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葉嘉瑩:一個人的閣樓

2013-12-29 00:00:00王英
讀書 2013年5期

葉嘉瑩先生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了很多年的中國古典文學。她的很多學生,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但是現(xiàn)在葉先生也已經(jīng)是八十四五歲的老人,已退休很多年了。二零零八年的初夏,我和幾位朋友慕名去拜訪她,幾個學習中文和新聞的朋友還籌劃著為葉先生拍攝日常生活的短片。葉先生退休之后,只在UBC的亞洲圖書館里,保留了一個很小的工作室,基本上每天還來圖書館上班。亞洲圖書館是圓頂?shù)哪举|(zhì)建筑,遠遠看上去像是一個木質(zhì)的小劇院,典雅秀美,但是里面的空間并不大,擺滿了中文、日文、韓文等亞洲各國文字的書籍。圖書館的二層開辟出一小塊地方,隔成教師的工作室,葉先生工作的地方就在這小小的閣樓之上。一個夏天的正午,我們?nèi)グ菰L了這個小小的工作室,這個掩藏在加拿大參天古木之中的小小閣樓。身處其間的葉先生就像是在小閣樓上專注而單純地做著自己喜愛的游戲的孩子。

葉先生的工作室空間是令人驚嘆的小,整個小屋還不足十平方米,屋里沒有什么陳設(shè),只有一個小書桌、一把椅子和一個書架。坐在桌前,伸手便可以觸到兩邊的墻壁。四周的墻壁上都粘貼著她的備忘、讀書筆記,還有新近列出的無數(shù)參考文獻。她總是很仔細地寫下著作者、書籍的名稱、出版的地點和時間。她的文章全部是手寫,用豎排的方格子本子,她還是習慣從右向左,寫繁體的中文,字跡工整而娟秀。拿起她的手稿來閱讀,幾乎很難看到涂改的地方,她說她下筆很謹慎,總是深思熟慮很久,才會寫下來。她一般喜歡從家里開車到這里讀書寫作,因為在圖書館工作也很方便,可以隨時去找自己需要的書。亞洲圖書館照例是下午十七點下班,她會從早晨開始,在這里一直工作到傍晚,等工作人員都走了之后,她甚至還會留在這里繼續(xù)閱讀。很難想象,那樣精雕細琢的文字,那樣蕩氣回腸的古典詩文的賞析,很多都是在這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完成的;也很難想象,一位八十五歲高齡的老人,會在這里,每天孤獨地工作七八個小時,沒有任何娛樂,也不借助任何電子設(shè)備,一個人,把文字靜靜地寫在豎排的方格紙上。

她的午餐是自己前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早上帶到學校里的。一個橙子,用清水煮過的西蘭花和紅蘿卜,一小塊面包。她喜歡西蘭花和蘿卜的顏色,紅色和綠色,搭配起來,很鮮艷,看著就有胃口,但是要吃熟的。她說自己的食物幾十年如一日,很少在外面吃,幾十年中吃得一直都很簡單。她開著一輛很有年頭的舊汽車,二十年來也沒有換過,但開起來還是很舒服,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當。我看她八十華誕慶?;顒拥恼掌?,旁邊是陳省身和楊振寧。加拿大皇家學院頒發(fā)給她終身成就的獎?wù)?。但是日常里,她還是個簡樸的老人,安詳、穩(wěn)定,簡單得就像溫哥華古老的樹木和海洋一樣,從不曾改變。

