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曉明
主持人語
◆ 陳曉明
2000年11月11日,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決出結果,《抉擇》(張平)、《塵埃落定》(阿來)、《長恨歌》(王安憶)、《茶人三部曲》(王旭峰)四部作品榜上有名。按茅獎每五年五部作品的數額,這一年還有一部作品空缺?;蛘咴u委意見難以統(tǒng)一,或者難有令評委完全信服的作品,或者競爭激烈,旗鼓相當,難分勝負,故而只有暫付闕如。多年后,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還是站得住腳的,這幾部作品在當代文學史上都有一席之地。
張平的《抉擇》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時效性,這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觀念所推崇的作品。這部作品發(fā)表后,產生了強烈的現實反響,尤其是改編的電影,據說高層領導和有關主管部門都十分贊賞,它為中國當時正在著手進行的“反腐敗”提供了一個及時的參照系?!毒駬瘛肥装l(fā)于文學雜志《啄木鳥》1997年第2期至第4期,1997年8月由群眾出版社結集出版。隨后改編成電影《生死抉擇》于2000年出品上映,上映后以1.7億元創(chuàng)國產主旋律電影最高單片票房紀錄。作為反腐敗的重大題材和教材,當時每個單位都組織觀看了這部影片。在如此背景下,如此有影響的作品,獲得茅盾文學獎順理成章。張平的作品一直堅持道義上的鮮明色彩,他早年的作品就有十分強烈的“人民性”。在《抉擇》中,“人民性”這個概念被重新放置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改革的背景中,它不再是在改革的層面上揭示經濟制度的不合理,而是在政治層面上思考人民與當權者的矛盾。盡管這部作品是被冠以“反腐敗”的代表作,但其中對人民的重新書寫還是這部作品值得肯定的地方。這部作品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描寫底層民眾艱難困苦的生活狀況,逼真的現實主義筆法足以催人淚下,人民開始有勇氣與權勢者斗爭。這些描寫可以看出張平情真意切,對底層普通百姓有發(fā)自內心的關切,可以看出他早年表達的那種“人民性”具有更廣闊的內涵。今天我們在藝術上掂量它,或者置疑它在現實主義或現代主義的文學傳統(tǒng)下,究竟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歷史主義態(tài)度。中國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就是對現實主義狀況做出及時而真實的反映,它的問題性和當時性,它的尖銳性和直接性,都使它不可能在藝術上有更為復雜的設計,但在中國的文學傳統(tǒng)下,它的現實意義就可以使之具有獨特的意義。盡管我本人崇尚“純文學”,但面對書寫現實的作品,我也會看到文學多元并存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阿來在出版《塵埃落定》之前默默無聞,《塵埃落定》讓阿來名滿天下。這部作品顯得氣韻靈動,故事敘述從容卻跌宕起伏,語言絢麗卻不失洗練。這部小說可以說是史詩式的格局,寫一個土司家族的興衰史,也是發(fā)生在地緣區(qū)域里的爭斗史。小說把這段家族史放置在巨大歷史變異的時間段落中,即西藏從前現代的農奴制社會進入現代社會前夕的時期。小說并沒有過多表現外部歷史對西藏歷史的介入,而是表現他們自身對外部社會的反應,他們內部的爭斗,家族內部和土司之間的爭斗。這一切,都因為傻子的視點而被改變,歷史呈現為一出戲謔的和略顯荒誕的舞臺劇。這部小說把大歷史與小視點結合得恰到好處,相當于四兩撥千斤。這部小說因為采用了傻子的敘述視點,不僅顯得自由灑脫,而且?guī)缀跏巧癫娠w揚,無拘無束,出神入化,渾然天成。真是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因為傻子的視點沒有限制,在敘事上可以超越常規(guī)邏輯。反復重演的家族爭斗,到了現代革命時期,歷史不得不耗盡了它的重復邏輯。麥其土司一家人在解放軍到來時終歸于滅亡,傻子最終為仇人所殺,那鮮紅的血流了一地,但依然沒有痛苦,像是期待已久的結局。就此而言,這部小說以史詩的形式,完成了對經典史詩的解構。不難看出這部小說的敘述深受??思{《喧嘩與騷動》的影響,也可以看到蘇童的《罌粟之家》的那種情緒和風格。但阿來確實做得頗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那是藏文化的神奇底蘊在起作用。
1995年,《鐘山》第2、3、4期連載王安憶的《長恨歌》。《長恨歌》講述一個女人榮辱沉浮的歷史,但并不渲染驚心動魄的大喜大悲,而是在平淡安詳中敘述上海的小弄堂的日常生活史,女人在這種生活史中完成了她的宿命般的人生。王安憶曾經表示:“歷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構成的,歷史是日復一日、點點滴滴的生活的演變,它只承認那些貼膚可感的日子?!彼斫獾臍v史因而是一種日常的生活史。《長恨歌》延續(xù)并推進了王安憶在“三戀”中表達的對女性命運的關切,其中也始終隱藏著男性歷史對女性日常性的壓迫。王琦瑤只想過“好生活”,男人改變了她的生活,實則是男性歷史摧毀了她的生活。革命改變了她的一切,也隨時都可打碎她的日常生活。她小心謹慎地回避著這個男性歷史中的強大暴力,但那被男性創(chuàng)造出的歷史動力,終究會侵擾她的生活。她最終被一雙男人的手掐死,而這雙手,雖然沒有以革命的形式扼殺她,但卻以對金錢的貪婪掐死她——這倒是與老上海一脈相承,如同老上海幽靈重現。老上海的懷舊與弄堂里的日常生活,王安憶是在重寫海上舊夢,無意中為20世紀90年代上海的自我重構給予了文學的鋪墊。
