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金代山西古體詩用韻研究

2013-11-13 01:50:24張建坤
關(guān)鍵詞:古體詩元好問聲韻

張建坤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xué)文化產(chǎn)業(yè)系,廣州510091)

詩文用韻的研究,是漢語語音史的重要內(nèi)容?!皩τ陧崟霈F(xiàn)以前的時期,詩歌押韻是觀察古代韻母系統(tǒng)的最重要的材料;韻書出現(xiàn)以后,這些材料又可以印證韻書?!保?]金代山西共有62位詩人的769首古體詩流傳下來,這是音韻史上極好的材料。本文擬從音韻的角度,歸納整理金代山西古體詩的詩韻,考察它們的用韻特點(diǎn)及其所反映的當(dāng)時的實(shí)際語音情況。①本文統(tǒng)計古體詩以《全遼金詩》(閻鳳梧、康金聲主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為據(jù)。在引用韻例時,一律用該首詩的前兩個字作為標(biāo)題,書名號后的阿拉伯?dāng)?shù)字指《全遼金詩》里的頁碼。

下面先列出各部押韻情況總表(見表1),每韻包含《廣韻》哪些韻字,除去聲的祭、泰、夬、廢及入聲韻外,一概以平賅平上去。其次全部列出本部字和其他通用的韻例及其分析。

表1 金代山西古體詩韻母系統(tǒng)歸部表

一、陰聲韻

1.歌戈部 本部相當(dāng)于《中原音韻》的歌戈韻。與魚模部通用1例(“×例”指的是×個韻段,下同):挫座簸磨課大坐墮污過和唾我臥破(段成己《陳子》2864)。

2.麻邪部 本部包括《中原音韻》的家麻、車遮兩韻。南宋毛晃在《增修互注禮部韻略》有注語云:“麻字韻自‘奢’以下,馬字韻自‘寫’以下,禡字韻自‘籍’以下,皆當(dāng)別為一韻,但與之通可也。蓋‘麻馬禡’等字皆齒音,以中原雅音求之,夐然不同矣?!边@條注解表明,在當(dāng)時中原雅音中麻韻三等和二等韻已經(jīng)有了明顯不同,應(yīng)該另立一韻了,但在山西詩人的作品里麻二麻三完全混用不分,大概反映的正是“但與之通可也”的狀況,體現(xiàn)了詩人用韻比較保守的一面。

3.之微部 本部包括《中原音韻》支思、齊微兩韻,但在這里還看不出它們分用的跡象。

本部與灰咍部通用7例:之之時姿師夷維施嬉禧違綏依圻支推姿輝宜黎(孫九鼎《重修唐》227),私璣尼輝磊知貲兒奇癡幾資疵機(jī)(雷淵《大地》2203),斯糜羈馳為師宜私坯離漪漓遺嗤奇詩遲饑癡夷頤知辭(段成己《有客》2861),貽推離昧迷恞移誰期知(李道玄《混元》1953),嶷歸回(劉祁《青燈》2960),來開雷巍苔猜哀哉(段克己《黃河》2830),會態(tài)翠(房皞《貧家》2913)。以上這些灰咍部字大部分都是灰韻字,表明灰韻字正在離開蟹攝部向之微部轉(zhuǎn)移。從上面的韻例看出,灰韻與本部相押主要是平聲(只有“磊”是上聲),魯國堯曾推測“《廣韻》灰韻系及泰韻合口押入支微部的也許首先是從去聲開始的”,[2]山西古體詩押韻材料不支持這種推測。除此以外,灰韻字還出現(xiàn)在灰咍部,比出現(xiàn)在本部的次數(shù)多很多。

本部與魚模部通用3例:字孤圖虞無符珠都(侯善淵《太清》1487),履著慮顧趣(元好問《榮叟》2405),渡樹路故去顧付父履附聚仆距怒露暮步慕助趣遇箸具處柱(元好問《土門》2490)。

