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達
寫出小說的歷史感,是小說家薛憶溈始終堅持的一個目標。從第一部長篇小說《遺棄》開始, 這種參與歷史建構的自主認識就已經(jīng)顯現(xiàn)。而在他最新的長篇小說《空巢》里,這種嘗試就更為自覺。《空巢》并不是一部關于歷史的小說,恰恰相反,它處理的是最為“當下”的題材。也正因為如此,這部小說的歷史維度才值得費心去解讀。
小說取材于作者母親的真實經(jīng)歷,經(jīng)過小說家的創(chuàng)造性升華,以第一人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近八十的獨居婦人,有一天接到一個冒充公安人員的詐騙電話,電話中的“顧警官”聲稱她已卷入一個犯罪集團之中,為了保證財產(chǎn)安全,她必須在極端保密、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能告知的情況下,將她所有的存款轉(zhuǎn)入一個秘密的安全賬戶。老人信以為真,不顧銀行職員的提醒,將手頭保存的十三萬元活期存款轉(zhuǎn)給了騙子。與此同時,她的緊張情緒引起鄰居和親人的注意,最后,在兒子打來的電話中,她得知自己受騙,并接受勸告,去公安局報案。整個故事發(fā)生于二十四小時之內(nèi)。
故事似乎非常簡單,類似的社會新聞也不少見,似乎很難引發(fā)讀者深入思考。但薛憶溈作為小說家,在這里顯示出文學對新聞的壓倒性優(yōu)勢。他以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構造出一個小小世界,一段生動的個體歷史。在這二十四小時之中,通過老人綿綿不斷的回憶和思緒,我們得以深入一個空巢老人的心理世界,深入一個普通人度過的如同“空巢”般的一生。這是一種野心勃勃的敘述。上個世紀,詹姆斯·喬伊斯以一個小人物在都柏林漫步二十四小時的經(jīng)歷寫出了七百多頁的巨著《尤利西斯》,斯蒂芬·茨威格的名作《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寫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婦一生中的一個片段,都算得上是薛憶溈這部小說所用結構的先驅(qū)。二十四小時,在這里成了一個隱喻,一個人的一天,折射了一代人所歷經(jīng)的磨難。
小說中,作者也有意引導我們?nèi)プ穯栠@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一輩子教書育人的教師,我們的主人公善良、敏感、潔身自好,可是為什么會這么容易受騙?或者進一步說,他們這一代人為什么如此缺乏起碼的懷疑精神?這當然不光是年齡的問題。在我們的大歷史中,這一代人被定格為光榮的一代,奉獻的一代。小說中的空巢老人,也就是“我”,是個曾經(jīng)的高中政治老師,這個設置頗有意味。她隨口就能說出一些政治課本上的馬克思主義教條,諸如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但這些都不能幫助她在生活中辨明善惡是非。當有人問她具體教學生什么科目時,她謊稱自己是語文老師,因為她也知道,政治這個學科在眼下的尷尬。她回首往事,發(fā)現(xiàn)自己從未感受過真正的愛情,跟丈夫的相處從來沒有怎么愉快過,性生活方面也單調(diào)至極。她唯一感到激情澎湃的記憶,是解放前后在地下組織中參加的聚會,因為在那次聚會上,她“雙手緊拽著紅旗,低聲唱起了迎接解放的歌曲”,她“感覺自己的靈魂完全掙脫了肉體的桎梏,變成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的一部分”。她經(jīng)歷土改、反右、“文革”,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正確,也即保持自己的“清白”,她與父母劃清界限。在受騙的過程中,她自始至終只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清白”。
