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生源少、缺乏競爭機制、單親無親生等實際情況,學校提出“愛你所從事的事業(yè),愛你所教的學生”的口號,堅持以愛育人,用心教人,全面詮釋了教書育人的深意。
關鍵詞:學生觀;因材施教;賞識教育
我校是吉林省敦化市唯一的朝鮮族完全中學,現(xiàn)有12個教學班,200多名學生。由于生源少、缺乏競爭機制、單親無親生多等種種原因,我校的學生中尖子生少、基礎差的多,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我們立足實際,以愛育人,用心教人,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師德修養(yǎng)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課程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學生觀又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zhì)量。學生觀是教育方針、教育思想在教師對學生的認識上的反映,是教師修養(yǎng)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我校學生的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而且學困生多,所以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成績,必須因材施教、個別輔導。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教師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要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傾注在學生身上。為了調(diào)動教師的積極性,學校常常組織師德教育專題講座,或?qū)W習先進人物的事跡,或通過網(wǎng)絡聽取專家的報告,談感想、寫心得,教師們以先進人物為榜樣,找出自己的不足,堅守崗位,勤奮工作,扎實完成教學任務,保證了我校教育教學健康有序的發(fā)展。
二、以愛育人,因材施教
1.把愛灑向每一名學生
我校的單親、無親生占全校學生的70.5%,這一群體的教育直接關系到學校教育質(zhì)量和學校的發(fā)展。學校提出了“愛你所從事的事業(yè),愛你所教的學生”的口號,并把它列為評選學校師德標兵的首要條件,我們的教師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學生的生活,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思想上的問題,使學生輕裝上陣。同樣的話出自教師之口和旁人之口分量不一樣,我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濃濃的師愛,精心幫助他們發(fā)掘自己的潛能,把對他們的期待融化于對他們的愛之中?!叭朔遣菽?,孰能無情”,學生從老師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慈母般的關懷,體驗到人間情感的溫暖,從而引起共鳴,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2.進行賞識教育,幫助學生增強信心
學困生的心理非常脆弱,需要教師的百般呵護和耐心的疏導,我們從班主任到任課教師從不放棄一名學生,教育他們樹立自信。在幾年的工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教師再平常不過的一句鼓勵,能給學生莫大的鼓舞,使他們奮勇前進;一句無意的話也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給他們潑冷水。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藝術。很多學困生在教師一次又一次恰到好處的鼓勵和賞識中樹立了信心,逐漸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完成了高中的學業(yè),有的還考上了大學。
3.師生結(jié)對,效果顯著
我校根據(jù)學困生多的實際,進行了師生結(jié)對(每一位專任教師每學期負責一名學困生)安排。教師與學困生結(jié)對以后,常找學生進行個別談話、進行輔導,學困生因為有專任老師負責、重視他而感到高興,學習態(tài)度很快有了較大轉(zhuǎn)變,逐漸改掉了上課不注意聽講、不認真完成作業(yè)、紀律散漫等不良習慣,加上教師的耐心輔導,學困生的成績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師生結(jié)對工作有領導、有檢查、有總結(jié),與教師考評、教研組考評掛鉤,每學期對師生結(jié)對工作做得好的教師進行單項獎勵。
4.對學困生進行無償課外輔導
我校的高中生全部來自我校初中,為了給高中多輸送一名合格的高中生,我們多年來,在初中數(shù)學、物理、化學、英語等學科組織學困生輔導,輔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實際,給他們彌補以前學過的知識,緊跟課堂手把手地領他們做練習,不少學生通過輔導,重新燃起對學習的信心,成績有了明顯提高。我們根據(jù)學生少的優(yōu)勢,高中的輔導主要以一對一的個別輔導為主,開學初在學年會上研究確定每位教師的重點輔導對象后,教師們利用中午、晚自習、休息日進行個別輔導,僅高三教師一年個別輔導次數(shù)達560多人次,其中數(shù)學、化學教師個別輔導達到80~90次。此項措施非常有效,不少個別科目較差的學生,在個別輔導中解決了不少問題,成績逐步提高,最終考上本科。
5.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學生少,不由自主地就進入了小班化,為此學校從實際出發(fā)進行大膽嘗試,研究小班化自主學習模式,教案改成了學案、以小組為單位擺放桌椅、課堂上教師精講多練、教師和學生多進行互動,結(jié)果課堂上睡覺的學生不見了,出現(xiàn)了學生思維被激活、小組間互相競爭、學生人人參與展示的喜人局面。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做到教育無痕
多數(shù)學生的父母遠在韓國打工,這些父母常年在外,只是在金錢上、物質(zhì)上滿足學生的要求,很少與他們進行交流,學生缺少約束、缺少關愛、缺乏對別人的理解,抗挫能力差。我們根據(jù)單親無親學生的心理問題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在心理活動課和主題班會中組織了《學會合理消費》《學會感恩》《追求與挫折》《做人·成才》等活動,學生自編自演小品《幼小心靈深處的傷疤》《從西方升起的太陽》《隱藏的愛》等。在活動中學生建立了和諧、融洽、友好合作的人際關系,增強了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調(diào)控的能力,從而樹立其積極向上、不畏艱辛、頑強拼搏的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讀幾封在韓國打工的父母給孩子的信,組織學生給遠在他鄉(xiāng)的父母寫信,充分表達對父母的掛念、關心以及感謝之情。通過活動使學生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無親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教育效果遠勝過教師枯燥的說教。此外,我們還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去授予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發(fā)展他們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我們對個別學生的教育,通過活動進行滲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xiàn)在,我校初中沒有一名學生輟學,連續(xù)三年被評為敦化市控輟先進學校,高考本科上線率和平均分逐年提高,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高考先進集體、高考成績優(yōu)秀學校??傊覀冊诩訌姾透倪M單親無親生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有很多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探索和努力。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第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