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飛+郭偉玲
【摘 要】省級廣播電臺、電視臺合并為廣播電視臺后,派設的記者站急速增長。由于廣播電視臺和合并前的廣播電臺在管理、經營、發(fā)展戰(zhàn)略等諸多方面有差異,特別是受電視優(yōu)先發(fā)展意識的影響,新生的廣播電視臺記者站在建設和發(fā)展方面都面臨許多新問題。要又快又好地發(fā)揮記者站的功能,首先要做好選帥派將工作;堅持“被地方重視和尊重地方”并重的思路;提升人員素養(yǎng)、管理制度、工作方法和信息平臺的效率與水平。
【關鍵詞】記者站建設 選帥派將 重視和尊重 通聯(lián)助推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B
一、省級廣播電視臺記者站的特點
“散”“小”“遠”是省級廣播電視臺記者站的共同特點?!吧ⅰ笔求w現(xiàn)在記者站的工作中,人員不散發(fā)稿量就上不去,但人員散了又不利于管理;“小”是表現(xiàn)在記者站的人員配置上,省級廣播電視臺記者站一般設置三到五人,有些媒體甚至更少;“遠”是相對于總部的地理位置而言。正是因為這些特點,除了稿件聯(lián)系外,記者站的活動是相對獨立的,這也決定了總部對記者站的管理約束光靠嚴格的制度是遠遠不夠的。
以陜西為例,陜西人民廣播電臺和陜西電視臺合并前,總臺對記者站的要求,核心只有兩條,提供新聞稿件和內通外聯(lián)。但是合并后的陜西廣播電視臺與原陜西人民廣播電臺相比,記者站在管理隸屬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變化之一是,記者站原本受總臺委托由新聞中心代管,但新聞中心為了擴大通聯(lián)效果成立了通聯(lián)部,且把記者站的管理考核劃歸到了通聯(lián)部,而通聯(lián)部對記者站的一個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發(fā)稿,這樣明顯地弱化甚至抑制了記者站的外通內聯(lián)功效。為了供稿,小小的記者站只能零敲碎打地采稿、發(fā)稿,這使得記者站先天統(tǒng)籌全局不足的問題進一步凸顯。在實際工作中,除了突發(fā)事件、惡性事件的報道外,記者站實難有時間和精力結合駐站地的實際情況,有步驟地策劃實施生產出高質量、有深度、有社會影響力的大稿件,其結果是發(fā)稿有量卻難有質。
第二個變化是,在這次的文化體制改革中,省級臺各頻道(率)間的獨立經營意識很強,企業(yè)運營的特質被強化,這導致各地省級廣播電視臺派設的記者站在實際工作中更像一個報道小組,而報道小組組長和記者站站長相比,無論是業(yè)務素養(yǎng)、能力修為,還是管理創(chuàng)新的要求都存在很大差異,兩者的關系類似于先鋒大將和軍中統(tǒng)帥。
二、記者站站長崗位的特殊要求,決定了新生的省級廣播電視臺記者站首先要解決好選帥派將事宜
總體來說記者站應小而精,輕裝有力。由于記者站“散”“小”“遠”的特點和省級廣播電視臺合并后的變化,筆者認為,省級廣播電視臺記者站建設應該堅持選人和制度建設并重的原則。無論什么樣的制度、措施,對遠離總部且只有幾人的記者站幾乎無法有實質性約束。因此,選派可靠、本分、自覺且有帥才的人,對記者站的建設和管理尤為重要。
在這個大前提下,記者站站長的人選是核心,除了精通新聞業(yè)務外,在全局駕馭、總體統(tǒng)籌、社會聯(lián)絡、管理水平和工作藝術等方面要樣樣擅長,特別是要具有執(zhí)行力、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站員配置上,筆者主張,嚴把錄用門檻,可從總部抽調骨干力量,同時配備少量新人,以老帶新,鍛煉促成新人升級成長和站員新陳代謝。因為不同媒介的特點對記者有不同的要求,特別是省級廣播電視臺在經歷改革巨變后,許多制度很難在短時間內成型,因此應盡量減少記者站在建設初期從各種媒體錄用人員而帶來的因各自經歷不同所造成的思想沖突,縮短工作磨合期,穩(wěn)定隊伍,快速有效地開展工作。
三、記者站必須處理好三對關系,特別是要被地方重視和尊重地方
記者站雖小,遠離總臺,但它與總臺和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記者站的發(fā)展要處理好三對關系:記者站和總臺的關系,特別是與領導和編輯部的關系;記者站和地方的關系,首位的是和地方黨委和政府的關系,同時不可忽視與其他媒體記者站的關系;再一個就是記者站成員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站長和站員之間的關系。這三對關系的好壞決定著記者站的建設、管理以及發(fā)展的水平,也是總臺制定對記者管理辦法應該主要考慮的依據(jù)。