她似乎是從少年時就開始承擔不屬于自己年齡的沉重和負擔。讀中學的時候恰好趕上“七七事變”,父親是國民黨軍官,在大后方,北平就只剩下母親和年幼的弟弟。那個時候,自己是家中的長女,母親多病,她不僅要照顧母親,自己讀書上學,還要兼起家長的責任,教導和照顧弟弟。每天煮飯、縫衣,整個中學都沒有添置過一件新衣服,僅有的布也是給小弟弟縫成了新衣。但正是在那些戰(zhàn)亂的年代,在那樣貧瘠的物質(zhì)生活中,她開啟了對古典詩歌的追尋之門。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好的啟蒙導師和善良的朋友們,顧隨先生的啟發(fā)和循循善誘,對她才華發(fā)現(xiàn)之后的精心呵護培育,同學之間真誠的友誼和詩詞唱和,這一切就像春風化雨一樣,帶給她生命的安慰和希望。她的天賦就像深埋在土地的種子,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和溫度,哪怕只有那么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養(yǎng)分,也堅強地萌生,不可思議地發(fā)芽和成長起來。

然而現(xiàn)實的殘酷,政治的動蕩不安給她帶來的傷害并沒有就此結(jié)束。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期,由于內(nèi)戰(zhàn)的緣故,她和丈夫移居臺灣,正好趕上臺灣的白色恐怖。丈夫被國民黨拘捕,一直監(jiān)禁在獄中,她帶著不到一歲的孩子四處奔走,流離失所,甚至自己也被逮捕審問。她沒有家,甚至沒有住的地方,輾轉(zhuǎn)于親戚朋友之間,勉強維持生計。那一段無家無業(yè)的日子持續(xù)了三四年。后來她為了躲避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政治迫害,不得不舉家移民到北美。而剛到北美,更是舉目無親,語言不通,還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女兒需要養(yǎng)育,有八十多歲老父親需要供養(yǎng),丈夫多病不能工作。全家的日用支出全部靠她一個人,她不得不硬著頭皮四處去找工作。剛剛接受邀請講授中國古典詩詞的她,甚至都不會英語,面對北美的學生,她必須學會用英文講課。這樣,已經(jīng)人到中年的她,不得不每個白天努力操持家務(wù),盡一個主婦所能做的一切維持家庭成員的生活,照顧每一個人。只有在晚上夜深人靜,家人都熟睡的時候,才找到空閑努力補習自己的英文課程,沒有老師,一切只能靠自己,每天要查英語單詞到凌晨兩三點鐘。她說那一段日子很辛苦,但是咬緊牙關(guān)自己扛過來,在最苦的時候不能抱怨,要努力堅持下去。四十多歲的她,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之后,英文已經(jīng)可以流利地講述中國文學,并且在閱讀西方文論的時候,她逐漸發(fā)現(xiàn)了把西方理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學解釋結(jié)合起來的方法。發(fā)現(xiàn)西方理論可以開啟一個新的思路和角度來解釋中國詩詞,這樣,她就在詩詞研究的道路上為自己樹立了新的里程碑。而這些發(fā)現(xiàn)和研究上的突破,正是得益于她那無數(shù)多個不眠的夜晚,無數(shù)次燈光下獨自一人查英語單詞的辛勤。終身成就獎?wù)碌臉s耀背后,是一個平凡的女人怎樣的付出。

苦難并沒有就這樣離開她,好像她的一生注定與磨難相伴,上天似乎總是要盡其所能地來考驗這樣一個女子。她總算辛苦地等到兩個女兒都大學畢業(yè)成家,可是大女兒剛剛結(jié)婚不久,就和丈夫在一次出行中遭遇車禍,雙雙罹難。這次打擊對她來說是更致命的,人到老年卻遭受喪女之痛,命運之神似乎準備好了所有的手段要摧毀她似的。葉嘉瑩只有強忍悲痛地處理他們的喪事,只有把自己關(guān)在屋子里,避免和所有人往來,幾十天一個人待著,努力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她所有的安慰都來自詩歌,也只能尋求詩歌來排遣這山一樣巨大的悲痛和打擊。這種痛苦持續(xù)了幾年的時間,直到中國的改革開放,成為她生命轉(zhuǎn)變的真正契機。她回到了中國大陸,回到了離別幾十年的故鄉(xiāng),是對祖國和詩歌的愛,讓她重新找到了自己。是故鄉(xiāng)和親人們的支持和慰藉,讓她重新站在講臺上,延續(xù)她的詩歌夢想。

