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會合作》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演講稿,作者圍繞“合作”這個話題談了對什么是合作、合作的作用以及怎樣才能有效地合作的看法和主張,全文條理清楚,所舉事例通俗易懂,說理透徹,給人以諸多啟示。
關鍵詞:省略號;關聯(lián)詞;例子;演講;作業(yè)布置
《學會合作》這篇課文的第1自然段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簡潔干脆,毫不拖泥帶水。
第2自然段,作者從人際交往談起,講我們這個世界上合作無處不在。
第3自然段作者談了什么是合作及合作的重要性。
第4~6自然段應作為整體來理解,它主要通過實例來講協(xié)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是成功合作的重要性。
第7自然段指出,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提醒人們應學會合作。
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這篇演講稿的思路:合作的重要性(第1~3自然段),怎樣卓有成效地合作(第4~6自然段),呼吁人們學會合作(第7自然段)。
課文其他的寫作特點有:
1.巧妙設問,綱目分明
課文多處運用設問,既能引起聽眾注意,又做到綱目分明,如“什么是合作?”“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樂師,數(shù)十種不同的樂器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等等,都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2.典型事例,驗證觀點
課文運用了兩個典型事例:一是交響樂團的演奏,一是從瓶中拉出七個彩球的實驗;分別從要有協(xié)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不同側(cè)面,驗證了要獲得成功,必須與他人合作的觀點,令人信服。
對于這樣說理性特別強的文章,我們怎樣挖掘語言文字,進行語言點的訓練呢?結(jié)合本課我認為至少有這樣幾處可供選擇:
一、省略號處是訓練點
比如,第二自然段的“如果你是學生……”一句,省略號是一個訓練點,可以抓住這個省略號進行仿寫,從而讓學生明白,省略號省略的是其他各行各業(yè)的人是怎么與人進行合作的。
具體設計:如是你是( ),必須( );
如果你是( ),必須( )。
二、關聯(lián)詞處是訓練點
自由朗讀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點句。
學生找出后,要求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任何……都不是……”“不論……也不論……都……”“只有……才能……”“小……小……
大……大……不……就……”等關聯(lián)詞,運用這些關聯(lián)詞造句,進行語言理解和表達的訓練。
三、揭示道理的例子是訓練點
【第一個例子】
1.師:我們來看第一個事例,交響樂團的演奏,同學們,你們了解交響樂團嗎?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上百位樂師”“數(shù)十種不同的樂器”“完美和諧”的合作,請同學們看好課文插圖,邊欣賞邊想象交響樂團演奏的情形。
2.播放音樂。師:你聽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課文中是怎樣來描述交響樂團演奏的?誰愿意把句子讀給大家聽?
3.扣住“上百位樂師”“數(shù)十種不同的樂器”“完美和諧”“高度統(tǒng)一”“團體目標”“協(xié)作精神”等詞,引導學生體會。
小結(jié):由此可見,正是因為他們有了高度統(tǒng)一的團體目標和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才能使他們的演奏如此完美和諧。
【第二個例子】
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要求:
(1)自由讀文。
(2)用自己的語U3tl1J7yPNuxmPlIagpYXQ==言說出實驗的目標、要求、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3)說說你從這個實驗中感悟到了什么?
2.小組合作交流,老師巡視指導。
3.我們也來做一下書上的實驗。(取出一只玻璃瓶,7個穿線的彩球,線的一端露出瓶口,找7位同學上臺表演,交代清楚實驗的方法,其他同學注意觀察他是如何合作取出彩球的,并計算時間。)
4.評述實驗過程,剛才7位同學共用了多長時間?他們是怎么做的?時間比文中7個同學長的原因是什么?
5.聯(lián)系課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從“一個接著一個”“依次”這兩個詞語中你讀懂了什么?“才”說明了什么?外國專家是怎么評價他們這次實驗的?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感悟這群中國孩子“可貴的合作精神”“了不起”)
6.討論:這兩個事例都證明了一個什么樣的觀點?
(作者用兩個事例告訴我們,只有具有團體目標、協(xié)作精神、犧牲精神,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那只舉前一個事例夠不夠?為什么?兩種精神相比,哪種更顯得難能可貴?更為重要?得出結(jié)論:因此文章第6小節(jié)告訴我們成功的合作不僅……而且……)。
四、指導演講,訓練表達
1.明確演講的要求、方法。
在會場上演講,有兩個基本的要訣:一個是自信與勇氣,一個是在眾人面前保持從容清晰的思索能力。
2.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段練講。
3.嘗試面向全班同學演講。
五、作業(yè)布置,訓練習作
1.收集關于合作的名言警句。
2.以話題“學會____”為內(nèi)容撰寫一篇演講稿。
出示演講稿的寫作要求:
(1)一篇演講稿要有一個集中、鮮明的主題。無中心、無主次、雜亂無章的演講是沒有人愿聽的。一篇演講稿只能有一個中心,全篇內(nèi)容都必須緊緊圍繞著這個中心去鋪陳,這樣才能使聽眾得到深刻的印象。
(2)好的演講稿,應該既有熱情的鼓動,又有冷靜的分析,要把抒情和說理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演講稿的語言要求準確、精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不能講假話、大話、空話,也不能講過于抽象的話。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語化的語言,深入淺出,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把概念的東西形象化,讓聽眾聽得入耳、聽得明白。
(作者單位 江蘇省丹陽市橫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