記者和記者站以稿為本,但功夫又在稿外。這表現(xiàn)在記者站的記者不光要會采訪,能寫稿,更重要的要熟悉當?shù)氐娘L土人情,解讀干部群眾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密碼,掌握上自國家的大政方針、下到市委市政府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熟悉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前世今生。省級廣播電視臺在組建記者站的時候,人員不可能也不能全部地方化,特別是合并后的省級廣播電視臺,新手對各種情況均陌生。在這種情況下,記者站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向地方學習,強化知識儲備,籌劃有高度、出影響的稿件,在吸引地方關注重視的同時贏得尊重,當然,這種重視和尊重是雙向的,光靠熱線電話等線索,翻騰網絡發(fā)帖籌信息,零敲碎打、現(xiàn)炒熱賣,甚至跟在其他媒體報道的后面拾人牙慧,湊稿量,不但很難立威,甚至無法從容立足。要扭轉這種困境,必須注重記者站的通聯(lián)功能,在通聯(lián)工作中獲取信息,用通聯(lián)工作助推記者站的建設和發(fā)展。
媒體類別不同,對信息的興奮點也是不同的。記者站記者信息的來源也各有渠道,這是新聞信息的一個寶庫。重視和其他媒體記者站的溝通和交流,不但能夠提高記者站建設和發(fā)展的水平,而且能夠拓展信息來源,增加新聞線索。當然,這種交流和溝通不能違背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記者站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不能有悖于設置記者站的初衷,更不能在變向擴張中異化。
處理好記者站站長和站員的關系也很重要。因為內部矛盾的激化不但影響工作效率,而且極易出現(xiàn)號令不行、另立山頭的“站中站”局面。這不但對記者站的發(fā)展不利,也會影響到總臺的形象。特別是如果站長能力平庸,遇事無為,工作只是派活、審稿,站內矛盾就會凸顯,相互掣肘的事件遲早會發(fā)生。因此,記者站站長的責任不光是管理,更重要的是身先士卒,帶兵作戰(zhàn)。如果僅僅是派活審稿,遠在總部的編輯部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選派站長實屬多余。另外,正如筆者前文所述的記者站“散”的特點,駐站記者就像春風里的一粒種子,落地發(fā)芽生根是遲早的事情。發(fā)芽生根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與站內站外各種關系處得好則已,處不好關系緊張了怎么辦?說到底,駐地記者不應是撒出去不用管的草籽,而應該是單位的種子,他的根應扎在總臺這塊土地上,代表總臺的利益,行使總臺交給的使命,聽從總臺的行動指揮。無論是站長還是記者,長期遠離總臺,這些種子落地生根后,必須時常修剪旁枝側葉,才能杜絕弊端。
四、記者站和駐站記者的工作方法
記者站的工作是有技巧可講的,很多方法可以讓工作事半功倍。在解決好記者站的選帥派將問題后,站上的工作運行理想格局是智者操盤、老人帶隊、新人實踐。記者把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使命、職業(yè)情感和職業(yè)道德內化為個人做人做事的修為,有原則,講道理,重人權,撒大愛。尤其是在日常輿論監(jiān)督工作中,盡量做到遠交近攻,面對不同的工作對象,語言和情感要像一根伸縮自如的彈簧,留給對方足夠的尊重。此外,駐站記者在工作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深入基層,鎖定核心,不落外圍,筆者把這種工作方法歸納為“圈樹種草”法。在記者站的管理上,站長不應把工作重心落到靠制度來約束記者,而是要依靠制度來運轉工作,形成哪怕只剩下一個人值班留守,工作都能如常的局面。只有樹起團隊正氣,才能有效地抵御邪風,讓大家在這個小集體中積極地實現(xiàn)個人價值。
(作者單位:陜西省廣播電視臺)
(本文編輯: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