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宇
領導在決策中經(jīng)常遇到左右兩難的選擇。面對利弊權衡,人們也經(jīng)常感到茫然。
避雷針的發(fā)明者——美國著名政治家富蘭克林認為,人們之所以出現(xiàn)茫然,猶豫不定,主要是因為人們在考慮問題時,并非把正反兩方面理由都拿出來同時考慮。有時想到一部分,有時想到一開始看不到的另一部分。于是就出現(xiàn)各種目的或傾向性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這給我們的思維帶來不確定性。
的確,決策的過程里人們需要一座天平。富蘭克林的“權衡”智慧就體現(xiàn)在,先找出所有因素的正確聯(lián)系,評估每個因素在整體中的分量,然后才是對各因素之間關系重要性的掂量和比較。經(jīng)過整體范圍內的對比篩選,最后形成那個最優(yōu)的決策方案。
對富蘭克林的決策方法,人們印象最深的案例是1787年美國憲法制定。在制憲文件討論的初期,大小州之間出現(xiàn)了似乎永遠都無法彌補的裂痕。因為這是在建聯(lián)邦國家,首先你要承認大小州的獨立性和政治平等。沒有這點,人們也就看不到聯(lián)邦國家建立的必要性。這是從州與州之間的關系角度看??墒浅姓J了州與州之間政治平等,在成立后的聯(lián)邦國家里,又怎么來體現(xiàn)這種政治平等?很明顯,讓人口42萬的弗吉尼亞州與人口3.7萬的特拉華那州,分配同樣數(shù)量的選票,這是很不公平的,也是弗吉尼亞州絕對不可接受的。而假若按人口分配選票,一些小州又決不接受。因為那會稀釋州與州之間政治上的平等。毫無疑問自己因為州小,聲音會被淹沒其中。
意見分歧最激烈的時候,富蘭克林站出來了。他說,分歧的核心在于兩點:如果按比例代表制,小州擔心他們的自由無法保證;而平均分配,大州覺得他們的錢會有危險。大家點頭稱是。富蘭克林主張,每個州都應站在整體上均衡自己與對立方的意見,而不是光盯著條文里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因素。
每個州都派了一個代表,組成一個特別委員會。在這個委員會里,大家不再爭吵,而是立足整體,掂量自己的意見,均衡他人意見。在這種情況下,富蘭克林提出了設立參議院和眾議院兩個立法機構的議案:參議院采用平均代表法,眾議院按人口比例法;眾議院有權提出籌措和調度資金議案,參議院按票數(shù)意見決定資金議案,但無權修改。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如同兩個人分割蛋糕,他讓你分,但他優(yōu)先挑選。這樣做,切蛋糕的人沒話說,因為那是你切的;拿蛋糕的更沒話說,因為雖是別人切的,但你先拿。這樣一種機制就顯得非常公平:切的人為了自己,得切公平;拿的人更省事,挑選最優(yōu)便是。
這部權衡正反兩方面意見的憲法很快為各州所接受。至今,這部憲法仍在閃爍著公平理智的光芒。富蘭克林說,憲法議案雖是他提出的,但有些部分、有些條款,他站在他那個州的代表的角度,并想不同意,但為了權衡后的公眾共同利益,他還是接受了。
(塵中塑摘自《廉政瞭望(綜合版)》2013年第5期)
責編:向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