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攻擊性行為是幼兒成長研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幼兒園里,兒童之間經(jīng)常會發(fā)生攻擊性行為。那么應該如何應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呢?提出控制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策略,努力解決幼兒攻擊性行為。
關鍵詞:幼兒;成長;攻擊性行為;策略
作為成年人,我們要采取適當?shù)姆椒▉響獙τ變汗粜孕袨?,并給予他們幫助和引導,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具體方法有:
一、把好家庭教育關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的作用非常重大。首先,父母要仔細、耐心聆聽孩子的意見,知道他們真實的想法;其次,不要打斷孩子的話語,讓孩子覺得你在尊重他;再次,當孩子講完話后,父母要及時地做出反應,并給予鼓勵;最后,父母要和教師保持溝通,共同應對幼兒攻擊性行為。
二、父母樹立良好榜樣
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在思想上會有攻擊性傾向。因此,對于這些兒童,大人們應該給予他們榜樣示范或者是直接教會他們正確的方法。這要求我們做到:既要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避免在幼兒面前打架、爭吵或做其他不文明舉動,還要適時地對幼兒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孩子玩耍時由于活動場地狹窄、玩具數(shù)量不足等原因,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一方面,為幼兒布置面積合適的活動場地至關重要。面積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過大的場地會使孩子間的交往和合作減少,太小的場地又會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另一方面,缺少玩具也是導致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的因素,幼兒會因為玩具數(shù)量不足引發(fā)爭奪,甚至大打出手。因此,我們也要給孩子提供充足、安全的玩具,避免有攻擊性傾向的玩具落入孩子手中。
四、提高幼兒的自控能力和認知水平
有研究和調查顯示,擁有良好自控能力的幼兒基本上不會做出攻擊性行為。對孩子講道理遠遠比懲罰孩子更有效,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同情心,讓他們?yōu)閯e人考慮,還能提高孩子的自控力,樹立責任意識。
認知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程度。幼兒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同伴的行為很敏感,若幼兒對他人的行為做出是“惡意”的判斷,他會馬上予以回擊;認為他人的行為是“友好”的,就不會產(chǎn)生攻擊性行為。因此,我們要讓幼兒以寬容之心對待別人,提高他們的自控能力和認知水平,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
在面對幼兒攻擊性行為時,我們只有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夠對癥下藥,從根本上解決幼兒攻擊性行為。以上就是應對策略,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李艷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發(fā)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 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qū)水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