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
看了奧巴馬在今年白宮記者協(xié)會晚宴上的致辭,不能不感嘆美國總統(tǒng)先天具備或后天培養(yǎng)的脫口秀才華。在短短二十分鐘里,總統(tǒng)的演說要涉及過去一年的施政熱點、重大時事、政治空氣、娛樂新聞,最重要的是妙語連珠,搭配適當?shù)谋砬椋屓珗鰵g聲不斷。美國醫(yī)保官網(wǎng)崩潰被輿論界質(zhì)疑總統(tǒng)任人唯親,奧巴馬神色黯然:二零零八年我的口號是Yes, we can,二零一三年我的口號變成了Ctrl + Alt + Delete……所幸這件事給年度大片《冰雪奇緣》(Frozen)提供了靈感。農(nóng)場主克利文·邦迪(Cliven Bundy)武裝對聯(lián)邦土地管理局大出風頭,總統(tǒng)自稱negro(黑鬼),實則提醒人們,邦迪并不是英雄,而是個種族主義者。CNN對馬航事件的報道、國家安全局竊聽事件、共和黨、民主黨、普京的裸胸,都成為笑料成分,奧巴馬還調(diào)侃了自己曾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用PS處理過的照片戲仿熱播美劇《權(quán)力的游戲》。
最終的點題仍是不可或缺的,風趣的演說總有輝煌的華彩,今年恰逢美國白宮記者協(xié)會成立一百周年,年度晚宴匯集各界名流,是為了歡慶新聞自由的精神。記者可以通過新聞報道讓國家領導人下不來臺,領導人每年才有這樣一次機會以幽默的形式反戈一擊。當然,自由的空氣、政治互動的氛圍是由幾代人的不停抗爭和奮斗才得來的。演說即將結(jié)束時,總統(tǒng)又用視頻短片抖了最后的包袱,說congratulation(祝賀)一詞時畫面在“噓”音上顫動好幾秒,意思是政要人物口頭上再鼓吹新聞自由,內(nèi)心也永遠更希望媒體在該閉嘴的時候閉嘴。
總統(tǒng)的演說不是即興發(fā)揮,措辭、語調(diào)、表情、手勢,乃至眼神都需要反復打磨和演練。《紙牌屋》中野心勃勃的年輕記者佐伊(Zoe)說白宮是新聞的墳場,只有陳詞濫調(diào)和精心編排好的言論,唯一還算有趣的就是一年一度的記者協(xié)會晚宴,新聞同行和電影明星濟濟一堂。實際上白宮記者協(xié)會晚宴和奧斯卡頒獎晚會的笑料形式確實有很多相似,談論性而沒有性別或性向歧視,談論種族而不偏激,談論敵人而保持風度,越是親密友人越是從相貌到私生活全面挖苦以示交情牢不可破,旁敲側(cè)擊,使用含蓄的高級幽默避免關鍵傷害,始終把自己作為第一調(diào)侃對象……這些不僅是技巧,還需要一定的天賦和人格魅力才能操作自如。人們對政要人物和對娛樂明星的印象也經(jīng)常彼此疊加,他們衣冠楚楚出現(xiàn)在各類場合,吸引公眾眼光,對個人乃至社會具有強大支配力。在人們的羨慕、崇拜和趨之若鶩背后,必然有很多憤恨、苛責及窺視欲。人們愛看政客出丑如同愛看明星裸照,看那光鮮外表下還不是藏著跟普通人一樣的尷尬,丑聞永遠比一本正經(jīng)的說教更受歡迎。
政治笑話的產(chǎn)生是必然的,它是權(quán)力的影子,也是大部分無權(quán)者面對自身無力處境的一種方式。笑話瓦解了權(quán)力的神圣性,民眾的情緒、意見也隨之注入其中,政治理念依賴于親和有趣的形象和表演得以深入身心,民主時代的狂歡也由此拉開帷幕。美式笑話經(jīng)由曠日持久的競選演說、辯論、訪談、脫口秀等環(huán)節(jié)精工鍛造,風格早已成熟,政客們學會超越輿論對自己“表演”的抨擊,開始表演自己的“表演”,用自嘲的方式向政敵宣告我知道我的問題在哪里,同時我也玩得轉(zhuǎn)你的游戲。
