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設和生成是新課程教學中屢見不鮮的話題,但追求以“生成”為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是每一名數(shù)學教師漫漫求索的終極目標,如何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臺,使課堂因精彩自然的“生成”而更加清晰有實效?我在教學中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一、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收獲,使“生成”成為課堂常態(tài)
葉圣陶曾說過:“學生猶如有機的種子,本身具有萌發(fā)生長的機能,只要給它以適宜的培育和護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長成佳谷、美蔬、好樹、好花?!苯處熢陬A設時,要考慮生成的指向性和規(guī)定性,又要充分考慮生成的多樣性,結(jié)合教材和學生的學情合理科學地進行教學預設,讓“生成”成為課堂的教學常態(tài)。
案例:在教學《反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這個難點時,教者選擇了這樣的方法:手拿一張一百元的新版人民幣,提問:把它換成50元的人民幣,可得幾張?換成10元的人民幣可得幾張?依次換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幣,各可得幾張?換得的張數(shù)y與面值x之間有怎么樣的關(guān)系呢?因為學生對這樣的情景在他們的認知范圍內(nèi),并且非常熟悉,也非常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他們的積極性非常高,利于課堂的互動生成,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認知興趣和積極情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歸納出反比例函數(shù)的概念水到渠成。從以上可以看出,由于教師對教材理解透徹,充分挖掘教材潛在的智力因素,對課堂上的各種可能做了精心設計,使原本簡單、機械的教學變得充滿靈性、充滿智慧,預設與生成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教師多一份精心的預設,生成才具有指向性、針對性、規(guī)定性,才能讓生成水到渠成。
二、合理處理非預設性生成,點燃智慧篝火
布盧姆說過:“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shù)了?!睂W生學習建構(gòu)的過程具有不可確定的一面,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新問題、新想法,尤其是學生對于問題的即時質(zhì)疑,即非預設性生成,教師更應該高度珍視、敏銳捕捉、善于利用。
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就更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能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從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適時地合理地有選擇地把課堂上的“插話現(xiàn)象”轉(zhuǎn)化為教育資源,而不是一味地去封殺去抑制,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動態(tài)的數(shù)學課堂,還學生一片動態(tài)的數(shù)學藍天。
在教學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正方體展開圖”的時候,當把例題一出示,教師剛想按照自己設計的教學方案布置學生動手進行操作,可是沒有等教師開口,有的學生就開始插話:“兩種?!薄叭N?!币姷接袑W生開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那些好勝的學生開始爭辯:“不對,是四種?!薄安粚?,應該是八種。”此時,學生的思維開始產(chǎn)生碰撞,教師對課堂上亂糟糟的一片沒有加以制止反而追問了一句:“你們究竟誰說得是對的呢,你們有辦法證明自己是對的嗎?”學生此時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都迫不及待地進行動手操作,而且一邊動手操作嘴里還一邊嘀咕:“不信我擺給你看?!薄安恍盼耶嫿o你看?!薄安恍盼覍懡o你看?!痹诓僮鬟^程中,有的學生用正方體剪,有的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出圖形,有的學生用紙片拼。學生都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驗證。由此可見,學生在課堂的一次很自由的插話卻引來了學生激烈的爭吵,主動的實踐,使學生在動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動手實踐能力和積極思維的數(shù)學品質(zhì)得到共同提高。
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非預設性生成的資源是多種多樣又無法預約的,這就要求教師應提高自身素養(yǎng),在課堂上發(fā)揮教學機智,提高應變能力,抓住即時火花,點燃課堂智慧的篝火。
三、有舍方有得,及時調(diào)整“生成”
課堂中學生時常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教師意想不到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這樣的生成突現(xiàn)時,具有教學智慧的教師會及時對生成進行準確的判斷,如果生成有效,有道理,教師要及時調(diào)整甚而放棄課前的預設。若生成是無效的、偏頗的,教師要隨機因勢利導,巧妙轉(zhuǎn)移,正確判斷,適當調(diào)整預定計劃,巧妙地進行啟發(fā)引導,把積極因素加以深化利用,把消極因素加以正確引導,善于抓住瞬間機遇,做出及時調(diào)整,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別樣的精彩。
如在教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SAS時,教師講授完SAS這一判定強調(diào)這個角必須是兩邊的夾角,如果不是兩邊的夾角這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這時有一個學生說如果不是夾角這兩個三角形也是全等的,教師沒有直接評判對錯,而是讓這位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這個學生說這個角他選的是直角,他發(fā)現(xiàn)這兩個三角形是全等的,這時教師沒有繼續(xù)講下去而是順勢引導學生討論如果這個角是鈍角或銳角時,這兩個三角形還全等嗎?讓學生充分理解為什么SSA不一定成立。這樣由錯誤生成討論并恰當評價,這種匠心獨運的處理,不但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錯誤變成了寶貴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增長了智慧,學會了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使課堂在對話中生成,在辨錯、改錯中,點燃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表現(xiàn)出一種人文之美。
四、讓每一個學生體驗生成的成果,建構(gòu)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程理念鼓勵學生表達獨到的賦有個性的見解。我們必須關(guān)注學生表達的需要,時時鼓勵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尊重個性解讀,充分挖掘?qū)W生不同的見解,讓課堂涌動生成的精彩。
承認差異,尊重差異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要觀點。由于學生知識背景、生活經(jīng)歷的差異,對問題提出的質(zhì)疑自會存在差異。特別是那些基礎比較薄弱者,提出的問題往往比較簡單,甚至顯得比較幼稚,這時,教者應一視同仁,既給予鼓勵和表揚,又適時加以引導,讓他們品嘗到質(zhì)疑的樂趣,成功的甜頭。
數(shù)學教學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新課程呼喚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清晰高效的課堂教學追求生成的常態(tài)化,教師要精心預設問題,及時合理地利用課堂的生成資源,收集推廣教學中成功的生成案例,才能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臺,讓“生成”成為可能預約的精彩,讓課堂因靈動的“生成”而璀璨奪目。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薛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