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為體育課具有即時的評價功能,導致有些學生不喜歡體育課。所以,作為體育老師,應該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還應該多關心他們,讓這些孩子漸漸喜歡上運動,更重要的是對他們要有耐心,不要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要循序漸進。只有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才能讓他們愛上體育課。
關鍵詞:特殊學生 小學體育課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6(b)-0182-01
現(xiàn)在的學生,由于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個人的飲食等原因,小胖墩,竹竿體形的“特殊”學生越來越多,而這些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喜歡運動,也不喜歡上體育課。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因為體育課具有即時的評價。一個動作做得好壞,一個動作有沒有學會、學得怎么樣,直接可以展現(xiàn)在全體同學面前。而這些特殊學生由于自身體形的原因,在完成動作時常常能引來其他學生的陣陣“笑聲”。長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使他們失去了上體育課的信心;二是在集體項目中,往往要通過學生間相互配合來完成,而所謂的這些特殊生的表現(xiàn)往往達不到同伴的要求。因此不論在平時的練習,還是在比賽中,這些特殊生在這種技能的配合體育比賽中容易受到冷落和排斥,久而久之,他們就喪失了進取的信心和勇氣,讓他們覺得在上體育課時自己可有可無的想法;三是體育運動技能的優(yōu)劣與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有密切關系,而這些學生因為身材的特殊時不時的會產生一些尷尬。如讓胖學生示范技巧動作,讓矮學生示范跳起摸高等,這都會有意無意地造成對學生的心理傷害,直接影響到學生參加此項運動的興趣,使這些學生逐漸討厭體育課、懼怕體育課,最后發(fā)展到逃避體育課。這與所實施的體育新課程標準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在教學中怎樣對待這些“特殊”學生,讓他們重新喜歡上體育課,從而更好的提高體育課的學習效率,應從信心、關心、愛心、耐心這四個方面入手。
1 給予學生十足的信心
第一,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應該及時給以肯定和恰當?shù)谋頁P,使他們及時了解自己鍛煉的結果和進步的情況,認識到自己也有長處和優(yōu)點,從而產生趕上先進的勇氣,增強信心,喚起獲得成功的愿望。第二,發(fā)揮他們某一方面的特長,善于抓住轉化的時機,及時進行鼓勵,讓學生時刻牢記“天生我才必有用”;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胖學生示范投擲動作,讓矮學生示范前后滾翻等技巧動作,讓瘦高個學生示范跳高動作。并且要在表揚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要求,在達到要求的基礎上再進行表揚,如此循環(huán)往復使其不斷地進步。第三,在學習同一技術動作時,對這些“特殊”學生適當降低難度,減輕重量或放慢速度要求,使他們感到課有所練,練有所獲。如:在六年級練習50 m×8往返跑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分了三個檔次:第一檔次為:男生1分43秒、女生1分48秒;第二檔次為:男生1分47秒、女生1分52秒;第三檔次為:男生1分50秒、女生1分55秒。通過摸底第三檔次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身材特殊的學生,有了相似的競爭目標,這些學生的潛能同樣能激發(fā)起來。
2 給予學生足夠的關心
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承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和對立情緒。針對他們不同的身體素質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其端正學習態(tài)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擾,提高自覺練習的積極性。對有自卑心理的學生,要多鼓勵表揚,從肯定成績入手,引導其克服困難。讓這些“特殊”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與幫助,從而能激發(fā)起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體驗運動樂趣,并能更好地融合進課堂中來。
3 給予學生永恒的愛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這些“特殊生”的轉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實現(xiàn)的,因此在教學中要用愛心換取他們的真心,要“蹲”下來“看”學生。討論辯論問題時讓師生共同參與,必要時多注意傾聽他們的發(fā)言,讓他們覺得師生間是相互平等的,是可以和睦相處的,切記不能翻舊帳,更不能用刺激性的語言刺傷他們的自尊心,讓學生避免認為自己已經無可救藥而自暴自棄。
4 給予學生持久的耐心
第一這些“特殊”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時往往付出了極大努力而收效甚微,甚至還是錯誤不斷:有的是由于技術概念不清楚、有的是由于身體素質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等等,其中有相當多的學生是由于心理緊張的原因所造成的。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癥結之所在后,在學生做動作時教師要表現(xiàn)出足夠的耐心和充分的信任,給學生以充足的準備和考慮的時間。此時教師萬萬不可催促:像“你快點好不好、你怎么這么磨磨蹭蹭呀”等語言決不能出現(xiàn),否則就會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結果。第二要鼓勵和引導其他學生對他們要尊重,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使他們能回歸到體育的大家庭。如:某同學在做蹲鋸式跳遠時,這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小菜一碟,但對肥胖的學生來說可能就是一種挑戰(zhàn)了。由于這些學生體重大、協(xié)調性差,致使本該單腳起跳的動作變形為雙腳起跳,重心掌握又不好,前傾過度,以至于整個身體和嘴巴都和沙子來了個“親密接觸”,整個班級都被“笑聲”籠罩了,再看這位同學滿臉通紅,一副窘相。此時應做的是把這位同學扶到隊伍前,表揚了他認真學習,努力超越自我的態(tài)度,接著問大家:“假如你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你最希望別人怎么做?”有的說:“希望得到別人的安慰”,有的說:“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那你又是如何對待別人的呢?”大家都低下了頭。 “剛才這位同學除了有幾個方面有問題外,其余的做得都非常好,我們歡迎不歡迎這位同學再做一次,相信他能做好的,你們相信嗎?”“相信”,伴著掌聲,伴著肯定的眼神,那位同學開始了第二次的動作,第二次的動作雖然也不是很好,但從他臉上的微笑可以感受到他的內心充滿著自信。
總之,只要本著求實、求細、求活的原則,積極培養(yǎng)“特殊”學生的自信心,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相信體育課同樣也能成為這些“特殊”學生的摯愛。
參考文獻
[1]宋恒文,邵長文.情感教學 雨后陽光[J].體育教學,2009(6):71.
[2]劉海波.讓“病弱”學生“動”起來[J]中國學校體育,2012(S2):92.
[3]劉基東.中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和對策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0(S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