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駐滬記者
于我,北京有些地方仍有記憶。也頗值留念。金臺路,便是一處。
地鐵開通前,華茂也還在修建,漫步在滾滾沙塵中,曾多次目睹太陽往團結(jié)湖公園那頭落下,尤其在寒冷的冬日,不暖的太陽更添些紅色,染滿周邊高高低低、新新舊舊各色樓群,透露些蒼涼之感。
直到地鐵開通,這個站被稱做“金臺夕照”,方恍然大悟,此地應大有來頭,如今抑或也虎臥龍藏。寫此文時,匆忙百度了下,發(fā)現(xiàn):金臺夕照,又稱道陵夕照,曾為古都北京最早的集中皇陵群。又云:相傳歷史上此地曾有“黃金臺”,為燕昭王所筑,目的是“置千金于上以延天下士”。
惡補之后,難免咂舌。原來,初入周刊受季、楊二總招納,每日上下班經(jīng)過之地竟是如此個場所。
屈指算來,到周刊已有6年。因周刊彼時尚在海外版樓上,便就近在金臺路租住。初,步行10分鐘到辦公室然后上樓開電腦泡茶抽煙,大致可在9點10分正式開工。后,楊總說須9點到位,于是便搬至海外版對面院中,下樓到辦公室節(jié)約5分鐘有余。
雖然工作緊迫,但如果為了吃點好吃的串或者火鍋,則會經(jīng)常步行至紅領巾橋或者呼家樓、團結(jié)湖等地,如果再喝點酒,就會發(fā)現(xiàn)不光是金臺夕照,金臺黎明、金臺正午、金臺星夜也俱是極佳的美景。
春天,租住金臺路的院子里椿樹發(fā)芽,有一對老人便會拿著竹竿打來吃,在上下班的路上我看見過幾回。這些年在上海,倒時常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