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xiāng)鎮(zhèn)私立幼兒園、托兒所越辦越紅火。以小學低年級課程為主,很受家長歡迎,公辦幼兒園卻受到了冷落。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錯誤認識,給幼兒園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正確引導;健康成長
近年來,隨著學前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私立幼兒園、托兒所越辦越紅火。他們名義上主要以幼兒學前班、托班為主,但實際操作中又以小學低年級課程為主。這種做法很受當?shù)丶议L的歡迎,而由政府公辦的幼兒園卻受到了冷落,生源逐漸減少。為什么會造成這種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呢?
一、當前家長對幼兒教育認識不正確
作為幼教工作者,在幼兒教育的實踐活動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密切配合十分關鍵。農村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還有許多偏見,具體表現(xiàn)在:有些家長對幼兒百依百順,一味追求智力的開發(fā),忽視了幼兒全方位的發(fā)展,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品德的上升、情感的塑造,導致幼兒的自理能力差,自私心重,不關心他人,造成幼兒人格的不健全。還有一些家長為了使孩子在同齡幼兒中出類拔萃,往往實施超前教育。他們或將孩子提前送入小學,或將小學的部分內容提前向孩子灌輸。在幼教過程中,我們經常聽家長這樣埋怨:“孩子學了這長時間,連一個字都不認識。”中班家長這么說:“怎么還不教孩子寫字?”而大班的家長說:“怎么不多布置點作業(yè),孩子只知道玩?!笔獠恢變航逃龖獜娬{的是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和潛能的開發(fā),不顧幼兒的自身特點,拔苗助長的想法是萬萬使不得的。
二、積極溝通,正確引導,幫助農村家長走出幼兒教育認識的誤區(qū)
要做好幼兒教育,家園合作是一種必然趨勢。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猶如一車兩輪,必須同步進行,幼兒教育才會收到實效。充分發(fā)揮家長對幼兒教育的作用,幫助農村家長走出幼兒教育的誤區(q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要加強培訓,促進家長對幼兒教育觀的轉變
現(xiàn)階段農村絕大多數(shù)父母都外出務工,只有爺爺奶奶照看幼兒,外出都比較困難,所以,采取送教下鄉(xiāng)的辦法,分散組織家長學習幼教理論,幫助他們掌握幼兒素質教育的目標、內容、程序,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教養(yǎng)方法、教育觀念,引導家長理解對于智力發(fā)展不成熟的幼兒,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是幼兒教育的首要內容,而不是單純幼兒智力的開發(fā),讓幼兒家長熟悉幼兒的自身特點,引導他們遵行幼兒教育的規(guī)律。幼兒教育小學化不利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習。幼兒教育小學化,講白了就是把幼兒教育辦成小學的預備教育。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幼兒園已經學習完了,當幼兒園升入小學學習后就沒有新知識,老知識重復地教使學生感到乏味,學習興趣難以持久。同時,幼兒教育小學化往往會把小學知識以“夾生飯”的形式教給學生,到了小學階段,這樣的“夾生飯”老師很難加工熟透,對小學教學工作不利。
2.要加強交流,促進家長與教師的日常溝通配合
幼兒園對幼兒實施教育必須得到家長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強化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尤為重要。得到家長支持,幼教工作就會事半功倍。在交流方式上主要依托家長接送幼兒的時段及時與家長溝通幼兒在校表現(xiàn),了解幼兒在家情況,一起研究幼兒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對于在外務工的家長可以依托手機發(fā)短信進行溝通。目前,深入家庭全面了解幼兒身心健康狀況、行為習慣、智力發(fā)展等狀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改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錯誤認識。
總之,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幼兒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做幼兒教育的引路人,而且要盡其所能帶動全社會,促使幼兒教育步入正軌。只有這樣,幼兒教育才會走出誤區(qū),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作者單位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常莊鎮(zhèn)金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