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西玲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感染引發(fā)的一種流行廣泛的甲類傳染病。而霍亂弧菌是腸道傳染病霍亂的病原體,被感染者可表現為劇烈嘔吐、腹瀉、脫水,甚至導致死亡[1]。該病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很高,曾在世界范圍內出現過多次大流行,對于霍亂的防治的關鍵在于對霍亂疫區(qū)的外環(huán)境標本進行及時監(jiān)測。對霍亂弧菌做出快速、精準的檢測是對霍亂預防、控制的主要方法。但其檢測一直是困擾微生物檢驗工作的一個難題,尤其是外環(huán)境水質和食品中霍亂弧菌的檢測,根據國內、外大量學者的研究,建立了許多有效的檢測方法,并已作為目前臨床的常用檢測手段廣泛應用。但霍亂弧菌在自然生存狀態(tài)下的帶菌量很少,常由于機制不清晰,同時,外環(huán)境標本摻雜大量其他菌群,從而導致霍亂弧菌的分離鑒定比較困難。常規(guī)培養(yǎng)法無法檢出霍亂弧菌,為了有效提高外環(huán)境中霍亂弧菌的檢出率,避免漏檢的發(fā)生,我們采用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不僅提高了常規(guī)檢測方法的靈敏度,而且可以有效避免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帶來的假陽性?,F報道如下。
1.1 一般材料
1.1.1 樣品來源 根據我市的霍亂病監(jiān)測規(guī)定,將批發(fā)市場,農貿市場,餐廳暫養(yǎng),銷售的海、水產品共100份進行標本采集。
1.1.2 樣品種類 所采集的標本100份共分5大類:包括魚類 (20份):帶魚、黃瓜魚、金錢魚、鱔魚、鱸魚、鯽魚、鯧魚等;貝殼類 (20份):鮑魚、牡蠣、蟶子、鐵釘螺等;甲殼類 (20份):螃蟹、草蝦、河蝦等;蛙類 (20份):牛蛙、青蛙;水母類動物 (15份);甲魚 (5份)。
1.1.3 試劑 堿性胨水和四號瓊脂培養(yǎng)基購自北京陸橋生物試劑有限公司的半成品粉劑,霍亂診斷血清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所有產品都在有效期內。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分離鑒定法 霍亂弧菌屬需氧或兼性厭氧菌,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對營養(yǎng)的需求也不高,通常采用濃縮堿性胨水作為選擇性增菌培養(yǎng)基。具體方法:海產品20g加225ml堿性胨水;將pH值調至9.0,其增菌10h,取上層培養(yǎng)物接種到10ml堿性胨水中,做二次增菌培養(yǎng),培養(yǎng)8h,兩次均劃四號瓊脂平板進行分離培養(yǎng),每個平板挑取略帶灰色,8~18個高度懷疑的圓潤透明如水滴樣可疑菌落接種于營養(yǎng)瓊脂平板。
1.2.2 PCR檢測法 檢測霍亂毒素基因ctxA和菌毛基因tcpA,取二代堿性胨水增菌液1.5ml,離心6min,棄上清液,加DNA裂解液,離心1min。取上清液做PCR模板,凝膠成儀觀察結果。出現308bp條帶為ctxA基因陽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選取100份海、水產品同時用兩種方法進行增菌培養(yǎng),通過采用常規(guī)分離鑒定法,檢測到霍亂弧菌呈陽性6份 (6%),通過PCR檢測法檢測出霍亂弧菌呈陽性9份 (9%)。兩組檢測方法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測方法比較 (份)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detection methods
霍亂弧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是霍亂腸毒素,霍亂腸毒素的檢出對霍亂弧菌的確定,是否能引起流行,具有較高的流行病學意義。截至目前為止,細菌培養(yǎng)、生化檢查以及血清學鑒定均仍然作為霍亂弧菌實驗室診斷的“黃金標準”[2]。海、水產品的樣品采集方法直接影響著霍亂弧菌的陽性率,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大多采用常規(guī)分離鑒定法對所采集的所有標本進行檢測,檢疫人員只要熟練掌握培養(yǎng)分離的條件和方法,就能從標本中篩離霍亂弧菌的病原菌。因此,該方法在過去的幾年里,一直被列入《國家標準》和《霍亂防治手冊》的推廣應用中。但伴隨著衛(wèi)生檢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可以發(fā)現,該方法在進行增菌培養(yǎng)期間,由于分解代謝的產物不利霍亂弧菌的增殖,有的還會影響致病菌的生長,從而阻礙檢出結果的準確性?;魜y弧菌在堿性蛋白胨水中生長迅速,通常檢疫人員會將標本置于37℃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6~8h后,在取上層培養(yǎng)物做弧菌分離。