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意大利的造型藝術。那些來自神話故事的人物雕像,總是和“先出售信用,將來再交貨”的預言交織在一起,給我?guī)砩衩?、美感和藝術享受。即使一個桃花女神的頭像雕塑從歐洲漂洋過海來到東方闖入我的視野里,它依然會在新的地理交叉點上貢獻自己的藝術價值。
在美國導演斯派克·李執(zhí)導的電影《圣安娜奇跡》中,桃花女神頭像這個雕塑不僅是神秘、美感和藝術價值的代表,還成了美國白人警察懷疑曾經(jīng)參加過“二戰(zhàn)”,后來在郵局用德制手槍殺人的虔誠教徒赫克托這個黑人盜竊的物證。桃花女神頭像在藝術和美學上的高雅性,與它籠罩在赫克托身上的盜竊物證陰影形成了強烈反差,暗示出被排斥到文明的邊緣,繼續(xù)在肉體和精神上遭受種族隔離痛苦的非裔美國黑人在生活以及精神上所受到的歧視,還有渴望與白人共享天堂的一條隱喻線索。
電影采用倒敘的手法拍攝。1983年曼哈頓一家郵局里來了一位顧客要買郵票。在郵局工作的退伍士兵赫克托見到這名顧客后不但沒有賣給他郵票,反而掏出槍將其擊斃。隨后,警方在他家中找到一個雕像的頭部。經(jīng)文物鑒定為意大利價值堪比一座金礦的桃花女神頭像。意外的發(fā)現(xiàn)引起了實習記者的好奇心,記者在看守所里見到了赫克托,并經(jīng)他的回憶引出了1944年冬天,完全由黑人組成的美國步兵第 92師,史稱“水牛部隊”中4名士兵為拯救一名意大利小男孩安吉洛的生命,被包圍在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qū)一個名為圣安娜的村子里的故事。故事里刀鋒一樣的犀利感,時常和導演帶有對種族歧視進行批判的情緒色彩的爆發(fā)力結(jié)合在一起,以至于隔著影院里漆黑一片的空間,觀眾還是不由自主就被那些在戰(zhàn)場上為美國浴血奮戰(zhàn)的黑人士兵的英雄氣概,回國后遭受種族隔離的痛苦,繼續(xù)行走在他們祖輩走了300年的那條奴隸路途上的無奈、辛酸、偏見、荒謬、傷感和血腥氣息等元素強烈地沖擊著。
15世紀中葉至19世紀葉末的非洲奴隸貿(mào)易,絕對是美洲各國黑人至今難以忘懷的血腥歷史,也是他們淪為邊緣的一條精神枷鎖。歷史和精神上的雙重種族歧視負荷,讓如今生活在美洲的非裔黑人,具有了強烈的反叛、突圍和奮爭的意識。電影 《圣安娜奇跡》的美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也不例外。他在生活中始終保持著嚴肅和敢言的性格,反映到他執(zhí)導的《圣安娜奇跡》中,就表現(xiàn)成了用犀利的態(tài)度在黑人和其遭受的種族歧視等所有相關行為或者意識上進行的抗爭。
對黑人的習性和社會困境的體會越深,沖擊力的撞擊就越大?;蛟S,這種爆發(fā)力的沖擊性來自導演審視種族問題時對白人的認識具有片面極端的情緒。比如在《圣安娜奇跡》里黑人士兵往白人軍官的水壺里吐唾液。白人軍官對黑人士兵不信任。美國軍方“二戰(zhàn)”期間讓黑人獨立編成一支軍隊,把他們當成可有可無的犧牲品,讓飽受白人漠然和疏遠的4位黑人士兵,在意大利一個偏遠的小村莊里找到了心靈慰藉等等。許多事實證明,有時不片面、不極端就不會體現(xiàn)出深刻性,就無以一針見血,就無以刻骨銘心,更無以讓影片產(chǎn)生出強烈的刺激和感官反應。作為一名最具黑人意識的導演,李一生的愿望就是用鏡頭再現(xiàn)出真正的黑人秉性。他的這個愿望也具有很強的沖擊力。而衡量這個愿望的沖擊力的參照物,在電影《圣安娜奇跡》中不是落在了戰(zhàn)爭的硝煙里,不是落在了人物的行為上,而是落在了桃花女神的頭部雕像上。
