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年份。這一年我大學畢業(yè),結束了我四年的大學生活;這一年我成為一名特崗教師,實現(xiàn)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這一年我來到建國完小,開始了職業(yè)旅程第一站。
一、迷茫
以前,總覺得做一名小學教師非常容易,無非就是教一群孩子認幾個字,再陪他們做做游戲,這些事幾乎沒有一點難度。然而,當我真正站在三尺講臺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一切都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
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由于我沒有把握好“寬嚴有度”,以至于我在課堂管理上手足無措。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下,我對學生總是笑呵呵的,遇到不聽話的學生也只是一笑了之。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課堂紀律糟到我無法控制的地步,只要我一轉背,教室里就像炸開了鍋一樣鬧哄哄的,甚至有幾個特別調皮的學生是完全不聽我的話,有一個孩子上課從來不聽講,每次批評他,要他認真聽講不要打擾別的同學上課,他就直接把書包往地上一扔,坐在地上扯著嗓子一哭就是一節(jié)課;還有個孩子我叫他背誦課文他就把書撕了,讓他做課堂作業(yè)就把課堂作業(yè)本給扯了,還氣急敗壞地沖我吼:“我不讀書了”;面對這些調皮的學生,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講道理也做過,扯著嗓子吼也吼過,可他們就是不聽我的,我都被他們氣哭過好幾次。
就在此時,發(fā)生了一件給我打擊更大的事情,在10月學校開展以“人人上合格課”為主題的賽課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認真地聽全校老師的公開課,充分領略了各個前輩的風采。戴老師在教學中深入鉆研教材,注重把知識和能力深入淺出又扎扎實實地傳授給學生;譚老師的數(shù)學課,她努力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有序的引導、生動活潑的啟發(fā)教學,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等等。面對各個前輩出色的教學工作讓我相形見絀,尤其是在課后的評課中,看到各個老師給我的評語和賽課倒數(shù)第二的成績后,讓我倍感失落,我不禁思考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當一名教師,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傊@個階段的人生是灰色的,自信心也在一點點的瓦解。
二、豁然開朗
在過了一段迷茫的日子后,一切又在11月時有了轉機。在11月全校組織了一場以“好教師在我身邊”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在各個老師的演講中,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我也不是那么不堪一擊,我做的努力各個老師都看在眼里。這一次的演講比賽讓我重拾了些許信心,于是我決定重新試試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做老師。著名教育學家赫爾巴特說過:“如果不堅決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于是,我開始狠狠地抓課堂管理。首先,我把班上最調皮的學生調到講臺前的位子以便自己能更好地監(jiān)督他們,并安排最守紀律的學生坐在他們周圍,讓調皮的學生在守紀律的同學的帶動下,遵守課堂紀律。其次,我把全班以小組為單位,相互競爭、監(jiān)督,每周選出最守紀律的小組并給予他們獎勵。在實施這些措施后,果然有了一定的成效,課堂紀律好多了,調皮的學生也收斂了不少。
針對我的授課,我也盡可能地利用更多的時間學習。比如,聽其他老師的課、向年長的老師請教教學經驗等。在大家的幫助與自己的努力之下,我懂得了:課堂不僅僅是對課本知識呆板的輸入,而應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出一個個靈活多樣的教學活
動來活躍課堂氣氛,以利于學生更好地吸收并學以致用。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更要采取小步子教學:把內容分成小段落,老師講一點、學生做一點,及時檢查、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蛻變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命又充滿活力了。
成為一名“特崗教師”可能注定要失去大城市的五彩繽紛、富麗堂皇、車水馬龍,但卻能收獲那一張張?zhí)煺婵蓯鄣男δ?,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
或許我沒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般的偉大,但我知道站在三尺講臺意味著什么。我一直保持平靜而坦然的心,站在三尺講臺,努力教書。盡管有三點一線的枯燥乏味,有無休止的勞頓和瀟灑的失去,然而,心是平靜的,平靜如水。
(作者單位 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zhèn)建國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