關(guān)于侯善淵本部和魚模部相押的韻例,丁治民《金末道士侯善淵詩詞用韻與晉南方言》(以下簡稱丁文)認(rèn)為這是方言現(xiàn)象。[3]筆者認(rèn)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因?yàn)楹钌茰Y是山西臨汾人,在臨汾方言中,“字”的韻母為[?],遇攝韻母為[u]或[y](見《山西方言調(diào)查研究報告》,[4]以下簡稱《報告》),它們相去甚遠(yuǎn)。另外在四川、[2]江蘇、①見錢毅、姜怡國《北宋揚(yáng)州詩人王令用韻考》,載《邵陽學(xué)院學(xué)報》,2009年第1期第68-72頁。安徽、②見呂玲娣《北宋詩人梅堯臣用韻研究》,載《阜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第4期;見張令吾《北宋張耒近體詩韻考》,載《湛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第5期。福建、③見劉曉南《宋代四川方音概貌及“閩蜀相近”現(xiàn)象》,載《語文研究》2008年第2期。北京④鄧興鋒《大都雜劇用韻所反映的元代一些單字的讀音》,載《語言研究》1997年第1期。等地的詩詞用韻中都有此類現(xiàn)象。魏慧斌指出“魚支合葉是宋詞用韻普遍特點(diǎn),共有140例”。[5]96因此,本部與魚模部通用應(yīng)該是通語中的現(xiàn)象。

“履”本屬于《廣韻》脂韻,在現(xiàn)代漢語語音中,韻母已經(jīng)和遇攝三等字相同,從韻文材料來看,它和遇攝的合流在金代已經(jīng)開始了。

4.魚模部 本部相當(dāng)于《中原音韻》的魚模韻。與尤侯部唇音字通用3例:虎母祖甫古府武(侯善淵《虎虎》1573),譜畝魯所武侮舉廡鹵古(元好問《不見》2443),土伍婦惡(李汾《石家》2763)。其中“母”“婦”兩字還同時和尤侯部字相押,表明流攝唇音字向遇攝的轉(zhuǎn)化還在進(jìn)行中。

與蕭豪部通用1例:滸府魯取苦瞽古主侮媼語暑戶浦渚乳女(元好問《詩人》2518)。

與屋燭部通用1例:書犢(元好問《古劍》2528)。

5.灰咍部 本部包括《中原音韻》皆來韻,但比皆來韻多了灰韻。來自麥韻的“債”和本部通用3例:戒快害怪債愛蓋(侯善淵《戒戒》1570),敗械芥壞話解界賣隘債掛眥快邁(董文甫《住人》1057),債話(李俊民《一軒》1957)?!皞比纬霈F(xiàn)都在灰咍部且沒有和入聲字相押,表明“債”字已經(jīng)轉(zhuǎn)入灰咍部。

6.蕭豪部 本部相當(dāng)于《中原音韻》蕭豪韻。本部與尤侯部通用1例:交毫濤高毛臊皋豪牢逃髦袍饕勞薅螯搔桃醪韜刀曹號遭游嘈(段克己《正月》2831)。

7.尤侯部 本部相當(dāng)于《中原音韻》的尤侯韻。

二、陽聲韻

1.真文部 本部包括《中原音韻》的真文韻。本部與元韻通用7例:園門喧樽暄孫垣言(元好問《山腰》3436),尊原門援翻昏言存魂(李俊民《太行》1895),昏門溫盆元言垣蹇樊蓀渾園樽尊論煩孫軒坤(雷淵《幼安》2201),悃懇本畹巘偃返阮遠(yuǎn)損袞蔉挽晚(元好問《良朋》2433),論奔園尊樊昏屯門痕根樽翻軒元(司馬樸《湘西》263),根論門言(元好問《利端》2411),崘門奔源尊痕煩燉騫軒轅黿坤閽溫喧言昏(陳賡《黃河》2742)。元韻在劉宋時期開始離開山攝,和痕魂合為一部,但最晚在宋代初期,元韻已經(jīng)回歸山攝,因?yàn)樵嵲诂F(xiàn)存最古老的韻圖——《韻鏡》中,和山攝的山、仙韻同處一圖(分別為外轉(zhuǎn)二十一開、外轉(zhuǎn)二十二合),而《韻鏡》產(chǎn)生于公元1007至公元1037年之間。①據(jù)李新魁《漢語等韻學(xué)》(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64頁)的說法。因此,元韻和痕魂通押,顯然是仿古。

