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網絡教研團隊賽項小學英語學科的課題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小學英語四年級第一學期Unit 5 Our Town,在緊張的兩天半的時間內,通過信息化的教學設計、評價教學設計、反思與完善教學設計、可視化陳述與答辯等四個環(huán)節(jié),選手們的感悟、反思,在不斷地“磨”的過程中,迅速成長?,F(xiàn)在我就兩個教學設計談一談想法。
這兩個教學設計一個是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的,另一個是廣東省深圳市北斗小學的。在設計的過程中,兩個團隊都有其共同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借鑒。
● 創(chuàng)新整合點,凸顯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兩篇教學設計中,首先提到的是創(chuàng)新整合點。這是網絡教研團隊賽項設計的一個關鍵點,也是一個亮點。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和學科整合的過程中,整合什么?如何整合?整合的層次如何?這是教學設計中所要關注的。深圳團隊的基于互聯(lián)網絡的學習,體現(xiàn)了在當今社會上,網絡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學生通過網絡來尋找信息、篩選信息、重組信息,增加了其信息輸入量,為課堂教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南京團隊重點在于多種信息元素的整合運用,將多學習資源納入教學過程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教學中,多元互動地交流。
● 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語用情境,關注體驗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要重視英語學習的語用情境,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語境,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運用。兩個團隊在設計上都采用了運用信息技術多感官呈現(xiàn),模擬語境的方式。南京團隊設計了一個Mocky的人物,進行句子的操練,并將其帶入一個陌生的小鎮(zhèn),引導學生隨著Mocky一起走入這個小鎮(zhèn),利用地圖,帶領全班同學暢游小鎮(zhèn),進而掌握所要學習的單詞、句型,并在實際操練的過程中,加以實踐。深圳團隊在引入階段采用了Pat這樣一個小女孩,通過操練,復習舊知。而在新授的環(huán)節(jié),則引入了學生非常熟悉的卡通人物哆拉A夢,來帶領同學一起暢游城鎮(zhèn)。
● 利用網絡技術,加強資源整合,關注拓展
網絡是空間的延伸,縮短了地域空間。課堂上網絡的使用,極大地改變了教學的方式,更多的資源被加以利用,更多的資源被拿來我用。學生的學習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在課前、課后都可以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學習。深圳團隊利用網絡小組合作,自助規(guī)劃理想的城鎮(zhèn),并設計對話。每個小組的作品放在教師的統(tǒng)一平臺上進行共享,利用這樣一個網絡平臺,創(chuàng)設了學生語言交流的機會。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并自主獲取信息,組織語言,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南京團隊則結合南京的地域特點,邀請Mocky來南京作客,通過同學的幫助,順利地游覽了南京的一些名勝。
但是,在兩堂課的設計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共同的問題:一是教學目標的制定。設計采用了三維目標的制定,南京團隊在知識與技能目標上還對學生進行了分層目標的設定,思考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實際目標的制定中,并沒有體現(xiàn)分層的遞進關系。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中,過于宏觀和寬泛,深圳團隊的“培養(yǎng)文明禮儀、體味英語樂趣”這些目標既空洞又無操作性,這也是一個難點,如何把握好本單元、本節(jié)課的情感目標還需好好考慮。二是英語學科,更多的是需要生生、師生之間的實際對話操練,語篇的閱讀和理解。這個問題如何更好地在課堂上展現(xiàn),特別是運用了信息技術,增加了生、機之間的互動,那么如何操練,如何運用,提高語言的學習,也值得下階段思考。
誠然,作為英語的課堂教學設計,我們的落腳點還是要圍繞英語學科的課程標準“通過英語學習和語言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和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拓展視野,汲取知識,發(fā)展個性,并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為終身學習和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信息技術、網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但是網絡在教師的研訓上起到了嶄新的作用,從設計到研究,從交流到反思,這些都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