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婆婆一家都愛吃水果,在市場里看到想吃的就買,但買回家后常常是水果還沒吃完就爛掉,不僅浪費也不環(huán)保,如何保存水果讓她很頭疼。
生活中類似的情況想必大家也常碰到,水果到底該如何正確保存?怎樣才能讓來不及吃的水果不要爛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學——
認識水果類型
保存水果,前提是要先分清楚它是已熟型還是后熟型。已熟型水果指在采收時已經(jīng)成熟,若不冷藏,很快就會過熟、爛掉;后熟型水果是在采收時還未完全成熟,必須擺放在室溫環(huán)境一段時間繼續(xù)熟化。
◇ 需要冷藏的水果
如葡萄、草莓、櫻桃、水梨、柑橘。不過,冰箱內(nèi)溫度低,濕度也低,所以水果容易流失水分。對此許多人都有經(jīng)驗,有些水果未包裝就放進冰箱或是冷藏太久,就會干枯萎縮。
避免水分流失是冷藏保存關(guān)鍵。梨、櫻桃、龍眼等這類水果怕水分流失,但也需要呼吸,因此,可用紙張包裹后再放入塑料袋,塑料袋能防止冰箱吸走水果水分,紙張則幫助水果吸收冰箱中的水分,還能避免水氣凝結(jié)滋生細菌、發(fā)霉。注意,塑料袋口只要稍微打結(jié)不需綁死,要維持透氣,別讓水果悶壞。
對于櫻桃這種易碰撞受傷又怕水分流失的水果,可用真空保鮮盒盛裝,并避免裝太多導(dǎo)致相互擠壓。
◇ 先放室溫幾天再冷藏的水果
如水蜜桃、香蕉、獼猴桃、楊桃、甜柿等。以水蜜桃和李子等對溫度敏感的水果為例,未熟前的理想保存溫度在10~25.6℃,夏天得在室內(nèi)陰涼處熟化,稍變軟后即可冷藏。這是因為桃、李的危險溫度為1.7~10℃,而冰箱的冷藏溫度4℃,正在危險溫度范圍內(nèi),如果桃李未完全熟化前冷藏,會破壞水果組織、流失水分。若高溫超過29℃,桃、李也同樣會易“受傷”。
提醒:判斷是否成熟后再進行適時冷藏是水果保存的關(guān)鍵,秋冬季節(jié)可視室內(nèi)溫度決定是否放入冰箱冷藏。
◇ 不能和其他蔬果放一起的水果
如蘋果、梨、木瓜、香蕉等。這類水果在成熟過程中會釋放一種叫做乙烯的氣體,會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老化,若將一般蔬菜、水果與此類水果放在一起,就容易提早老化、腐爛。
在水果堆中,若是有一顆水果壞掉,就要立即挑出,因為壞掉的水果也會開始釋放乙烯,讓其他水果一顆一顆接著壞。
分開包裝、擺放是保存這類水果的關(guān)鍵。這類水果不論是冷藏或室溫保存都需要分開,若是冷藏,建議裝入塑料袋,袋口稍打個結(jié),避免釋放出的乙烯影響冰箱內(nèi)其他水果的質(zhì)量。
學會聰明購買
如果不想因為保存水果而大傷腦筋,最好的辦法就是適量采購,可少量多樣,并在一周內(nèi)食用完畢。當然,還要選擇當季盛產(chǎn)水果,因為最新鮮,而且量多便宜。
大個水果賣相好但價格也高,若是自己吃,建議購買小個,數(shù)量多并可分次食用。若是后熟型水果,可挑選一個熟度剛好,當天可吃,另一個則挑青澀一點的,回家還可再擺放1~2天。
如果水果還沒熟,但急著想吃怎么辦?訣竅是利用會釋放乙烯的水果。一般買回的獼猴桃、水蜜桃還要在室溫下放個好幾天才會變軟,如果擺一個蘋果在獼猴桃堆或水蜜桃堆里,約可提早1天成熟。
>> 擴展閱讀
如何判斷水果已熟
以軟硬度可分辨桃李類、獼猴桃、甜柿等水果的成熟度;香蕉、楊桃等水果則以顏色判斷,通常由青轉(zhuǎn)黃后即算成熟。
以嬌嫩難照顧的后熟型水果水蜜桃為例,買回來需在室溫環(huán)境擺放2天左右,稍微變軟就可以放入冰箱冷藏,要吃之前拿出來放2~3小時,吃起來的軟硬度就剛剛好。
此外,熱帶水果也怕冷,如菠蘿、香蕉、芒果、木瓜等,若要成熟后冷藏,建議不超過2天。
>> 擴展閱讀
水果保存的錯誤方法
(×)香蕉要在室溫存放,不能放冰箱
香蕉熟了還是得放冰箱,雖然外皮會變黑,但不會影響果肉的甜美。要不然來不及吃完就引來惱人的小果蠅。
(×)蘋果、水蜜桃一起塞冰箱
許多人習慣把水果全都保存在冰箱保鮮抽屜,若是錯把不同特性的水果放在一起,就會容易相互影響,熟透壞掉。
(×)草莓清洗過再冷藏,拿出來就可以吃,很方便
水分會使病菌滋生微生物,讓草莓容易發(fā)霉,不僅是草莓,所有的水果都一樣,要吃之前再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