本部和東鐘通用5例:真新窮通宮塵神(侯善淵《真真》1574),盡運(yùn)牝近寸動分(侯善淵《盞盞》1575),龍群雄風(fēng)坤崙聞(侯善淵《龍龍》1573),重盡共動縫近用(侯善淵《重重》1572),空通容窮東紅坤(侯善淵《空空》1574)。

丁文[3]把本部與東鐘合為一部,喬全生也指出“段(克己)、侯(善淵)、劉(志淵)三人的詩詞用韻說明金代晉南方言的臻攝與通攝字也是完全合流的?!保?]214但筆者認(rèn)為應(yīng)該分為兩部,并且即使合為一部也不能據(jù)此認(rèn)為金代晉南方言兩攝字完全合流。因?yàn)?(1)在晉南籍詩人作品中,臻攝和通攝都有很多自押的韻段,東鐘(冬)自押11例,真文自押26例,真文和東鐘通用僅5例,這不能算“完全合流”,它們之間通用應(yīng)是用韻寬所致;(2)現(xiàn)代臨汾方言中臻攝為-n韻尾,通攝為-?韻尾(《報告》678)。

本部和庚蒸部通用2例:芹云群紛分聞焚汾耘墳君勳文軍曛真聽(段克己《朝采》2850),茵朋澠繩澄蒸冰(劉汲《西巖》650)。在稷山方言中,臻攝字失去鼻韻尾,韻母為[]或[],曾、梗攝的韻母為[??]或[y ?],它們它們讀音相去甚遠(yuǎn),它們通用肯定不是方言現(xiàn)象(《報告》670)。劉汲渾源人,在渾源方言中,臻攝和梗攝一樣,都是-?韻尾,劉汲的這首詩可能反映了他的方言(《報告》589)。

本部和東鐘、庚 蒸部通用1例:辰文純風(fēng)王扁神瑛真(侯善淵《玉清》1489)。②為方便閱讀,對于非本部韻字加下劃線表示或著重號,來自不同韻部的則加不同的下劃線或著重號,以示區(qū)別。下同。

本部侵尋部通用2例:俊信潤骎琳(元好問《故家》2488),聞沈心侵吟音林(侯善淵《聞聞》1575)。

2.寒仙部 本部包括《中原音韻》的寒山、先天、桓歡三韻。元韻除了和上述的真文部的魂痕通用外,還和山攝其他韻相押。在寒仙部內(nèi)仙先和寒桓有分用趨勢,本部共出現(xiàn)114個韻段,先韻獨(dú)用、仙韻獨(dú)用及它們之間通用共49例,寒韻獨(dú)用、桓韻獨(dú)用及它們之間通用8例子,并且元韻和仙先通用多,山刪和寒桓通用多,盡管如此,仙先和寒桓還是不能分開,因?yàn)樗鼈冎g有11例是通用的,囿于篇幅僅舉一例:冠眢難端安攀餐山還寒千頑閑灘鸞顏艱乾盤壇丹斑寬丸蘭間翰團(tuán)(元好問《我本》),在這首詩中出現(xiàn)了寒桓山刪元先六個韻的字。