王旭峰原來研究歷史,傾10多年心血,完成《茶人三部曲》。這部作品作為一部厚重的歷史小說,雖然并非藝術上特別富有創(chuàng)新性或挑戰(zhàn)性,但它對現實、歷史或人性的表現還是有相當深刻獨到之處的。它的文化底蘊厚實,關于茶的專門知識極為豐富,況且以它的歷史和生活的含容量,這部作品獲獎也無可厚非。事實上,這部作品在構思上還是相當大氣的,也頗具匠心。它把三個層面疊加在一起,即把家族的歷史、茶文化、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變動三者穿插結合起來,倒是把中國的歷史敘事和家族敘事發(fā)揮到極致的地步。這部作品也寫到眾多的人物,刻畫人物的手筆還是頗具功力。一招一式都有江南韻致,一板一眼都有文化根底。
12年過去了,這里邀請我的幾位在讀博士研究生來撰寫評論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接近這幾部作品,為求對每一部作品深度解讀,故在有限的篇幅里,每篇文章主要討論一部作品。龔自強評論張平《抉擇》,對作品的總體把握很到位,他也很用力,自強用功,寫作能力頗強。關于這部作品他有一個地方分析得很有見地,他看出小說表現的“抉擇”的困難,并非全是政治上的大是大非,經常是官場中陷入人事關系,個人的利益權衡而陷入“抉擇”的困境。但恰是在這個地方,自強沒有深入探討下去,他可能有些偏愛這部作品,對其有限性沒有更多地展開探討,例如,小說對不可決斷性(抉擇)的表現還是沒有堅定地放置在大是大非的決斷的絕境中來思考,這可能是這部作品值得反省的地方。
何瑛對阿來的《塵埃落定》的分析著眼于通論,就這部作品創(chuàng)建的“另一種史詩敘事”進行分析,角度、立意很好,拉開的結構架勢頗大,但關鍵的要點沒有形成一個不斷深化的主題。文章涉及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我以為是很有價值的,文章談到“作者實際上是用土司之間的爭斗這種民族內部沖突置換了革命和現代性沖擊的命題;同樣的,小說也以宗教文化的神秘性力量解釋了現代性力量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介入”。這部小說試圖碰撞兩個主題——革命攜帶的現代性與西藏進入現代的沖突,但卻并不直接表現。同樣,對文化神秘性的表現興趣壓倒了不同文化,乃至政治對信仰的沖擊。顯然,這兩個要點是“硬道理”,阿來如何處理這兩個問題,它們是可以被追問并形成問題鏈的。但何瑛看到了“在《塵埃落定》中,革命的意義模糊不清”,如何模糊不清?只是點到為止,但這是要害問題。如何評價它的處理方式?是合理的、創(chuàng)造性的,還是回避式的(回避或許是敘事策略)?何瑛也指出:“后臺的力量在小說中不經意地閃現,直至在小說最后顯示出摧枯拉朽的力量,藏族和土司制度的主體性在命運般的強大力量下轟然倒塌,終而塵埃落定?!比绾沃貙懜锩?,阿來幾乎避開了《農奴》的經典敘事,但神秘文化和異域風情能否真正超越政治,超越20世紀的激進現代性?這個問題要追問。
彭超從罌粟、毒品、花、色彩這些邊緣性因素來切入討論《塵埃落定》,創(chuàng)意頗為精彩。彭超寫文章的技術很好,要點與修辭都很緊密,文章內里還是要追問一個大的問題:這些修辭最后推向深度和高度時,她使用“國家革命”作為大的問題——這個大他者與小說文本中的小修辭建構起內在的關聯(lián),這種推論也是我所欣賞的,處理得很順暢。但因為沒有與前兩部分的修辭更內在地和有機地關聯(lián)起來,故而最后部分的血肉不夠飽滿。白色與紅色,與罌粟、梅毒,如何建立內在關系?這就需要更為機智的修辭關聯(lián)。這就有點苛求了。
張詠宸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看得出來,她對中國近現代史和傳統(tǒng)茶文化頗有興致。她的文章對《茶人三部曲》的內在結構的把握十分精到,她不是在一般的表面結構關聯(lián)中去把握這部長篇小說的結構,而是把個人、歷史與國家作為第一層結構,茶與歷史則為第二層結構;而由茶生發(fā)出來的人文精神與歷史再重合為第三層結構。張詠宸對結構及其敘事策略的分析還是深得這部作品的精妙處的。因為她的結構分析在每一層都匯合了多個因素,這個想法很好。但是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結構的轉換展開,如何回到文本的敘事中則分析得還不夠。特別是如何通過主要人物,通過幾個重要的歷史事件、行動或場景使這些因素重疊碰撞在一起,如果就這一內在結構做更深入的分析,可能會很有意思?;蛟S是篇幅所限,未能有更多展開。感覺立意很好,展開挖掘得還不到位。
注釋
:①參見《我眼中的歷史是日常的——與王安憶談〈長恨歌〉》,《文學報》2000年10月26日。
北京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