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之后,形式主義處于“置頂”狀態(tài)。中央政治局的“八項規(guī)定”中,第一項就是“切忌搞形式主義”。新近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就是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隨人隨事、隨時隨地都可見形式主義
形式這個詞并無貶義。然而形式加上主義,詞義就不同了。所謂主義,就是把某種價值置于中心地位。形式主義就是只重形式不重內容,或者說是為了形式而忽視內容。形式主義在政治上是負面的東西。
過去在談到形式主義時,總聽到這樣的話語,即一段時間以來,形式主義的不正之風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中滋長起來。這里用了很多的限定詞,時間是“一段時期”,地域是“一些地方”,領域是“一些部門”,程度是“有所滋長”。這么多限定詞疊加在一起,似乎形式主義范圍不那么廣、程度不那么深。但實際上,形式主義在當下中國官場有泛濫之勢,如果用句通俗的話來形容,那就是隨人隨事、隨時隨地都可見形式主義。
從人上看,上中下各層次都有形式主義。上層前呼后擁,中層迎來送往,基層轟轟烈烈。中下層的人數(shù)多,形式主義更容易直接被看到。但不要忘記,他們的形式主義很大程度上是給上級看的。中上層的形式主義,更有傳染效應。從事上看,形式主義最容易出現(xiàn)在宣傳文化等工作上,因為這些工作比較“虛”,成效不容易度量,而最容易去造勢。當然,形式主義在各個方面都有,經(jīng)濟工作和社會工作也有很多的形式主義。從地域上看,各地都有形式主義。黨政機關有,企事業(yè)單位有。各地方、各單位的形式主義五顏六色,各有特色。從時間上看,尤其是一年之中的一些關鍵節(jié)點,各式各樣的形式主義活動多如牛毛。每逢節(jié)假日,都是形式主義的多發(fā)日。如此說來,形式主義s3sx52vxcczhuH2Ny9AUqubmXviV09zW6uSi0HkwLWI=無處不在、無事不在、無時不在、無人不在、無孔不入。
形式主義就是浸透著“假”和“虛”
形式主義勞民傷財。搞形式主義,不單是說幾句空話的事情,而是耗費著大量的人財物力。形式主義不是獨角戲,也不是二人轉,往往是會議活動要人山人海,參觀視察要前呼后擁。形式主義好大喜功,講究大工程、大場面、大手筆,不看是多大地方,不論需要不需要,實用不實用,一建就是大廣場、大馬路、大劇院、大高樓,結果是大而無當,鋪張浪費。形式主義的基本取向,就是領導喜歡什么就搞什么,什么轟動效應大就干什么。而在實際生活中,事關民生的往往是那些衣食住行、柴米油鹽之類的小事、雜事、日常事,都不入大搞排場者的法眼。形式主義的活動多了,事關民生的實務就少了,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
形式主義耽誤工作。形式主義重形式、輕內容,甚至是有形式、無內容。表面文章做多了、做足了,實際工作就可能被忽視。形式主義走過場、擺架子,用不做或只做一部分面上的工作,來掩蓋或代替全部工作。用突擊性、臨時性的工作,來代替日常的、繁瑣的工作。一些領導干部為了應付沒完沒了的形式,天天就像趕集一樣,一場接著一場。疲于奔命就不可能真正潛下心來,及時、系統(tǒng)而深入地去調查研究,去解決改革和建設中所遇到的急事、難事和大事。
形式主義敗壞風氣。中國黨風、政風最基本的要求是實事求是,依鄧小平的話,“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就是實事求是”。形式主義就是浸透著“假”和“虛”。有的地方馬路邊大刷標語,搞些景觀吸引眼球,取悅走馬觀花的視察官員,而背后卻是基礎設施落后,社會環(huán)境惡劣。有些官員在節(jié)日的聚光燈下,扮成訪貧問苦、躬身親民的摸樣,平日里卻高高在上、貪圖享受,不問群眾冷暖。更有甚者,有的官員在大會報告中高調反腐,信誓旦旦清正廉潔,背地里卻是奢華糜爛、貪污腐敗。這些都是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弄虛作假,乃至人格分裂,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人民群眾對此極為反感。
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搞形式主義能牟取利益
形式主義有思想認識根源,有歷史文化根源,這些都是毫無疑義的。在認識上,形式主義顛倒了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形式重于內容,是唯心主義的東西。在文化上,中國有好面子的傳統(tǒng),為充胖子而打腫臉也在所不惜。不過,這些不是主要的。
形式主義之所以受到這么多人的青睞,之所以屢禁不止,最根本的還是利益問題。為什么要重形式、做表面文章?從邏輯上,一是屬于內容不夠形式湊。實質性的工作沒做好,只能用表面的形式來裝扮和掩飾。遇到問題,提不出清晰完整的工作思路,拿不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只好繞開矛盾和問題,避重就輕在形式上做文章。二是借助形式牟取更多的利益。用形式主義,贏得賞識以鞏固提升權力,獲得首肯而獲得更多的資源。官場中的形式主義形形色色,但究其本質無非是為名、為權、為利。而為名和為權,最終還是指向為利。正如商人無利不起早,官員無利不搞形式主義。
問題的關鍵是為什么搞形式主義能牟取利益。
第一,根子在上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在中國權力集中的體制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主動的形式主義,為了上級的喜好,下面主動去迎合,想領導之所想,做領導之所好。也有被動的形式主義,上級好大喜功,提出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搞名目繁多的達標評比活動,下面只好以形式主義來糊弄。有多少檢查,就有多少應付檢查的招數(shù)。有多少評比,就有多少操縱評比的辦法。江澤民曾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與某些上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有直接關系。正像有些黨員和群眾所說的那樣,上級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催生了下級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下級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則是用來糊弄上級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
第二,要害在機制。中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體制。官員本質上是上面任命和決定的,資源也是上面掌握和分配的。因此,每一個層級的官員要升遷,都要緊盯著上面,投其所好。每一個層級要獲得更多的資源,都要迎合上面的條條杠杠。而上級部門和領導,或是工作繁忙,很少有機會了解下面的情況。他們對下面的了解,首先是形式,甚至于僅僅止于形式,對內容無力或無心去深究。是不是形式主義,其實基層最清楚,百姓最清楚,但他們在權力和利益方面,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定權。向上負責的機制,是產生形式主義的要害。
對于形式主義這種常見病,治標和治本要雙管齊下
我們黨一直反對形式主義。然而,形式主義不僅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對于形式主義這種常見病,治標和治本要雙管齊下。
治標的方面,就是日常對反對形式主義工作常抓不懈。反對形式主義,關鍵在領導,上級要為下級作出表率。搞形式主義,擺花架子的人自然有責任,但關鍵還是有人看、有人欣賞,甚至搞這套東西的人還得到提拔。如果沒有人看,如果搞這套東西的人不但得不到重用還要受到嚴肅處理,他就不愿意去搞,也不敢去搞。這次中央的八項規(guī)定,帶了個好頭,希望能長期堅持下去。
治本的方面,就是要對形式主義的根子下猛藥??偨Y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治理形式主義不能僅僅就作風去論作風,而要著眼于根深蒂固的利益機制問題。要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有意識地調整權力過分集中、資源過分集中的體制。改變干部體制上向上負責的導向,而向基層負責,向人民負責,讓人們去評判,讓人民去監(jiān)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武漢考察時說,“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聯(lián)系群眾,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來了”。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張瀟爽 美編/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