本部和監(jiān)咸部通用1例:閑凡寰攀關(guān)山間(侯善淵《閑閑》1577)。這個例子和真文部與侵尋部通用的2個例子表明-m韻尾開始消失。

本部與真文通用2例:蹇返穩(wěn)挽遠(yuǎn)晚(段成己《青山》2860),門屯奔尊孫燉痕鯤墩溫蓀昏分尊琨捫魂垠轅煙喧(李俊民《太行》2055)。這里的和真文部通用都和元韻與魂韻押韻有關(guān),首先是由于文人仿古,元韻字和痕魂字相押,其次是元韻字和山攝其他字相押。

本部用韻比較特殊的有2例:先然動玄月禪死綿前天(侯善淵《三圣》1503),年錢城才鵑前(李汾《洛陽》2764)。今山西臨汾方言中,山攝韻母一般為[an]或[i εn],“動”的韻母為[u??],“月”的韻母為[y ε],“死”的韻母為[?](《報告》678),這幾個字的讀音和山攝字的讀音可以說相去甚遠(yuǎn),這里應(yīng)是失押現(xiàn)象。李汾山西太原人,今太原方言中,山攝韻母一般為[ie]、[](如“搬”)或[](如“官”),“才”的韻母為[ai],“城”的韻母為[??](《報告》389),故以今音觀之,“才”與山攝字相押,應(yīng)是主要元音相近,“城”與山攝字相押,應(yīng)是是鼻韻母和鼻化韻相近,李汾的這首詩可能反映當(dāng)時太原方言的特點(diǎn)。

3.庚蒸部 本部相當(dāng)于《中原音韻》的庚青部。本部與東鐘部通用5例:景省沖靜钅并冷炯慶(侯善淵《內(nèi)適》1488),衡卿停轟明清傾警(元好問《往年》2436),鏡鏡定形營性病瓏正凈(李道玄《嗟昏》1590),夢動冷洞(陳賡《武郎》2744)。元好問忻州人,李道玄常住河津,在他們的方言中曾梗攝與臻攝主要元音相同(《報告》570,654),對他們而言,本部與東鐘部通用可能是方言的反映。侯善淵臨汾人,陳賡臨猗人,在他們的方言中(《報告》648,678),曾梗攝的韻母為[i ?],通攝韻母為[u ??](臨汾方言中“中東公孔”等字讀這個音)、[u ?](在臨猗方言中“東公紅翁”讀這個音)或[y ?],對他們而言,本部與東鐘通用乃是用韻寬所致。

本部與之微通用1例:氣肌澄(侯善淵《八言藏》1504)。這種現(xiàn)象在宋詞和金元詞中都沒有出現(xiàn)。喬全生指出晉方言并州片梗攝丟失鼻韻尾后,多讀[i]、[?],而這種現(xiàn)象正是保留的唐五代西北的某支方言,在這種方言里,丟失鼻韻尾的清青韻和齊韻通用現(xiàn)象很普遍。[6]198-201筆者認(rèn)為盡管臨汾方言不屬于并州片,在今臨汾方言里也沒有梗攝字讀[i]、[?]的現(xiàn)象,但侯善淵作為一個道士,云游四方,在作詩時受這些方言的影響還是有可能的,而且,在侯善淵的詞里也有這種現(xiàn)象,如《益壽美金花·靈源》:靜鏡性始(唐圭璋主編、中華書局1979年版《全金元詞》上冊第528頁)。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應(yīng)是山西方言的表現(xiàn)。

本部與江陽部通用1例:昌黃光陽祥霜瑯英皇(侯善淵《道德》1486)。從現(xiàn)代臨汾方言看,“英”的韻母為[iη],江陽部的韻母為[αη]或[iαη],應(yīng)該是用韻寬所致。

4.江陽部 本部相當(dāng)于《中原音韻》的江陽韻。

5.東鐘韻 本部相當(dāng)于《中原音韻》東鐘韻。

6.監(jiān)咸部、廉纖部 這兩部韻字較少,故合在一起討論。這兩部所包括的韻字分別和《中原音韻》的監(jiān)咸韻、廉纖韻基本相同。監(jiān)咸與廉纖部通用1例:厭添簾監(jiān)(元好問《碧瓦》2524)。

