說活”,后者把深的說淺,“可以輕松,但不輕薄,可以通俗,但不庸俗”應該是播音員、主持人會“說話”的基本要求。比如以觀點獨到、語言犀利著稱的梁宏達,看他的節(jié)目,你會感嘆于他的善學和知識面,再加上他自幼學習京韻大鼓、評書、相聲等多種曲藝形式的潛移默化之功,造就了他極富個性魅力的語言,一聽就是“老梁”。比如老梁說股市:“風險是最好的風險教育,你要不讓莊家坑幾把,你就不知道什么叫股市有風險。”說中國足球:“希丁克要是有一天想自毀神奇教練的名譽,就來執(zhí)教中國隊。小樣兒,整不死你!”評音樂:“有人說《亞洲雄風》好,我說這歌沒有運動會的特色,亞洲農(nóng)副食品會也可以用這歌!”“話糙理不糙”,實誠,在理,有趣。
題材、角度、主次決定了評論方式的多樣,或開門見山,或層層推理,或“抖包袱”,或旁敲側擊,無論怎么變,不變的是語言風格。梁衡說:“笑談真理又何妨”,我把它理解為一種外松內(nèi)緊的評論狀態(tài),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有政策有理論,但要輕松說事,既要“放得開”,也要“把得住”,遠離“思想淡出談話,內(nèi)容淡出形式,情感驅逐理性,夸張代替真實,搞笑勝過幽默,表象打敗內(nèi)涵”的現(xiàn)象。
“縱論社會熱點,一枝一葉總關情,笑談是非曲直,亦莊亦諧有深義”,從有幸以青島新聞廣播第一個評論員的身份進行的探索實踐到離開播音主持崗位后兼任電視新聞評論員的嘗試與磨練,讓我不僅對新聞評論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也愈發(fā)感受到新聞回歸的時代感、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和受眾需求的迫切感之于新聞評論存在和成長的巨大空間。無論是對廣播電視發(fā)展目前所處的多報道少評論困境的突破,還是迎戰(zhàn)日趨激烈的媒體之爭,地方臺更應立足本土,深扎思想的根,盡快打造、培育和建立自己的一支既懂新聞、精通廣播電視業(yè)務,又在相關領域和專業(yè)有一定見地的記者、編輯和評論員隊伍,使其成為強化新聞監(jiān)督的區(qū)域優(yōu)勢和帶動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推手。
(作者單位:青島人民廣播電臺)
(本文編輯:呂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