如果把情節(jié)和場景看成是一部電影的輪廓,色彩和聲音當成電影的肌膚,那么導演浸潤在電影中的情緒和思想,必然就成了電影的靈魂。交織了導演情感和思想的靈魂的隱喻性質(zhì),從桃花女神雕像在電影中的第一次亮相就可以看出來。就像骷髏代表死亡一樣,隱喻可以感覺,可以心領神會,但無法透徹解釋。這種模棱兩可、歧義無限的模糊性,提供了體驗和意會的遼闊空間,以至于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許多獨特性,都可以藉此而獲得栩栩如生甚至是詩意的表達。《圣安娜奇跡》電影正是采用了這種隱喻和語言、行為上的“移情”,像被柴恩救下的小男孩安吉洛對著空氣跟一個叫阿圖的人說話,柴恩用手摸摸桃花女神雕像的頭和臉可以給他力量和好運,還有背著沉重的無線電接收機在德軍占領區(qū)打游擊的黑人士兵赫克托經(jīng)常虔誠親吻脖子上的十字架這些電影情節(jié),使得導演利用鏡頭把語言、行為、雕像和十字架這些我們熟悉的物質(zhì)都給予了上帝,從而讓看不見的上帝,成了這4個黑人士兵最堅固的堡壘,也成了觀眾毫不懷疑的信任基礎。
桃花女神意喻春天,所以也叫春之神。沒有縫隙感的鏡頭剪輯中,在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qū)一個名為圣安娜的村子里,與上帝神靈密切相關的雕像無疑就是1944年冬天中提前到來的春天訊息。與大部隊走散了的4名美國黑人士兵端槍闖進圣安娜村子的一戶人家時,遭遇到的是這戶人家的警惕、驚恐和不友好的目光,直到他們的目光看見了柴恩手抱生病的小男孩安吉洛,還有拴在腰桿上的桃花女神頭部雕像后,目光才有了一絲柔和友善的成分。戶主的女兒勒娜斯懂一點英語,經(jīng)過翻譯,黑人士兵和這戶白人家庭才有了破除隔閡的心靈交流。因叛徒出賣,德軍將與圣安娜毗鄰村子里的當?shù)厝巳考械浇烫瞄T口,要他們說出德軍巨額懸賞刺殺的當?shù)赜螕絷犼犻L派皮的下落時,神父率領眾人用意大利語虔誠向上帝祈禱的鏡頭,與完全由黑人組成的美國“水牛部隊”的士兵單腿跪地用英語向上帝祈禱的情形交替出現(xiàn),隱喻出人的平等和戰(zhàn)爭的不公。中彈負傷斜靠在圣安娜古舊石頭房子旁邊石板街巷地上的赫克托,把自己脖子上的十字架取下來交給小男孩安吉洛時的虔誠態(tài)度,跟之前曾經(jīng)救過安吉洛的良心未泯的德國士兵阿圖,以及當?shù)萝娛勘e槍準備射殺赫克托時,一名德軍軍官高呼戰(zhàn)爭已經(jīng)結(jié)束走過來阻止,并把自己的德制手槍交給赫克托要他好好保護自己的舉動一樣,衍射出了認識到戰(zhàn)爭的錯誤,用善意的舉動來彌補之前的道德淪喪的救贖性質(zhì)。
《圣安娜奇跡》的導演生性倔強,小時候他母親就一直叫他釘子。但當他執(zhí)導電影之際,他一點都不倔強,從來不會滿足于在他的作品長廊中,固執(zhí)地進行簡單的數(shù)量增加工作。新增添一部沒有新穎內(nèi)容的電影作品,對于一心要用鏡頭挑戰(zhàn)種族歧視的他來說已經(jīng)毫無意義了。他知道黑人問題不是一些相互疊加起來的具有波濤重復性質(zhì)的敘述,而是一種來自上帝的隱秘召喚。他已經(jīng)不止一次聽到了盡管是微弱的、但卻很清晰的聲音。這個情形好像一種使命感與生俱來,卻一下子被他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了——任何一件不朽的事情只能推選一個人去完成,只有斯派克·李才有可能將黑人的心酸、痛苦、無奈、彷徨和壓抑惟妙惟肖地轉(zhuǎn)化成神奇的電影鏡頭。