這樣風雨飄搖的人生,顛沛流離的生活,她那樣一個柔弱的女子,竟然可以堅持,竟然一路闖了過來。是的,換了是別人,也許對人世已經(jīng)放棄,也許在重重的苦難消磨中而麻木。但是她沒有,也許是內(nèi)心世界的堅強,也許是多年從古典文學學習研究中所受到的感召,她要把自己人生當成實踐偉大精神的一場旅程。詩對她而言,是承受所有這些磨難的一種力量之源,是支持她走過憂患和痛苦的精神支撐。她說自己從未想過要成家成名,從未想過什么學術(shù)事業(yè)的宏大理想,只是普通的詩歌愛好者,她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源于幼年時期的熱愛,只不過是個純真地追逐自己夢境的孩子。是的,她是女子,盡管重重苦難,依然保持著最初的夢幻般的單純,她的柔弱反而成了自己最好的保護,功名利祿世界的追逐是男人的事情,她只聽從自己的心。而最終是這熱愛,給她人生注入了無限的勇氣,能夠面臨所有的打擊,能夠在晦暗的、凄風苦雨的人世中保持著對世界的愛。

面對苦難,要么選擇屈服,要么從小我解脫出來,把精神投向更為高遠的天空。或許,也只有在經(jīng)歷所有這些不可測的苦難之后,葉嘉瑩才更能領(lǐng)略到一種高遠的境界。下面這首《踏莎行》,可以看作她詩以言志的心聲:

一世多艱,寸心如冰,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燒馀,渺姑初識真仙子。

谷內(nèi)青松,蒼然若此。歷盡冰霜偏未死。一朝鯤化欲鵬飛,天風吹動狂波起。

她已經(jīng)退休多年,在學校里是不上課的。但是她在溫哥華的華人社區(qū)里面,依舊在講詞,每個暑假都會講一個假期,基本上是免費的志愿者,不收報酬,自己開車來,自己開車回家。她帶我們幾個朋友去聽的課程是清詞。她是要站著講兩個小時。講臺上,她一襲淡青色的紗衣,精神矍鑠,簡直無法和八十多歲的高齡聯(lián)系起來。她依然習慣一邊講課,一邊寫字,不過是用簽字筆寫在老式的幻燈片上,然后打到大屏幕上給大家看。她非常愿意吟誦詩詞,拖著長長的唱音的腔調(diào)。她能夠把握好每個漢字的古音,這樣一來,整首詞讀起來非常流暢,平仄和諧,韻味十足,依稀讓人覺得回到了三十年代的北平,面對的是舊時代的書齋,舊時代的老先生。她在得意處會微微地搖頭微笑:“子當為我擊筑,我為子高歌。幾人塵外相視,一笑醉顏酡……”我想這是她極愛的句子,因為每逢讀到這里,她的聲音總會略帶著幾分激揚。相視一笑,莫逆于心,這樣的情懷與情景,人生又能有幾回?

她的記憶力奇好。任何一首詞,甚至每個字里的典故,她都能講出長長的一串。從楚辭、詩經(jīng),唐詩宋詞,一直講到清。簡單的字中,竟然蘊含了那樣美妙動人的意蘊。看似平白、淺近、直白,然而卻深深滲透著生命的感覺和日常的精魂。那是中國人血液和靈魂中的東西。她稱中國古典文字中蘊含的這一切為“文化的符碼”。文化,聽上去玄虛奧妙的東西,并不遙遠,就在我們簪花對鏡之中,就隱沒在日常的歡愛和憂傷的瞬間。

