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走路、說話一樣,獨立進餐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而且,它是一種綜合技能,寶寶需要同時具備手眼協(xié)調能力、手部精細動作能力、對食物的認識與好奇心,以及自我服務的獨立意識。這當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同時也是寶寶逐漸獲得信心、養(yǎng)成健康飲食習慣的過程。
自己吃飯
好習慣建立方案
家長要怎樣幫助寶寶養(yǎng)成獨立進餐的習慣呢?
要做的事情
鼓勵并支持寶寶嘗試自己吃飯,對他的每一點進步給予熱烈的贊賞,給他信心。
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進餐氛圍,把吃飯當作一項有趣的活動。
一開始,讓寶寶練習用手取食物進餐,感受自己拿東西吃的成就感,并練習手指的配合。
根據(jù)寶寶的發(fā)展水平,在1歲左右就可以把勺子交給寶寶,給他練習的機會。
為寶寶提供適合的食物,方便他練習取用,比如切好的水果等較軟的塊狀食物。
為寶寶提供豐富的食物,調動他的進餐興趣。
4歲以后,可以讓寶寶開始練習使用筷子,這是一項復雜的技能,要對寶寶有耐心。
在寶寶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給出具體、正確的示范。
自己吃飯
壞習慣糾正方案
不要做的事情
沒有耐心,包辦喂飯
寶寶開始練習時,協(xié)調力比較差,會弄得手、臉、衣服到處都是飯,甚至摔碎碗盤。有的家長會覺得清理很麻煩,不如自己喂給寶寶吃,這樣做其實剝奪了寶寶發(fā)展新技能的機會。
強迫寶寶吃飯
有的家長很怕寶寶吃少了,所以追著喂飯。其實,這樣反而容易破壞寶寶的胃口,更不利于養(yǎng)成好的進餐習慣。寶寶吃多吃少,是由他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決定的,要給寶寶充分的自主與信任。
期望太高
寶寶的學習是需要時間的,家長不能期望剛給他勺子,他就能自己吃飯;剛給他筷子,他就能自己夾東西。當寶寶達不到這樣的期望時,即使家長沒有批評斥責,寶寶也能從成人的表情、動作等感受到家長的態(tài)度,進而受到打擊,影響學習的積極性。
寶寶不愿意自己吃飯怎么辦?
寶寶天生就好奇心旺盛,對于各種技能都有探索與嘗試的愿望,如果他不愿意自己吃飯,也許您可以先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比如沒有耐心、強迫喂飯等等。把這些排除之后,您可以從寶寶感興趣的食物入手,鼓勵他自己取用,在寶寶踏出第一步以后,要熱烈地鼓勵寶寶,讓他感受自己用餐的成就感。讓寶寶嘗試時,注意不要超出他的能力范圍,比如在寶寶還不會拿勺子時,就讓他用勺子自己吃飯。另外,還可以用一些榜樣故事、動畫片給寶寶示范??傊?,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傳遞給寶寶,讓寶寶感受到自己吃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鼓勵并欣賞寶寶的每一個點滴進步,給他自由的學習空間,讓他愉快而自然地學會自己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