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如何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如何能讀詩入境,下面就自己在古詩方面的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初讀詩文,了解作者
首先要讓學生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了解詩人當時的處境和心態(tài),然后再去理解詩意、體會感情。如《春夜喜雨》一詩,詩人因陜西旱災嚴重到四川成都定居,親自耕作,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濃,借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fā)了詩人的喜悅之情。學生了解了詩的寫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詩,就會水到渠成。
二、品詞析句,理解詩意
字、詞是古詩的組成單元,學懂字、詞是進一步理解詩句含義、分析詩的意境的重要步驟。如《梅花》,學生通過對“凌寒”“獨自”“唯”“遙知”“暗香”這幾個詞的理解,很快就會知道這首詩是在贊美梅花,因為它不畏嚴寒,散發(fā)著芳香。我們咬文嚼字,認真推敲,就能體會詩人煉字遣詞的技巧。
三、學會想象,體會感情
古詩都著力表現(xiàn)一種意境。因此,必須深入挖掘,細細品味,發(fā)揮想象力,把學生引入詩的情境中,這樣就會使學生對詩意理解得更深刻,對感情體會得更深入。如學習《江上漁者》時,讓學生想象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得對捕魚人產生同情與憐憫。
四、課外拓展,加深理解
學習風景詩時,搜集一些風光圖片,在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之時,引導學生讀出美的意境。送別詩通過讓學生講述與朋友離別時的故事和心情,來體會朋友間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古詩詞離我們很遠,我們要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文。
五、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有感情的朗讀,能再現(xiàn)詩的意境,加深體會詩的含義與感情。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充滿了喜悅、激動之情。起句與七、八句節(jié)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緩,“忽傳”“喜欲狂”“即從”“便下”讀重音。這樣朗讀抑揚頓挫,學生的感情自然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也便于學生熟記背誦。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育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