《圣安娜奇跡》與他導演的其它電影的最大差別就在于用桃花女神來隱喻奇跡的出現(xiàn)。在這部電影里,奇跡的出現(xiàn)比比皆是。開場就被在郵局上班的虔誠教徒赫克托這個黑人開槍打死的人,就是神秘隱遁了多年、后來自己找上門來的、“二戰(zhàn)”期間在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qū)的山村圣安娜活動的游擊隊叛徒魯?shù)婪?。沒有實習記者鬼使神差的執(zhí)著態(tài)度,沒有跟著警察去到赫克托家,沒有找到桃花女神的頭像,他也就無法把桃花女神和赫克托的照片發(fā)到報紙的頭條新聞里。如果居住在羅馬的美國商人沒有閱讀報紙,他的情婦糾纏挑逗時拿起報紙不是扔到窗外而是丟在房間的地上,報紙就不會落到坐在露天咖啡館喝咖啡的安吉洛的桌上,那么安吉洛就不會看到報紙上赫克托和桃花女神像的大幅照片,也就不會有接下來一個美國女黑人律師幫助赫克托在法庭上無罪釋放的結(jié)果出現(xiàn),更不可能在蔚藍的海邊沙灘上,憑借桃花女神雕像的牽引,赫克托和十多年前被柴恩救下的小男孩安吉洛跪地相望,淚流滿面,共同緬懷在戰(zhàn)爭中逝去的朋友情形出現(xiàn)了。這些奇跡環(huán)環(huán)相扣、接踵而至的現(xiàn)象與其說是電影的人為安排,以期達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藝術效果,還不如說成是這本來就是導演推陳出新的本能表現(xiàn)——桃花女神隱喻著上帝的隱秘召喚。我不想說導演在一系列的奇跡設置的同時想到了上帝點名把亡靈召回天堂的事情,我也不想說奇跡的出現(xiàn)是上帝事先的安排。但我卻要說,這些奇跡從本質(zhì)上,暗暗扣合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循環(huán)關系,也暗暗扣合了上帝是眷戀心地善良之人的實質(zhì)。只要有了希望和憧憬,美麗的故事就絕對不會以疼痛和荒涼結(jié)束在人的腦殼中,結(jié)束在電影里。
美麗的故事說白了是一種幸福的生活。同時,也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嚴。而人即便被排斥、被隔離、被逼到種族歧視的邊緣,也會為自己的膚色而自信和驕傲,這便是一種反抗,一種絕對的反抗??匆谎垭娪爸械奶一ㄅ竦裣瘢@個印象就會在人的腦袋里清晰和深刻一次。面對桃花女神雕像,面對苦難,面對自己的靈魂即將被掏出來的時候,我忽然想起了尼采說過的那句話:“任何苦難都無法、而且永遠無法讓我對我所認識的生活作偽證。”
盡管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神論者,但我始終覺得,當斯派克·李用《圣安娜奇跡》這部電影把跨越種族隔離與歧視、贊頌博愛與平等的奇跡,最終用赫克托和十多年前被柴恩救下的白人小男孩安吉洛跪地相望,淚流滿面,共同緬懷戰(zhàn)爭中逝去的朋友這個鏡頭定格形式,歸還給世界一個沒有紛爭甚至是戰(zhàn)爭喧囂的沉寂后,世界就一定會回饋給他和所有非裔黑人一個徹底自由的天堂。不會花開花落,心潮澎湃,而是不生不滅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