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成為每位社會成員的價值追求就必須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中。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存在諸多問題,要破解這些問題就需發(fā)揮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三者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建構起“三位一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模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社會主導價值觀。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國民教育體系 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 社會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緊迫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決定著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模式、制度體制和目標任務,體現著社會意識的性質和方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必然要求。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有效應對激烈的國際文化競爭,抵御西方意識形態(tài)滲透,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必須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zhàn)略舉措,發(fā)揮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中的“生命線”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tǒng)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擴大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掌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實現社會主義教育根本任務的迫切要求。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對千名在?!?0后”大學生價值觀情況調查的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主流是好的,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著政治價值觀有功利化傾向、成功價值觀有金錢化傾向、人生追求有模糊化傾向、道德追求有淡漠化傾向等現象。大學生的價值觀現狀迫切要求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力度,進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體現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現實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使公民愛國、敬業(yè)、誠信和友善,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使社會充滿自由、民主、公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得以落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tài)建設全面發(fā)展,人們創(chuàng)造歷史的活動與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高度一致,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
存在的問題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不利因素。家庭教育是個體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 ,在價值觀形成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啟蒙和熏陶作用。目前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以個人為中心的家庭教育傾向,使孩子自然地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以“自我”為思考問題的出發(fā)點,在處理與其他人關系時容易缺少同理心,在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中容易缺少全局意識;家長言行不一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形成;單親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兒童缺少價值觀引導者和教育者。
學校教育中存在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不利因素。學校是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目前學校教育存在著諸多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因素。首先,唯成績論教學理念的影響,以學習好、成績高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導致學生忽視提高個人的行為修養(yǎng),殊不知不“立人”則無以“立業(yè)”,也不會有個人的幸福。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影響缺乏系統(tǒng)性,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沒有形成與學生年齡、認知水平相適應的合理科學的系統(tǒng)教育內容,出現了對小學生講愛國主義、愛社會主義,而對大學生講愛父母的尷尬局面。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監(jiān)督機制缺失,品德修養(yǎng)和政治理論課的正常授課學時存在經常被占用的現象。
社會教育中存在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不利因素。一方面,沒有形成傳統(tǒng)媒體與現代媒體相結合的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傳統(tǒng)媒體的各種節(jié)目存在娛樂至上的問題,現代網絡媒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缺少吸引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沒有形成多元化、常態(tài)化的社會實踐環(huán)境,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社會階層缺少根據自身的條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環(huán)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對策
全面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是前提。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包容性,既有富強、和諧、誠信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價值追求,又有自由、民主、公正等價值追求;既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又符合馬克思主義的高遠追求。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全面性,既體現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又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人類最高理想;既倡導了國家層面的價值追求又倡導了社會層面和個人層面的價值追求;既反映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綜合目標,又反映了公民與公民、公民與組織、公民與政府之間在一切社會事務活動中應當嚴格遵守的基本道德底線。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層次性,公民個人的價值觀是社會價值觀和國家價值觀的基礎,要重視公民個人價值觀的教育和養(yǎng)成,為實現社會價值觀和國家價值觀奠定基礎。社會價值觀和國家價值觀的實現又可以為實現公民個人價值觀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氛圍,有利于公民個人價值觀的養(yǎng)成。
重視和強化家庭教育是基礎。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長的第一課堂,家長的個人文化素養(yǎng)、道德情操的水平直接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建立。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一方面要重視對孩子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文明禮貌教育,積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是非觀和榮辱觀。另一方面需要為青少年率先垂范,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養(yǎng)為青少年做出表率,奠定良好的基礎。
加強和實施有效的學校教育是關鍵。首先,以“五有”為目標建設具有基礎性的教師隊伍?!拔逵小保杭从写髳壑?、有敬業(yè)之志、有篤學之風、有創(chuàng)新之勇、有為師之范,使教師成為“真”的追尋者、“善”的傳播者、“美”的創(chuàng)造者、“愛”的踐行者,自覺加強師德修養(yǎng),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追隨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其次,以“愛”為核心健全具有層次性的德育體系。學校教育要針對學生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愛”的教育,從學生最親近的父母開始,推及到身邊的人、身邊事,再到更高層次的國家與人民,受教育者既能感知愛又能傳遞愛,為公民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基礎。再次,以教育對象為中心建構具有科學性的教育內容。要梳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教育內容,從整個教育體系出發(fā)統(tǒng)籌不同教育階段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標準,形成具有科學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體系,避免教育內容的簡單重復。最后,以養(yǎng)成教育為核心建立具有針對性的評價標準。在不同的教育階段要有不同的具體要求。
強化社會教育,構建良好社會環(huán)境是保障。社會是對全體國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大課堂,人們價值觀念的形成過程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是在社會中完成的。首先,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營造清廉自律的政治環(huán)境。關于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原因調查顯示,91%受訪者認為黨員干部的腐敗導致他們失去對黨和社會主義的信心。要提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效果,加強執(zhí)政黨的自身建設是關鍵。其次,加強傳播媒體建設,營造崇尚真善美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發(fā)揮新老媒體的整合力,整合媒體資源,資源共享,形成共同的宣傳教育內容和導向;培養(yǎng)媒體人的正向力;實現文化宣傳的監(jiān)管力。加強文化宣傳行業(yè)自律同時形成對文化宣傳的監(jiān)督機制;政府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網絡媒體的影響力,利用網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次,加強政府職能建設,營造公平實效的社會軟環(huán)境。政府應注重教育公平,促進學業(yè)成就的機會均等。最后,加強社會組織建設,營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環(huán)境。“知行統(tǒng)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要外化于行。社會實踐是青少年學生認識社會、體驗社會、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fā)揮社會組織的作用,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踐通道。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我們堅信只要家庭、學校、社會多方合力,各方面積極合作,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中,就一定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流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旗幟和靈魂。
【作者分別為沈陽工程學院副教授,沈陽工程學院教授;本文系遼寧省2011年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研究”和遼寧省社會科學聯合會2012年經濟社會發(fā)展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分別為:L11AZZ011,2013lslktzimks-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