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終身教育的需要。本文從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來闡述如何提高高中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 語文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 策略
怎樣引導高中生進行自主學習?筆者認為,可以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讓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結論,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重視預習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效預習關乎課堂教學的效果與成敗。所以,教師應該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設計新的方案,因勢利導,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高中語文課文的特點是長(文字多)、深(內容深)、美(意境美),充分的預習與認真的品讀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捷徑。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完全可以做到課前疏通字詞、讀順課文,課后理清思路、做好總結。
1.通讀課文,把握脈絡
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是讀。通讀課文,特別是有聲朗讀,可以對課文內容形成一個大概的認識,同時還可以糾正自己的發(fā)音并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理解了文章大意后,學生還可以嘗試概括每個自然段的大意,提煉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2.攻克字、詞、句難關
在預習時,學生首先要把課本中自己不認識的字、無法理解的詞及句子標記出來,通過查詢工具書等方式攻克字詞難關。如果有些地方沒辦法解決,那么這部分內容就是學生在上課時應重點聽講的內容。這樣,學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聽講,這也是預習最重要的價值。
3.引入背景教學,激發(fā)寫作欲望
高中語文講究作品的背景教學,因為了解作者寫文章時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使學生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境;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了解作者傳奇的人生經歷,使學生產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
如《囚綠記》寫于1938年,當時正是異族侵凌,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的時候。作者陸蠡因困居“孤島”上海,懷念起一年前住在北平公寓的生活,于是借公寓窗外的一株常春藤,抒發(fā)自己熱愛自由、向往光明、仇恨敵寇的感情。學生只有知道了作者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體會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光明的追求;只有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才能更好地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當中。
二、立足課堂教學,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標準倡導在教學中教師也是學習者,是學習過程的參與者之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平等地看待學生,就某一問題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對學生循循善誘,講道理、明是非。教師要允許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對于不完全符合教學設計的想法和做法,教師不要輕易否定,而應該敏銳地抓住學生思考中合理的成分,進一步引導他們深入討論。發(fā)揚教學民主精神,允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