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從因材施教,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引導學生多思、多想、多講,讓學生養(yǎng)成讀書、愛看書的習慣,完善教學方法五方面來優(yōu)化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關鍵詞:英語;課堂效率;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密切配合、相互促進的雙向互動活動。一方面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自覺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另一方面是教師的點撥、引導、幫助。教師亟須適時進行教育思想觀念的變革,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學生意識”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結合起來,高度重視發(fā)揮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
主人。
一、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的個人智力、文化基礎、學習動機、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的差異,因而在同一個班級、同一教師指導下,每個學生的收獲也會不一樣,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學生對英語學習熱情的減退和個別老師對學生不負責任的放縱、或無意的不關注,差距隨之擴大。重視差距,縮小差異,是每一位英語教師的思考重點。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讓每個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讓每個學生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并給予表揚,如單項標兵——“識詞冠軍”“對話能手”“造句達人”等等,使他們都各有所得,有所長進。
二、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使學生的學促進教師的教
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以心理優(yōu)勢論的原則來引導學生學習,積攢學習信心。在每一教學階段的成功都強化學生的心理優(yōu)勢,勢必會使學生學得更輕松、更有趣,使學生學習更有激情,教與學也就進入了一KdcdOrc9A9ajOrgz7IPuLw==個良性循環(huán)的過程。
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中的閃光點,捕捉采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有效、恰當?shù)貙π畔⑦M行調控,使學生大膽思考、敢于提出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看法,向老師輸出高質量的反饋信息,使教與學相互促進。
三、引導學生多思、多想、多講
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享受美、欣賞美,對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陶冶性情、發(fā)展智力、提高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精心設問,讓學生有問題可思,有問題可想,培養(yǎng)學生有問“為什么”的良好習慣。教師“引在前,講在后”,學生“想在前,聽在后”,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主動、自覺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
去。如在語法教學時,先介紹語法概念,讓學生記住形態(tài),明確作用和學習意義,然后通過練習鞏固,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四、使學生養(yǎng)成會讀書、愛看書的習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分析一些較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幫助他們更高水平地掌握整篇語言材料的內容,使學生具有獨立看書、讀書的能力。學生一旦獲得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具有一定的品質,就可以學到更豐富、更深刻的知識。多讀也可以使他們吸收豐富的詞匯、語法,了解更多英語特有的表達法、習慣用語、思維習慣和社會背景知識及歐美等國的風土人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五、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形成藝術化教學
在整體的教學活動系統(tǒng)中,教師應及時收集學生的一切反饋
信息,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方法與進度;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優(yōu)化教學結構,處理好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質量才能得以保證和提高。
藝術性的英語教學,以教學藝術為主,把教學活動作為創(chuàng)造性的、給人帶來美感的藝術活動來對待。如學生容易忘記季節(jié)、月份和氣候的詞匯和語言項目。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每節(jié)課授新語言項目之前,可領學生這樣復習: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When is spring in China/Australia?What happens in spring?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n spring?學生對最后這句的回答是It’s warm.教師馬上追問It’s warm in spring,isn’t it?從而引出新的語言語法項目“反義疑問句”。這樣對學生反復刺激,一方面會使學生記憶得到強化,另一方面在接觸新的語言語法項目時不會感到突然。教師是教學中的組織者、示范者、主導者,應掌握一定的繪畫、書法、唱歌、表演、導演的知識和技能。這樣,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藝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如九年級教材86頁Unit 11 的1a,當學生說buy shampoo時,就在黑板上畫出supermarket,在貨架上又畫出許多“香波”;當學生說make a telephone call時,就在黑板上畫出“公用電話亭”等等。再如,聽力部分的教學,學生難于聽懂的部分,教師可以用簡筆畫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這比直接給學生漢語意思的效果要好很多。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活動情緒,發(fā)現(xiàn)疲憊時,可做一個小游戲輕松一下,或說一句緊貼當堂當時教學內容的幽默,這樣學生既理解了當時的知識,又感到學習的每一分鐘都在享受,讓課堂氣氛始終充滿樂趣、歡快、輕松和舒適。
總之,課堂是教與學的主陣地、主渠道,只要教師善于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英語教學規(guī)律,開創(chuàng)一些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小陣地,開鑿一些能提高學生身心健康和知識文化素質發(fā)展的小渠道,甚至是“旁門邪道”,只要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那么這些小陣地、小渠道就是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好方法。
(作者單位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永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