7.侵尋部 本部相當(dāng)于《中原音韻》侵尋韻。

三、入聲韻

1.屋燭部 本部與昔職部通用14例:囑哭骨卜谷肉獄族贖福(李道玄《召門》1594),骨速鹿足肉(李俊民《雄姿》1890),肉骨兀(麻革《古人》2222),玉骨獨(dú)蓿屋肉腹足綠(元德明《牙豬》1208),宿束木物骨玉哭(劉從益《朝來》2163),骨斸(麻革《送杜仲》2218),骨鵠束(麻革《吾聞》2222),戌木腹鵠縮槲玉目綠屋谷曲跼速肉榖宿夙足禿鹿(王渥《甲申》2266),率觸谷欲足纆辱俗幅熟曲復(fù)腹肉速束菊(房皞《稟性》2914),祓沐物(元好問《壺中》2477),物足(元好問《越女》2526),德惚腹國黑物玉(侯善淵《德德》1575),惚塞谷物德默則(侯善淵《惚惚》1581),禿沒鏃(元好問《惠遠(yuǎn)》2473)。

這里應(yīng)該指出的是昔職部和本部相押的多數(shù)來臻攝入聲合口,共11例,其中沒韻的“骨”字和本部相押7次,“兀”相押1次,“惚”相押2次,“沒”相押1次,來自術(shù)韻的“戌”相押1次,來自物韻的“物”字和本部相押4次,“祓”相押1次,而來自曾攝、梗攝的韻字很少,只有3例。值得注意的是物韻同時和遇攝通押:欎雨舉宇羽廡阻語取楚苦(元好問《濕暑》2421),而在《四聲等子》里通攝入聲又是和遇攝相配的。一方面,臻攝入聲合口同時和通攝入聲與遇攝通用,另一方面,在韻圖里通攝入聲又是和遇攝相配。種種跡象表明,沒韻、物韻和術(shù)韻的某些字開始與屋、燭韻合流,它們的主要元音已經(jīng)趨同,并且主要元音應(yīng)該就是u。王力先生指出:“在《四聲等子》里,遇攝只和通攝的入聲相配,但是在《切韻要法》(這里指的是《字母切韻要法》)里,裓攝合撮(等于遇攝)卻兼和臻攝入聲相配了(“骨”配“孤”,“出”配“樞”)。但是……在十四世紀(jì)(?)以前臻合口入聲還沒有搬家,①本文作者按:王力先生的意思是臻攝入聲合口的主要元音還和臻攝舒聲保持一致,還沒有變成u或y。而且在現(xiàn)代非“官話”區(qū)方言里也并不念 u,y。”[7]204從金代從大量的臻攝入聲合口和通攝入聲相押情況來看,王先生的觀點(diǎn)值得懷疑。

本部與藥覺部通用1例:谷哭鵠樸俗綠(元德明《山中》1201)。

2.昔職部 臻攝入聲合口除了和屋燭部相押外,還同時和本部的昔錫職德質(zhì)等韻通用。

本部與葉薛部、藥 覺部通用1例:實(shí)客璧澤疾雪削擲(元好問《彼美》2724)。

3.藥覺部 丁文說覺韻不與藥鐸部(即本文所說的藥覺部)互葉,因此把覺韻歸入月貼部(即本文所說的葉薛部)。這種說法是不準(zhǔn)確的,覺韻與藥鐸互押的有2例:勺縛橐讬鶴壑薄藿樂慤卻泊虐(元好問《千辰》2426),弱薄慤學(xué)愕落郭讬杓樂(元好問《吾女》2447)。

