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要針對初中學生英語閱讀的現狀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英語課程標準》的總體思想,提出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與方法。要對如何實施任務驅動,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傳授閱讀策略,如何訓練學生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等方面進行思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人才培養(yǎng)
閱讀是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渠道。閱讀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集中了語法、詞匯、速度、準確度、思維和背景文化等,是學生擴充詞匯量、豐富語言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學生語言水平的主要標準之一。英語閱讀能力既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非本族語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手段。因此,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通過有效的教學途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成才助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的問題。筆者對所任教班級的學生閱讀情況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下。①你是否喜歡英語閱讀: A.喜歡(30%)、B.不喜歡(47%)、C.一般(23%)。②你是否讀過簡易英語讀物或者英文小說:A.讀過很多(15%)、B.讀過,但很少(68%)、C.一本也沒讀過(17%)。③你最大的閱讀障礙是什么:A.不認識單詞(77%)、B.不懂句子的意思(18)、C.其他(5%)。④你通常怎樣閱讀一篇文章:A.默讀(34%)、B. 邊讀邊查字典(46%)、C. 逐詞出聲朗讀(20%)。⑤你是否了解一些英語閱讀技巧:A.很多(22%)、B.一些(50%)、C.很少(28%)。以上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不濃,英語課外閱讀量偏少,大多數學生認為單詞是閱讀的最大障礙。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逐詞閱讀、邊讀邊查字典等。大多數學生對閱讀策略和技巧比較陌生。
(2)教師教的問題。①過分重視知識點的分析而忽略了語篇的整體理解。部分教師由于升學壓力大,在閱讀教學中方法單一,基本上沿用了老一套的閱讀教學方法,閱讀課成了填鴨式的滿堂灌教學:課堂上重點講解生詞、羅列詞組、字詞搭配,補充詞語辨析,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語法,進行大量的字詞句練習,割裂了整個語篇教學。這影響了學生對整個語篇的感知和理解,致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應有的發(fā)展。②過分重視閱讀的結果而忽略了過程指導。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方式和策略放任自流,片面理解新課程理念,把閱讀課上成了課外閱讀,教學中設計了太多的口頭語言訓練、學生活動。而真正到閱讀教學階段留給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過短,就匆匆讓學生做Answer the questions或Fill in the blanks,然后檢查答案,缺少對學生閱讀過程的關注。造成學生閱讀效率低下,閱讀興趣一天天喪失。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閱讀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一定的指導和監(jiān)控。讀前先進行一些閱讀技巧和策略的指導,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興趣。以上兩種教學方式都降低了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僅要對語篇內容和知識進行傳授,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條件和氛圍。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動力和能力。
二、英語課程標準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階段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能理解段落中個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的中心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預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可能的結局;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題材的讀物;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能利用參考資料、工具書、網絡等不同資源、渠道,推理、提取篩選、重組加工信息,解決各種問題,進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閱讀能力。筆者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種閱讀教學方法與策略。
三、英語課程標準下的閱讀教學策略
(1)實施任務驅動。任務驅動策略可以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學生通過思考、合作、競爭在完成任務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學習潛能。“任務式”教學可增加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的機會和時間,還可以不斷提高學生參與閱讀實踐的深度和效果。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讓學生在運用語言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既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確實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
根據不同的閱讀內容和閱讀目的,設計不同的任務來驅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果。任務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①閱讀判斷正誤。②閱讀猜猜文中某個生詞或者句子的意思。③給文章添加小標題。④閱讀完成單項選擇。⑤閱讀回答出幾個與短文相關的小問題。⑥閱讀完成表格(Information Card)等等。例如:《Go for it 》九年級Unit9 Reading Do you know when the basketball invented,是一篇比較長而難的文章,教師在學生閱讀前先給學生設計一個任務表格(內容如下,表略),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
Information Card
Who invented basketball?
Why James Naismith inveted basketball?
What is the aim of basketball?
When did James Naismith invented basketball?
Where did the basketball play?
學生通過完成這樣的任務,就輕而易舉地明白了籃球發(fā)展歷程。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就感,使原本枯燥乏味的閱讀文章變得簡單易懂。
(2)進行讀法指導。對學生進行全面調查,了解學生對閱讀策略的認知程度,分析學生的閱讀障礙,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明白閱讀策略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行之有效的閱讀策略。①閱讀前,教師先教一些較難的單詞或有礙課文意思的詞組、短語(留一部分生詞讓學生在閱讀中猜),而后介紹一些跟閱讀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然后根據文章標題、插圖或利用簡筆畫等引導學生預測文章的內容。②閱讀中,以細節(jié)閱讀為核心,合理分析課文的性質和結構特征,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先提出幾個較簡單的指導性問題,播放錄音,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完成老師設計的問題。
(3)學會猜詞悟義,掃除閱讀攔路虎。生詞是閱讀的最大障礙,是英語閱讀的攔路虎。如果能教會學生猜生詞的方法,無疑是給學生的英語閱讀雪中送炭。猜測詞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①對比法。一個生詞的前面或后面有時會出現它的反義詞或對比詞語,學生們由此可推知生詞的意思。能體現對比關系的詞匯有很多,主要有but、however、while、instead、on the other hand.例如:Tom’s father was very thin while his mother was really obese. 句中obese通過while與 thin的對比關系可知其含義為胖。②利用上下文信息,推斷生詞詞義。例如:What do you want to do?—I want to be an astronaunt like Yang liwei. 根據上下文可以知道“astronaunt”的意思是“宇航員”。這種猜詞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掌握后必能提高學習效率。
(4)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時要去掉雜念,心緒要安定,精神要專一,要形成一種愜意的順向心理。切不可一遇到幾個生詞難句,就心煩意亂,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任何恐慌、過分緊張的情緒都會形成一種消極因素妨礙大腦的正常思維功能。因此,遇到困難一定要從容不迫,心無旁騖。這樣才能對所讀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逐詞閱讀會使回視現象頻繁,這樣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個詞或句子上。不僅會降低閱讀速度,而且使獲得的信息支離破碎,影響對文章整體意思的把握。因此,一定要養(yǎng)成默讀的好習慣。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號上,全神貫注于篇章中,切記不能一遇到新單詞就馬上查字典。
結束語:總之,閱讀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帶著“任務”去閱讀,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其閱讀興趣,不間斷地進行閱讀強化訓練,就一定能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水平,為他們成才助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陳心五.中小學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周小山.教學策略與方法[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