該菌在營養(yǎng)瓊脂和堿性瓊脂上可見,表面無色,呈圓形,色澤透明,質感光滑,濕潤,扁平或稍凸起,邊緣整齊。為了方便檢出,近年來,衛(wèi)生部在《霍亂防治手冊》中逐步推出海、水產品采用PCR檢測法。本文就對五大類海水產品霍亂弧菌污染狀況進行調查,通過對比發(fā)現,100份海、水產品同時用兩種方法進行增菌培養(yǎng),兩種檢測方法的靈敏度雖然一致,但對于含菌量少的標本,在檢測上PCR檢測法更具優(yōu)勢。由于在不同的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上,霍亂弧菌會產生不同的菌落特征,因此,其培養(yǎng)基大多含有膽鹽、十二烷基磺酸鈉、亞硝酸鉀、慶大霉素、多黏菌素等抑菌劑。通過采用常規(guī)分離鑒定法,檢測到霍亂弧菌呈陽性6例,通過PCR檢測法檢測出霍亂弧菌呈陽性9例。即PCR檢測法比常規(guī)分離鑒定法在霍亂弧菌含量較少的標本上,其檢出率高,具有較好的敏感度和特異性。
PCR檢測方法可分為多重PCR與常規(guī)PCR兩種方法,所謂多重PCR檢測法,主要是指一次反應可檢測出多種基因,這樣不但大大節(jié)約了所需時間及成本,還有效提高了檢測效率。并能克服由于某種外因導致的檢測結果出現假陽性。并且,多重PCR可快速鑒定其菌屬是否為產毒株,還能從腹瀉患者的糞便標本中檢測到霍亂弧菌的腸道致病菌。從而有效提高感染性腹瀉病原學診斷的水平,為多種致病菌的快速診斷提供了新的方法。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由于所用周期長、工作量大,并且,受環(huán)境、培養(yǎng)條件以及主觀因素影響,不能滿足疾病預防和控制的需求,不利于實驗室的快速診斷。近年來,伴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檢測儀器的不斷更新,探針的設計顯得尤為精確,通過采用多通道熒光PCR儀的廣泛使用,多重熒光定量PCR技術也顯得尤為成熟,并且,具有高通量、低成本、高效率等多重優(yōu)勢,被研究學者廣泛應用于病毒、細菌、真菌等多種病原體的快速檢測,成為熱點檢測方法。建立了四重熒光定量PCR體系,從分子水平詳細闡述了霍亂的發(fā)生、發(fā)展、分布等規(guī)律,為霍亂弧菌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有效降低了單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毒力基因特異度不高造成結果假陽性的弊端,提高了檢測效率,降低了檢測成本,逐漸成為未來檢測技術的新的發(fā)展趨勢。并且,在進行標本采集時,需要注意樣品從采集、運送、保存直至檢測等環(huán)節(jié)均必須嚴格按照質量控制標準的要求。同時,按照參照《中國霍亂監(jiān)測方案》的技術規(guī)定進行操作,每份樣品均需要采集足夠的數量,確保樣品的代表性及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從1820年至今,我國的霍亂流行,都是由國外傳人引起的,我國不是霍亂的疫源地圈。
有關部門必須加強海、水產品的監(jiān)測,在進行海、水產品霍亂弧菌的檢測中,由于霍亂弧菌菌型復雜,尤其是甲魚,一旦受到霍亂弧菌污染,霍亂弧菌可能在其體內存活時間較長,并污染水體。同時,可能將霍亂弧菌傳染給消費者,導致疾病。通過本文研究發(fā)現,魚類、貝殼類、甲殼類、蛙類、水母類以及甲魚均檢出毒力基因為產毒株,具有流行性和致病性的可能。因此,做好霍亂預防工作,海、水產品的衛(wèi)生狀況對食品衛(wèi)生和消費健康關系密切,加強飲食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同時,加強全民健康教育,改善居民的不良飲食習慣,提醒人們盡量少生食海、水產品以防霍亂弧菌的傳播流行,提高霍亂防治知識和意識,切斷傳播途徑,防止霍亂疫情爆發(fā)。對保障我國國際旅行人員健康,保障正常國際交往和國際貿易均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綜上所述,兩種方法雖然各有優(yōu)勢,但PCR檢測法用于霍亂弧菌的檢測,能最大限度降低漏檢的可能性,對臨床檢驗及衛(wèi)生檢測有較高的指導意義。
1 吳以華,徐景野,李岳良,等.微量培養(yǎng)板不同保存時間對霍亂弧菌培養(yǎng)效果的觀察[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7,27(4):629-630.
2 姚美琳,周發(fā)珍,王榕峰,等.2003—2007年廈門市海倉區(qū)外環(huán)境巾霍亂弧菌監(jiān)測結果分析 [J].預防醫(yī)學論壇,2008,14(10):92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