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懷才不遇”好像成了很多年輕人的一種通病,而其普遍癥狀是,牢騷滿腹,喜歡批評他人,經(jīng)常會顯出一副抑郁不得志的樣子,和這樣的人相處,不僅不會落好,甚至還會遭到他的無端批評。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懷才不遇”往往不是他人造成的,如果你遇到了,可能是因為你本來就無才可言!
無可否認,社會中的確存在懷才不遇的情況,由于客觀環(huán)境無法與之預期相適應,“虎落平陽”的情況也是在所難免的,但很多時候出于生活的壓力,這些懷才者也不得不委屈自己,生活得十分痛苦。
但現(xiàn)實中這樣的情況畢竟是少數(shù),萬不能以偏概全。盡管會出現(xiàn)千里馬無緣遇伯樂的時候,若你真的是一匹千里馬,即使錯過第一次,只要你能夠堅持,就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如果一次打擊就立刻滋生“懷才不遇”的哀怨心態(tài),那可能就永遠呆在孤獨的角落里難以自拔。有的人確實有才,但如果過于驕傲與偏激,不尊重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在當今復雜的社會中,他們的才氣反而會促使他們被打入人生的“冷宮”。至于上司,因為下屬才干本就會威脅到他的生存,再加上下屬不適度收斂自己,生怕別人不知道,胡亂批評,亂說一氣,那上司怎會不打壓呢?在人性的叢林中,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大都是這么一回事!最后的結(jié)局就是,你慢慢變成了一位“懷才不遇”者。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農(nóng)夫家里養(yǎng)了一匹千里馬和一頭普通的騾子,自小就由農(nóng)夫養(yǎng)大。當然在動物界來說,二者的地位之懸殊也是顯而易見的,千里馬可謂是“高富帥”,騾子自然是“矮窮矬”,受到的待遇也是天差地別。千里馬從小就養(yǎng)尊處優(yōu),吃好的住好的,還經(jīng)常有主人的“噓寒問暖”,生怕它得??;騾子就不一樣了,吃的基本上是粗茶淡飯,住的也是“膠囊公寓”,能有容身之地就不錯了,而且從小就被農(nóng)夫使喚做各種臟活累活。偶爾讓千里馬馱點貨物它也是態(tài)度散漫,心里還經(jīng)常抱怨:“整天盡做這些低級別的事,我才不放在眼里呢,要干就要干大事,那樣才能讓我真正地一顯身手?!睓C會終于來了,農(nóng)夫要將糧食運往很遠的地方去賣,還要翻山越嶺。這回仍然是騾子負責馱大部分貨物,千里馬則負責馱主人和少量的貨物。路程還不到三分之一,千里馬就累得直喘氣,眼神一直在央求農(nóng)夫停下休息,而農(nóng)夫則完全沒有休息的意思,因為勤勤懇懇的騾子仍在穩(wěn)當?shù)馗诤竺?。不大一會兒,千里馬終于堅持不住,突然跪倒在地,將主人摔出老遠,貨物也全散了。農(nóng)夫十分生氣,畢竟他對自己的千里馬可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想不到半路就倒下了。千里馬萬萬沒想到農(nóng)夫的皮鞭有一天會落到自己的頭上,眼里滿是淚水。后來主人將大部分貨物放到千里馬背上,讓騾子馱自己繼續(xù)前行。千里馬哪能堅持得了,還沒到目的地,就活活給累死了,“有才”的“高富帥”就這樣被拋棄了,真是可悲可嘆。
那么對于生活中有才能的人,同樣也是這個道理。“有才”需要平臺,但是任何平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點點累積起來的,不然最終的命運往往就會落得像寓言中的千里馬一樣,終究會被遺棄的。
想要遇到自己人生當中的伯樂,自己具備才能是首要條件,但是在具備才能的前提下,我們更需要學會做人,學會謙虛與包容,學會尊重他人,正如寓言中的千里馬,跑得快是它的專長和能力,但對于騾子來說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它的能力與品質(zhì),只有在適當?shù)牡胤嚼煤脵C會發(fā)揮好自身的專長,才能將自己的才能發(fā)揮到最大化。
在工作和生活中,你也可能是一個“懷才者”,但更多的時候并不是要去抱怨社會沒給你機會平臺,而是要去反省自己,善于學習別的“懷才者”的長處,讓自己變得更加全面,相信終有一天你會遇到自己的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