記得有一次聊天,她說道,為什么我這么老了,我還要講?我已經(jīng)八十多歲,為什么不安閑下來,好好享享清福?你們知道嗎,現(xiàn)在年輕的中國人,越來越?jīng)]有對中國文化的感受,那樣美好微妙的感情,那樣曲折難言的情緒,大家都沒有感覺了。這么美的東西,你看,這么美的東西,怎么就能這樣白白地消失了呢?我現(xiàn)在是能做多少做多少的。

我想我有些許明白葉先生心中的感觸,這是個逐漸商業(yè)化和市場化的世界,在溫哥華,其實也已經(jīng)沒有多少人關(guān)心中國詩詞,也沒有多少人關(guān)心中國詩詞中流淌著的古老心靈的音符。社區(qū)里來聽講的年輕人很少,大都是一些退了休的老人家,半是學習,半是消遣地來聽講。葉先生也會調(diào)侃說,你看,大家當然都忙著賺錢,怎么會有時間來聽這些不會帶來實際經(jīng)濟效益的詩詞。也許再過一百年,或許幾十年,中國詩詞就已經(jīng)是列入文物保護的名單,而不會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了呢。然而調(diào)侃歸調(diào)侃,八十五歲的老人,每次上課站著講兩個小時,寫了滿滿的板書,我沒有見她坐下過,她的講臺上有椅子,但是講課她從來不坐。滿腹文章、錦繡才華、詩酒之交,通過學詩來感觸生命內(nèi)在流淌的節(jié)奏,通過學詩來充實精神世界無比的華美,她所追求的唯有這晶瑩剔透的華美精神世界。這或許是葉嘉瑩在商業(yè)年代所堅守的生存準則。她時時刻刻都在守護心靈的家園和港灣,抵抗商業(yè)時代的喧囂對人心的侵擾,不讓無邊的物質(zhì)侵蝕帶走心靈和生命最初的感動。這或許就是她所說的修養(yǎng),她所言的從古典詩詞中找到的生命的感發(fā),這份生命的感發(fā)召喚她去學習,去講述,去傳播,她所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令那些偉大的心靈和情感獲得重生。

她畢竟是滿懷著希望的。她不停息地在努力,盼望著自己留下的任何一點東西,書籍也好,音頻或者視頻的檔案也好,也許未來總有一些有心人,能夠翻閱、觀看,能夠從中獲得哪怕一點點的教益。她或許知道,未來的人們,會和她這一輩的人,隔開非常遙遠的距離,經(jīng)歷他們未曾看到、也無法預(yù)料到的一切。她或許也知道,未來的世界,必將不再是她所熟悉和鐘情寄托的那個精神和心靈的純潔凈土,只是她還是滿懷著憧憬和希望,這些為她所珍惜的東西,將會在后世,同樣被人們珍惜和熱愛。她喜歡如數(shù)家珍地說起自己的學生,滔滔不絕地講述他們每一個人的成績,每個人的努力,每個人的個性特點,逸聞趣事。似乎這些正在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像朝陽一樣,是冉冉升起的明日的希望,給她暮年的生命里,增添了無數(shù)美妙的音符,涂抹了溫和明麗的色彩。當她說起年輕的學生來,那神情真的像是慈愛的祖母一樣,語調(diào)中充滿著對年輕的生命無限愛意,也飽含對未來的一片深沉期待。她講自己才華橫溢的博士生,還說起現(xiàn)在南開最年輕的學生,一個一九八四年生的小孩子,比她小了整整六十歲,同是屬鼠,所以葉先生就一直叫她“小老鼠”。講起“小老鼠”多么認真好學,葉先生的臉就生動起來,手舞足蹈的,非常愉快。對她來說,這個世界的物質(zhì)和利益的追逐終究是有限度的,人們追逐金錢名利,總會有一天再回歸到精神的高地,呼吸純凈的空氣,無論她自己多么渺小,都不會放棄心中所追求的美好之地。她的一首《蝶戀花》詞是這樣寫的:

愛向高樓凝望眼,海闊天遙,一片滄波遠。仿佛神山如可見,孤帆便擬追尋遍。

明月多情來枕畔,九畹滋蘭,難忘芳菲愿。消息故園春意晚,花期日日心頭算。

心中懷著對神山的憧憬和追尋,就算是孤帆,也要遠航?;ㄆ陔m遠,但是理想在心中,誰說沒有那么一天,姹紫嫣紅都開遍。記得傳說中有一種鳥,叫迦陵鳥,是佛教中的神鳥。傳說中它的聲音美妙動聽,婉轉(zhuǎn)如歌,遠遠勝于常鳥;它生于雪山之上,歌聲能穿越三界,感動萬物。聽者常常沉醉其間,不能自已。我問葉先生,她起名為迦陵,是否含有這樣的隱喻。她微微地低頭,好像是沉思。如果八十多年的人生再一次回轉(zhuǎn),如果一切再次回到起點,也許她還是會選擇同樣的生活。她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迦陵鳥,無論怎樣,都不能停止歌唱。就算充滿了辛苦輾轉(zhuǎn),但苦難中有神妙的音樂相伴,那其中的光影迷離的美景,也只有她自己懂得。并且她能把歌聲傳給身邊的人,用盡自己的力量歌唱,令大家也能被這歌聲打動和感發(fā),音樂與傾聽的人相互融匯在一起,那是她所渴望的生生不息流傳的力量。那樣的人生,應(yīng)該無所謂苦與不苦,無論多么艱難,無論歌唱多么疼痛,都是值得的。

在亞洲圖書館,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向她那間小小的工作室,我常??匆娔抢锪林鵁?。有很多次想去敲門,但是都止住了。我寧可在門外,猜測那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現(xiàn)在做什么。猜測她滿頭白發(fā)伏案工作的情景。金岳霖曾經(jīng)說,自己研究哲學,就像是一個人在小閣樓上做游戲。看見葉嘉瑩的小工作室中亮著的那盞燈,我想自己終于懂得。在那個小閣樓中耐得住多年寂寞而冷清生活的游戲,其實對他們而言,是生活中最為嚴肅的事情,因為那是一顆被拋入生活之流的心靈?;蛘?,像葉嘉瑩說的,研究文學并不是一種職業(yè),而是生命的渴求,是出自她心靈的一種本能。

在溫哥華,我總有一種感覺,葉嘉瑩其實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如今這個越來越國際化、全球化的世界里,或許已經(jīng)不會再有這樣的人了。她身上延續(xù)著舊時代的文明和雅致,流淌著遙遠的風韻和生命,她是同另外一種正在流逝的美好文明共同呼吸的人。我們卷入的世界已經(jīng)不同了,不得不面對著日漸喧嘩的地球,和日漸擁擠的人生。鋼筋水泥的都市,炫目的現(xiàn)代生活,會改變?nèi)粘5墓?jié)奏,也改變我們對生命的根本體驗,即使眼前仍有清風朗月,碧玉桃花,也已經(jīng)不復有當初的那份感知和情懷。物是而人非已經(jīng)情何以堪,更何況人與物皆面目全非,即使我們?nèi)耘f能夠在書齋里面,經(jīng)營一個文學的瑰麗城堡,然而生活的周遭一切都在變,又怎由得文化的符碼,還篆刻在人們的心版之上?然而她和我們,所期待的,又會是一個怎樣的未來呢?

攀枝花市| 蛟河市| 昌黎县| 边坝县| 长海县| 营山县| 宁国市| 潞西市| 武威市| 普陀区| 仙桃市| 河南省| 云和县| 明溪县| 珲春市| 济南市| 恩平市| 通许县| 卫辉市| 新民市| 伽师县| 临沭县| 兰州市| 庆元县| 大英县| 义乌市| 康定县| 清原| 衢州市| 寿光市| 崇州市| 大宁县| 湖州市| 淮滨县| 县级市| 榆社县| 连云港市| 新蔡县| 承德市| 广安市| 保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