今年的白宮記者協(xié)會晚宴后,臺灣報紙上出現(xiàn)一條通訊:大陸媒體稱奧巴馬“自黑”,“黑”在大陸有污蔑、講壞話之意,“自黑”就是臺灣的自我嘲諷(《聯(lián)合報》二零一四年五月八日)。貌似大陸網(wǎng)絡詞匯瘋長,已經(jīng)讓海峽對岸目不暇接。網(wǎng)絡詞匯進入官方媒體,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囧、萌、親、神馬、給力……這些起源于游戲、論壇、社交和購物網(wǎng)絡,帶有自嘲、自戀和撒嬌特質(zhì)的隱語被一本正經(jīng)的官報或央視播報員引用,說明自上而下的訓導與說教再也無法“Hold”住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越是表現(xiàn)得不容侵犯的東西越容易受到嘲諷,官媒不得不借用民間幽默讓自己顯得不那么面目可憎。
網(wǎng)絡語言的“萌”、日語里的“卡哇伊”、書面語的“可愛”,作為一種文化在臺北政壇早就盛行。美國精英教育出品的馬英九選戰(zhàn)勝出,專門設計行銷馬英九公仔及吊飾、胸章、馬克杯等周邊產(chǎn)品的“瘋馬俱樂部”功不可沒,馬當選“總統(tǒng)”又反向刺激了“瘋馬”商品的流行,相比之下,制造民進黨形象的“長仔工坊”就顯得—“弱爆了”。在奧巴馬和馬英九就任“總統(tǒng)”的二零零八年,桃園縣兩蔣陵寢為吸引游客觀光還推出“蔣大頭”和“蔣小國”公仔,各售新臺幣五百八十元。強制家家戶戶掛領袖像的時代結(jié)束了,呆萌的公仔玩具卻能讓民眾自掏腰包將慢跑版、西裝版、軍裝版、墨鏡版的“總統(tǒng)”請回自家案頭。在內(nèi)地總算有人意識到,要讓領導人顯得不那么高高在上,去農(nóng)民炕頭包餃子的新聞報道還不如推出一個漫畫管用,后來干脆拿全國少女都在追的韓劇偶像來比附。賣萌是全民娛樂時代最保險的自我推銷形式,從在交友網(wǎng)站灌水的青少年到一國領導都達成了這種共識,只不過后者的嘗試剛剛開始,小心翼翼,仍停留在卡通版說教的層面,所以,一點兒也不好笑。
毫無疑問,我們擁有更多的笑話資源和笑話形態(tài),更多更熱情的“段子手”和傳播者,所缺的只是政治笑話的生成機制。政治是肉食者之間神秘而血腥的角逐,領袖神圣不容褻瀆的思維習慣仍深入人心,肉食者鄙的事實也難以撼動無數(shù)禍從口出、伴君如伴虎的教訓。在君權(quán)時代講笑話是需要極高的智商和情商的,即使楊修那樣的聰明人還是喪了命。劉墉、紀曉嵐這些學者之所以變成曲藝和電視劇里在皇帝面前耍貧嘴的人,說明民眾渴望調(diào)侃權(quán)力,恐懼和崇拜同時會造成諧謔甚至狎褻的心理反彈。
事實上即使在政治壓抑的年代里,執(zhí)政者也是需要笑話的。只不過執(zhí)政者板著面孔,笑話需要由別人來講,笑話的內(nèi)容以及講笑話的方式成了文藝政策的組成部分。這時候沒有無厘頭的冷笑話,在笑話里總能找到鮮明的主體和意向,熱烈、急迫、目的明確,有些很粗俗,有些很暴力,但不可否認,總有一些是好笑的。
在臺灣舊報紙上曾看到一個笑話:
斯大林問他的專家們:有沒有辦法證明亞當和夏娃是蘇聯(lián)人?