以上兩例中的“慤”“學(xué)”都是覺韻字,其余韻腳字都屬于藥鐸韻。因此,本文把覺韻歸入藥鐸部。

在《經(jīng)史正音切韻指南》中,是鐸韻和果攝相配,而在《切韻指掌圖》中,是山攝入聲一等和果攝一等相配,唐作藩認(rèn)為“這可能表明鐸韻和曷末的主要元音已相同或很近,韻尾的區(qū)別已經(jīng)消失”。[8]210本部與山攝入聲一等通用 2 例:腳壑寞薄落缽縛藥錯樂鑿著廓(段克己《我愛》2823),藥活渴(元好問《江南》2523)。從這些押韻材料來看,唐先生的意見是正確的。

4.葉薛部 本部與昔職部通用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和元韻與痕魂通押一樣,是月韻和沒韻押韻?!俄嶇R》中,月韻和山攝的鎋韻、薛韻同處一圖(分別為外轉(zhuǎn)二十一開、外轉(zhuǎn)二十二合),因此這里月韻和沒韻相押完全是文人仿古:月樾忽沒(劉汲《云橫》649),發(fā)沒月(元好問《西園》2459),沒發(fā)月(元好問《南冠》2504),樾越歇骨發(fā)月(段成己《罷書》2860),發(fā)滑骨(元好問《江南》2523)。第二種是月和沒韻押韻,這是仿古,在此基礎(chǔ)上,再與臻攝字或其他山攝字押韻:沒月兀發(fā)窟屈渤物發(fā)忽骨樾(元好問《讠隱水》2404),出骨月(元好問《龍山》2513),勃物發(fā)月(元好問《茅齋》2452),折骨月血客(李俊民《不周》1891),骨雪發(fā)滑抹裂劂穴(元好問《詩人》2518)。以上兩種類型都和月韻、沒韻有關(guān)。第三種與月韻沒韻相押沒有關(guān)系,有4例:白月濕(段克己《幾日》2824),白折陌(元好問《桃花》2501),積業(yè)(李道玄《藥包》1590),窟得活虢脅(李俊民《惡石》1902)。

綜上所述,金代山西古體詩的韻母系統(tǒng)可以歸納為19部,這個韻母系統(tǒng)的陰聲韻、陽聲韻與同時期的中原一帶詞韻的韻母系統(tǒng)基本一致,差別在于入聲韻。金代中原一帶的入聲韻一般被歸納為3部(參看宋洪民《金元詞用韻與〈中原音韻〉》、[9]李愛平《金元山東詞人用韻考》、[10]魯國堯《宋代辛棄疾等山東詞人用韻考》、[11]魯國堯《元遺山詩詞曲用韻考》、[12]朱曉農(nóng)《音韻研究》[13])。盡管山西古體詩韻零星地體現(xiàn)了古山西方言的特點(diǎn),但從總體來看反映了當(dāng)時通用的語音系統(tǒng)。正如王力先生所說:“時代對于用韻的影響大,而地域?qū)τ谟庙嵉挠绊懶??!保?4]筆者對于丁文認(rèn)為侯善淵詩詞用韻的語音基礎(chǔ)是晉南方言的觀點(diǎn)不敢茍同。

與《中原音韻》相比,這個韻系具有幾個特點(diǎn):

其一,入聲作為獨(dú)立的韻部仍然存在,但是-p、-t、-k韻尾已經(jīng)出現(xiàn)混合的現(xiàn)象。這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山攝、咸攝兩攝入聲混用不分,臻攝、深攝、曾攝、梗攝四攝入聲混用不分;在灰咍部、魚模部都有和入聲通用的韻例。

其二,山攝還沒有分成桓歡、寒山、先天三部。寒桓和仙先雖然有分用的趨勢,但還不能截然分開?;疙崻?dú)用僅發(fā)現(xiàn)1例:亂斷半(李獻(xiàn)甫《疏星》2787),桓韻與山通用則多達(dá)22例。