小說寫到這里,它所蘊含的歷史維度就已經(jīng)清晰無遺地展露出來了。它的實質(zhì)是一部反思小說,敘述者“我”的心理活動提供了可信的心理真實,同時也就等于提供了絕佳的反思素材。當冒充的“公安人員”聲稱掌握了確鑿證據(jù),可以證明“我”卷入了犯罪團伙時,作為一個政治教師,“我”想到的辯護詞居然只有兩點:一、潔身自好是“我”一生篤行的,二、教書育人是“我”一生的熱忱。辯護詞如此脆弱,也許不僅是個人的認識問題了,而是時代的笑話。
薛憶溈小說中的“我”,有著極強的潔身自好的觀念,以致這觀念本身成了她的辯護詞。她連在跟丈夫做愛的時候不肯變換姿勢,也是出于潔身自好的考慮。因為潔身自好就是她所受的教育,是她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唯一可靠的庇護所。但我們不能說這種潔身自好的感情及其相伴隨的恥辱感就是一種被動的接受。事情如果這么簡單,就用不到小說的藝術表達。小說中的“我”是自覺接受這一切的,因為她曾經(jīng)被那種與歷史融為一體的崇高幻覺所擊中,她自始至終沒有產(chǎn)生過懷疑。相反,她對自己的教師身份,對自己的潔身自好,有著很強的榮譽感。只有當遭遇現(xiàn)實的時候,只有當她的“空巢”四面漏風的時候,她才隱隱感覺到自己失去了什么,身上的榮譽感才開始悄悄瓦解,與此相伴隨的就是一種解放感。在小說最后,長期便秘的主人公不期而至的痛快排泄,就是這樣一種隱喻。
這部小說實際上講述的是雙重騙局,一個是現(xiàn)實中的電信詐騙,一個是巨大的歷史騙局。小說中的“我”,如墜云霧,不知所措,面對時代浪潮的沖刷,她只能在內(nèi)心深處默默發(fā)出“救救老人”的呼喊。這一聲呼喊,與魯迅當年的“救救孩子”遙相呼應,發(fā)人深省。救救老人,救救那過分單純、容易受騙的一代人。
薛憶溈同時也寫活了老范這樣一個非典型的“空巢”老人。老范自信、幽默,以炒股作為養(yǎng)生之道,用網(wǎng)絡視頻與老伴隔著太平洋通話,他樂觀調(diào)侃糟糕的空氣質(zhì)量,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也相當從容,一句話,他與這個時代沒有距離。這樣一個人物設定使得整部小說更加立體,也更具層次感。薛憶溈指明了大時代下一種個體生存的可能性,他沒有混淆人與時代關系中的必然性與偶然性。老范雖然不大受同輩人的歡迎,但他對待生活的玩笑態(tài)度,能夠很好地解構身上的重負,能夠使他實現(xiàn)某種意義上的自我解放。老范的不認真受到“我”和妹妹以及其他老人的排斥,但正是因為這種不認真,時代在他身上的印記才不那么明顯??梢哉f,老范的形象加強了小說的時代氣息,也加強了現(xiàn)實感,而現(xiàn)實感與歷史感是相對應的,同時也是相輔相成的,互為表里。
從寫作風格來講,《空巢》作為薛憶溈的第四部長篇小說,也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以前的三部長篇小說,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觀念先行,細節(jié)后至,有種后現(xiàn)代的焦慮。而在這部取材自真實素材的小說中,觀念上的焦慮消失了,細節(jié)的可靠性和說服力顯得尤為突出,綿密的工筆式描摹,使得敘述相當直觀,而且作者有意將自己的身影掩藏得很深,他躲在敘述者的背后,很少顯現(xiàn),卻在無形中操縱著故事的走向,也操縱著讀者的反思。這是一種敘述上的自信,而這自信歸根結底,還是來自對細節(jié)的絕對把握。正是因為有了可靠的細節(jié)支撐,《空巢》才得以成為一份有力的證詞,將我們的目光引向一個昏黑的角落,一個我們曾經(jīng)與之朝夕相處卻始終視而不見的角落,映照出那些被遮蔽的個體存在。薛憶溈這部小說所做的,借用王德威教授的話來說,就是以文學的虛構性來拆解大歷史的神圣權威。在文學流離失所的大眾傳媒時代,這是文學回擊時代、保持尊嚴的最佳起點。
(《空巢》,薛憶溈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二○一四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