一個專家說:太容易了。他們沒有衣服穿,只有一個蘋果可以吃,還以為自己生活在天堂。
這是個很經(jīng)典的冷戰(zhàn)笑話。在娛樂和商品化時代最受歡迎的自黑和賣萌式笑話,通過放低姿態(tài)來軟化受眾、打擊對手,這種扮豬吃老虎的笑話風格在冷戰(zhàn)時代是行不通的,不同陣營的人都急著自己變成老虎好吃掉對方。意識形態(tài)宣傳的邏輯常常像路人斗嘴,最喜歡奚落對方?jīng)]本事、窮光蛋。笑貧,實乃華語笑料永不干涸的源泉,大概古圣人太注重對精神世界的評估,推崇簞食瓢飲,不改其樂,疏于體貼惡衣惡食之下,人的精神處境為何,民間就生長出千姿百態(tài)的奇葩故事,講述窮是世界上最大的災難。“笑娼”與“笑貧”并駕齊驅(qū),黃段子古往今來生生不息。更高級含蓄一些的則是笑“土”,“土”和“貧”有很大關聯(lián)性,但不必然等同,“貧”是沒有財富,“土”是沒有教養(yǎng)和品位。貧而不土的人可稱“寒士”,土而不貧的人則是暴發(fā)戶或曰“土豪”,既貧且土的也就是“土包子”了。劉姥姥進大觀園,鳳姐們主要是拿她的“土”開涮。
漫畫是最直觀的笑話。農(nóng)民出身的中共領袖取得政權(quán),臺灣也產(chǎn)生出許多諷刺中共“土包子”的政治漫畫。其中又稱費蒙或牛哥的李費蒙,是當時畫得最多、最快,最受歡迎的漫畫作家,用柏楊的話說,一手畫漫畫,一手寫小說,現(xiàn)今五十歲以上的臺灣人沒有不知道這個名字的。牛伯伯、牛小妹、老油條、財多、牛老二、四眼田雞、楊經(jīng)邦……李費蒙筆下的人物形象夸張,性格或怯懦、或投機、或貪財、或好色、或勢力、或虛榮,但總能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小人物的缺點,被放在當年一本正經(jīng)的“反共抗俄”敘事中,今天看來別有一種黑色幽默味道。
當局需要的當然不是黑色幽默,而是“殺朱拔毛”的“戰(zhàn)斗文藝”。國民黨政府從遼闊大陸退守海島,蔣氏父子一直在反思“宣傳”和“人心”的重要,然而,面對骨子里有著成王敗寇觀念的同胞該如何解釋失去大陸,并說服人們相信反攻必然成功呢?鐵幕悄然落下,如何描述對岸的敵人?把他們說成是殺人不眨眼的天生惡魔,難道不會造成島內(nèi)更強烈的恐慌么?這些難題在當年的政治宣傳中并沒有成功解決,或許這本來不是宣傳能夠解決的問題。
“土”幾乎是當年留下的唯一成功的宣傳遺產(chǎn),而且至今仍有回響?!巴痢毕笳髦鴷r間停頓的野蠻時代,沒有進步與發(fā)展的可能。與“土”相對的“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現(xiàn)代文明,不僅是臺灣與世界連接的紐帶,也是其執(zhí)政合法性的價值依托。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寫滿了民族主義和現(xiàn)代化之間的矛盾,時刻感受著落后并受制于西方同時必須仰望和仿效西方的緊張,這種“先生打?qū)W生”的焦慮在一九四九年以后的臺灣以一種奇特的方式被化解,“美援”不僅僅意味著經(jīng)濟和軍事上的援助,在生活習慣、文化品位乃至宗教信仰上訓導民眾趨向西化,在兩蔣時代,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青年學生尤其熱烈地擁抱美國文化,進入外語專業(yè),其中一部分由官方獎學金資助入美國名校深造,至今仍是臺灣學界領軍。
“笑土”的副作用在當時沒有被充分預見到,“土”和“洋”的價值序列會被打破,“鄉(xiāng)土”成為新一代反對黨的號召武器,作為外來人的國民黨執(zhí)政者需要打破前輩苦心孤詣建立的上層精英印象,穿土產(chǎn)的藍白拖鞋上街以示“愛臺灣”。一九七九年臺美斷交,“臺美防御條約”也將于次年元月終止,曾被冷戰(zhàn)冰凍的民族主義情緒復蘇了,上任伊始的新“總統(tǒng)”號召“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一九八零年成為臺灣的“自強年”。今天臺灣集體組織的春游活動,仍叫“自強”,這個詞年深日久漸漸剝蝕了原初的色彩。一九四九年以來“自強”一直是和“反共”連在一起的?!白浴钡囊饬x總是和“他”相對—因為對手的威脅,我們要改善自己,發(fā)憤圖強。一九八零年的“自強”顯然又增加了新的意思,即盟友美國的背叛。
李費蒙畫過很多以卡特政府同臺灣斷交為主題的漫畫,其中一幅把自由女神像換成卡特的面孔,左手的宣言書上貼著剪報新聞標題“背信賣友”,右手高舉一支剛熄滅的蠟燭,創(chuàng)意辛辣,卡特的形象顯得既狼狽又滑稽。在“自強年”系列中,有一部分作為政府傳聲筒,畫面上的說明文字耳熟能詳:
我們堅信,只有三民主義可以救中國,只有三民主義可以拯救大陸同胞。
自強年,全國軍民應各守崗位,奉公、生產(chǎn),信任政府帶領我們渡過難關。
中美斷交之后,我們的經(jīng)濟成長繼續(xù)升高。海外的投資額有增無減。不過,今年要全國上下同心協(xié)力節(jié)約能源,以應付國際石油短缺的一年!
