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基層教研室的教研員在進行教學視導時會給教師帶去什么,用親身體會總結了教研員和教師的關系,就如何做好教研員教學視導進行了研討。
關鍵詞:教研員;視導;教學
教研員發(fā)展的每一步都與一線教師的發(fā)展息息相關,都是在和一線教師的共同研究中發(fā)展進步的。教研員到學校進行視導時到底該帶去什么呢?我覺得教研員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親講一堂精彩的示范課
教研員要深入學校、深入教師、深入課堂,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深入到教學第一線,了解教學狀況,研究指導教學,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業(yè)務能力。教研員就是要給同科教師上一堂精彩的示范課,課的精彩表現在別開生面;具有創(chuàng)新性:內容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創(chuàng)新;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合作、探究、自主、互動。示范性就是以點帶面,廣大教師聽了課之后,都認為這課上得很好,覺得自己過去的課陳舊、老套或是在備課上下的功夫不夠等,讓教師覺得應改變過去那種過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及落后的教學方法。
二、胸懷一種新的教學理念
教研員到學校進行教學視導要帶著先進的教學理念。本著從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出發(fā),組織教師開展教學研究。通過教研活動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充當一個教學導師的形象
教研員的素質和能力不管是在實踐方面,或者是在理論方面,應都是居于第一線之上。不管是在課堂實踐經驗方面,或是在課堂上課理論教育教學方法方面都應是廣大第一線教師的指導老師。因為只有教研員擁有導師的能力,到學校進行視導,才能以一種“權威”去指導教育教學工作,到學校與教師召開教學經驗交流會、學術報告會時,談到學術與教學理論的問題,廣大教師才能心服口服。
四、真心真意做同科教師的益友
教研員應該是該科教師的好友。他來到各個學校調研時,是為了幫助該科教師解決教育教學方面的疑難,解除教師在教學與對教材方面的難題,為該科教師排憂解難。不同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差異性,恰恰是這種教學的多樣性,才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教學風格、學習風格和教學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理論素養(yǎng)、教學經驗、業(yè)務能力的不同,教師的教學過程與效果各不相同。
總之,教研員在進行教學視導時,應帶給教師什么,是每位教研員必須考慮的,要真正讓視導起到作用。
參考文獻:
李小七.教學研究視導:教研員的基本功.湖北教育,2009(03).
(作者單位 湖北省鶴峰教研室〈中學政治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