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
領導干部要親自做調查研究
●周建明
陳云指出,“我們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研究情況,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決定政策。”調查研究是研判形勢、制定政策、作出決策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經常事、基本功。然而,一些領導干部做調查研究,或者虛應故事,走走“套路”,帶著結論做調研;或者不講方法,不下苦功,被聽被看“被調研”;或者只列現象,不作思考,有調查沒研究;或者調研與決策兩條線,解決問題“空對空”,使形勢研判脫離了實際、作出的決策失去了根基、調研成果落不到實處,極大影響了戰(zhàn)斗力建設。凡此種種“假調研”“淺調研”“被調研”的問題,根子在作風,關鍵是心態(tài),最重要的是忽略了“親自”。領導干部親自做調查研究,既有利于濃厚官兵情感,又有利于從現實直接體悟,還有利于實踐理性思考,這是任何其他人、其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必須擺正心態(tài),端正姿態(tài),調好狀態(tài),在“親自”上下功夫,“自己出面、親身親歷”。
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為解決問題提供依據。擺正“學生”的姿態(tài),向基層官兵問計問策,才能了解真實情況,發(fā)現真實問題,找到現實辦法。親身感受?!爸萋┱咴谟钕?,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層單位是部隊建設的第一線,是各類問題呈現最廣泛、最直接的部位。要下到一線親自調研,直面矛盾,尋求對問題的感性認知與直接體驗。親自了解。廣大官兵生活工作在基層,對問題的體會最為直接、最為深刻。端正“學生”心態(tài),尊重官兵,問計于官兵,聽取官兵心聲,全面了解紛繁復雜的問題“原態(tài)”,綜合聽取方方面面的關切“原聲”,有效獲取第一手資料。親心體悟。正確的思想來自實踐,簡單的聽聽看看,往往難有深切的體悟。要真正俯下身子,在向基層請教、向官兵學習中,捋一遍工作,理一下關系,切實體悟各種“小問題”的“大難處”,體悟“常見”中的“憂困”,內審外視找準問題所在。
“回家”是回到熟悉,回到親切,回到心與心的坦誠,這是深入了解現實、挖掘問題本質的基本前提和情感保證。當“家里人”。不擺架子、不搞特殊,與官兵手拉手、肩并肩,用身的靠近實現心的拉近,破除隔閡,融入官兵,以“家里人”的真誠表達情感的真摯,贏得內心的坦誠,贏得真心的表露。說“家里話”。不打官腔、不唱高調、不天馬行空,講好“兵言兵語”,說好“家里話”,用關愛的言語、關心的真情、尊重的姿態(tài),破解各種隔膜。談“家里事”。有些問題尚未顯露,難以被明顯感知;有些問題有“偽裝”,難以看到真情真景。融入官兵,家長里短地聊一聊、喜事難事問一問、工作生活談一談,從一言一語中感知問題,從一顰一蹙里讀懂難處,問題的端倪就會慢慢顯露,矛盾的真身也就慢慢地清晰。
“趕考”就是以基層為考場,讓官兵當考官,考領導、考工作、考政策決策。“趕考”既是一種心態(tài),也是一種精神,是調研成效的重要保證。要扎扎實實“備考”。認真籌劃,合理安排,不給基層添亂子,不使官兵有麻煩;部署好力量,提高好效率,把調研的節(jié)奏排緊湊,把調研的準備做細致,用扎實的“備考”展現“趕考”的姿態(tài),贏得基層官兵的第一認可,求得調研的真實高效。要仔仔細細“應考”。既要找突出問題,又要善挖隱含矛盾;對常見的問題不輕視,對難點問題不回避;聽到表揚要善于辨清真假、謙虛謹慎而不沾沾自喜,聽到批評要能夠反躬自省、寬大胸懷而不慍怒于色,真正展示出“趕考”的狀態(tài)。要認認真真“思考”。要有進取不停步的精神,從官兵的呼聲關切中反思自我、反思決策,不避矛盾、不躲問題,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態(tài)度對待成績、分析原因、研究對策、解決問題。
做事而不是做官,是領導干部基本黨性要求和道德操守。有“做事”的心態(tài),才有想事的自覺、干事的主動,才能從內心積極促進調查研究落到實處,產生實效。切實加強研究。把關注點放在問題的解決上,對發(fā)現的問題帶頭開展研究,組織力量尋找方法,竭盡全力研究對策。注意尊重官兵的首創(chuàng)精神,把握解決問題的現實條件,讓調研的判斷切合形勢,使解決的辦法實際有效。及時抓好落實。根據現實條件,第一時間把調研成果納入決策,推動工作,反饋基層。對落實情況要親自過問,經常檢查,保證落到實處、解決問題,不使官兵等盼失望。注重宣傳發(fā)動。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在傾聽呼聲的同時,注意廣泛的宣傳與深入的動員,有效激發(fā)官兵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切實提高官兵覺悟,凝聚官兵的智慧和力量,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形成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生態(tài)。
【作者系92858部隊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