自強年要嚴防匪諜,勿輕信謠言,隨時檢舉可疑分子。
…………
光芒萬丈的領袖肖像、高大威武的國軍戰(zhàn)士、飄揚的青天白日旗、荷槍實彈的臺灣島、飛機坦克和高樓大廈的密集展示,是典型的官方宣傳元素。領袖像的處理一直是個不大不小的難題,大部分人物漫畫經(jīng)過夸張,都顯得比本人難看,即使貌若天仙的瑪麗蓮·夢露也不例外。畫美國總統(tǒng)吉米·卡特可以夸張他醒目的牙齒,而對本土領袖,卻不敢隨意夸張,只能弱化相貌特征,結(jié)果漫畫反而比本人好看很多。李費蒙以善于夸張人物著稱,但在他的漫畫原稿上,經(jīng)??吹綇膱蠹埳霞粝聛淼念I袖標準像,對領袖像這個雷區(qū)他也選擇了繞路而行。
一九八零年臺灣的“戒嚴”尚未結(jié)束,但島內(nèi)政治和輿論環(huán)境已復雜了很多。一組漫畫強調(diào)“臺獨”意圖“顛覆”和“分化”臺灣,和“共匪”氣息相通,“非得徹底消滅不可”,風波未息的“美麗島事件”也包括在內(nèi),在一幅畫上施明德被戴上手銬,背后站立一名防暴警察,文案寫道:“涉嫌高雄‘美麗島’暴力事件的首惡之一施明德逃亡了二十六天仍被逮捕歸案。說明了本省的治安經(jīng)得起考驗!也說明了事發(fā)當日,治安憲警‘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純是當局民主政治上的容忍,而不是鎮(zhèn)不住小撮的暴徒?!?/p>
這時的臺灣仍被稱作“省”,反攻的大前提仍不容置疑,但政治力量已趨多元,稱異見者與外部勢力勾結(jié)意圖危害當局,曾經(jīng)最常用也非常有效的政治手段,已難以阻擋民選的進程。社會氛圍也更自由和活躍,“自強年”系列畫了大量作者眼中的“民意”,事無巨細,包括延長餐飲店夜間時間,解禁餐廳的歌舞演出,廢除筵席稅,鼓勵發(fā)展本土觀光旅游,開放民營釀酒,提倡賣淫合法化,停止查禁流動攤販,建立夜市,放寬對電影劇本題材的審查,不再規(guī)定中學生統(tǒng)一發(fā)型……民眾已厭倦激昂空洞的反攻宣傳和“克難時代”的種種禁忌,世俗化的享樂需求如潮水般不可阻擋,當局的禁令只能使娛樂產(chǎn)業(yè)轉(zhuǎn)入地下。經(jīng)濟起飛也同時帶來各種社會亂象,有毒食品、假藥、假酒流傳,摩托車數(shù)量大增帶來交通問題,臺灣大媽出國旅游也同樣把“臺灣制造”買回來。還有一組共七幅“談違建問題”的漫畫,從“三民主義”和“耕者有其田”談起,提出居民改造房屋不應被算作違建,因為這時作者因在位于頂樓的住宅擴建居室而受到通告,畫面上的房屋正是作者家居住環(huán)境的寫實。
李費蒙尤其喜歡把自己的生活、自己認識的人畫進漫畫。畫中的小樓坐落在臺北仁愛路繁華街區(qū),頂樓的露臺養(yǎng)花養(yǎng)鳥,還有一個巨大的魚缸。李費蒙和妻子馮娜妮酷愛在家擺酒席,客廳經(jīng)常高朋滿座,有作家、記者、影星、導演、律師、官員,十分熱鬧。人脈廣、交游多,是李費蒙的性格和人格所致,他的朋友有很多更廣為人知,包括評論家柏楊,歷史小說作家高陽,武俠小說作家諸葛青云、臥龍生、古龍。
二零一三年的春節(jié)我是在漫畫中的小樓度過的,李費蒙夫婦相繼過世后,宅子冷清下來,頂樓露臺也不復當年青枝綠葉。但兒女齊聚仍顯非常熱鬧,年夜飯端坐首席的老人是李費蒙的前妻項美湄女士,更為一般家庭罕有。李家人性格中有一種率真和誠懇,在那個看漫畫的冬天,格外令人難忘。一九四九年李費蒙作為“馬歇爾計劃”中“中國農(nóng)村復興聯(lián)合委員會”的美術設計師從廣州渡海到高雄,目睹了臺南農(nóng)村的原始景觀并參與了農(nóng)村改造的過程,每天繪制和刊印一本本關于作物栽培、病蟲防治、禽畜飼養(yǎng)、衛(wèi)生常識的小冊子,包括用圖畫向不識字的農(nóng)村婦女講解安全套的使用方法。工作有些乏味,但酬勞豐厚,月薪三百四十美元,且不受貶值影響,在當時屬于“金幣待遇”,足以置業(yè)安居,生活體面,社交豐富。與此同時,他以漫畫和小說進入公眾視野,成為風流得意的才子,娛樂界的寵兒,創(chuàng)作不息,緋聞不止?!鞍咨植罆r代”,在很多當事者的事后回憶和傾訴中是一派暴戾凄涼而肅殺的景象,對李費蒙來說卻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照片上的他身形挺拔、容貌俊美,打著發(fā)蠟的卷發(fā)非常新潮。風華正茂之時,他把靈感和精力投入了“戰(zhàn)斗文藝”這個怪胎,又用筆下不遵常規(guī)的人物形象以及張揚不羈的個人風格不斷沖擊和顛覆刻板的“反共”宣傳,官方需要他的聲名和作品,又始終覺得他不夠安分,警備總司令部一次次請他喝茶。在文藝群體中他難以被歸類,專制年代他沒有發(fā)出鮮明而悲情的反抗聲音,戒嚴過后,也無法加入受害者的控訴聲音,很快被時代遺忘了。
“誰為袖手旁觀客?我亦逢場作戲人。”這是李費蒙客廳中懸掛的聯(lián)語。今天很多創(chuàng)作者喜歡在自己的職業(yè)前面加上“自由”兩個字,這兩個字灼灼其華,令人向往。無論是在當時還是以現(xiàn)在的標準,李費蒙都堪稱典型的自由職業(yè)者,作為具有公眾影響力的文化人,他懂得如何在政治環(huán)境中御風而行,摘取光環(huán),這也決定了異類如他也必須謹守現(xiàn)實的邊際,翻天覆地而未能逾矩。資本如水源,當權(quán)力掌控著絕大部分資本時,文化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者更像是一群逐水草而居的游牧者,批評家與他們的批評對象共生共棲。伊格爾頓曾說,“沒有任何政治權(quán)力可以通過赤裸裸的高壓政治而滿意地存在下去,它將會喪失太多意識形態(tài)的可靠性”(《文化的觀念》)。權(quán)力通過文化將秩序內(nèi)在化,無痛地在每個人身上留下烙印,讓自詡清醒的觀察者和批判者們滿足于在沉痛中狂熱地自我欣賞,兵不血刃地解除了思想的武裝,“自由”的表象只是將他們更緊密地捆綁在時代的限定性上,真正的掙扎與突圍既不多見,又經(jīng)常是慘烈而無聲的。因而我常常害怕在歷史中遇到過于悲情的人物,更怕詩意化的悲情遮蔽了文化生態(tài)景觀,后者對理解歷史至關重要,已然痕跡幽微難于考證。李費蒙的快樂讓人感到一種真實和坦然,他是一個在沒有笑話的年代講笑話的人,禁忌剖露了笑話中的歷史信息,很多笑話輪回往復,只是我們常常認不出來。
(李費蒙:漫畫家、小說家,筆名費蒙、牛哥。一九二五年生于香港,一九九七年逝于臺北。作品有《牛伯伯打游擊》、《老油條畫傳》、《賭國仇城》、《情報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