其三,車遮韻、支思韻尚未形成,假攝二等三等還沒有分用的趨勢?!吨性繇崱匪殖龅闹柬?,在詩韻中和止攝其他字、蟹攝三四等字完全混用不分,沒有分用的趨勢。

這個韻母系統(tǒng)比平水韻也要寬得多。過去語言學(xué)界認(rèn)為宋代以后的詩歌固守“平水韻”,脫離口語,如王力先生說過“到了宋代,找口語不要向詩中找,而應(yīng)該向詞中找”,[7]24通過本文對金代山西古體詩研究來看,這種觀點(diǎn)有失偏頗。

研究古體詩的用韻具有重要價值。這首先表現(xiàn)在古體詩的韻母系統(tǒng)和同時期的山西詞韻基本相同上。這表明古體詩的詩韻和詞韻在漢語史的研究上具有同樣的價值,有些地方比詞韻更能體現(xiàn)實(shí)際語音。據(jù)筆者考察,灰韻字在金代山西詞韻中,和止攝字通用僅1例,而在詩韻中則多達(dá)5例,體現(xiàn)了灰韻字與止攝字的合流,這種現(xiàn)象更接近《中原音韻》,因而更接近口語。其次,在某些方面可以補(bǔ)充韻書之不足。比如在《四聲等子》咸攝、深攝入聲只和本攝舒聲韻相配,不和陰聲韻相配。這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二攝的入聲保留得相對完整。唐作藩先生就說過:“《等子》(本文作者按:指的是《四聲等子》)的入聲韻,已經(jīng)打破了《廣韻》系統(tǒng),不僅兼承陽聲韻和陰聲韻,而且混同了[-k][-t]尾。它們已經(jīng)演變?yōu)椋?]尾。只有[-p]尾還獨(dú)立存在?!保?]從本文的押韻材料來看,[-p]尾和[-t]、[-k]尾通用的有20例,[-p]尾獨(dú)用的只有3例,[-p]尾基本上不能獨(dú)立存在了。再比如,曾梗兩攝的入聲與深臻兩攝的密切關(guān)系,在韻圖上基本看不出來,通過這些押韻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曾梗深臻四攝的入聲已經(jīng)合為一部,主要元音應(yīng)該趨于混同。再次,可以和韻書相互印證。如臻攝入聲合口既和遇攝通用,又和通攝入聲通用,表明臻攝入聲合口的主要元音和遇攝的主要元音是相同的,這說明《四聲等子》把臻攝入聲合口和遇攝相配是有根據(jù)的。再比如,江攝與宕攝合為一部、曾攝與梗攝合為一部也與《四聲等子》分別放在一張圖上相互印證??傊?,在古體詩的詩韻中,透露了不少語音演變的信息。當(dāng)然,從語音史的角度來看,古體詩的用韻也有不足之處,這就是有些地方受平水韻的影響,元韻和痕魂韻通用、月韻和沒韻通用等,在詞韻中就比較少見,研究過程中應(yīng)該注意此類現(xiàn)象。

[1]麥耘.齊梁陳隋押韻材料的數(shù)理分析:序[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2008:1.

[2]魯國堯.宋代蘇軾等四川詞人用韻考[J].語言學(xué)論叢,1981,(8):85 -117.

[3]丁治民.金末道士侯善淵詩詞用韻與晉南方言[J].古漢語研究,2002,(3):17 -22.

[4]溫端政,侯精一.山西方言調(diào)查研究報告[M].太原:山西高校聯(lián)合出版社,1993:678.

[5]魏慧斌.宋詞用韻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6.

[6]喬全生.晉方言語音史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8:214.

[7]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0.

[8]唐作藩.《四聲等子》研究[M]//漢語史學(xué)習(xí)與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1:210.

[9]宋洪民.金元詞用韻與《中原音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8:22,40.

[10]李愛平.金元山東詞人用韻考[J].語言研究,1985,(2):49-64.

[11]魯國堯.宋代辛棄疾等山東詞人用韻考[J].南京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79,(2):104-118.

[12]魯國堯.元遺山詩詞曲韻考[M]//魯國堯語言學(xué)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389.

[13]朱曉農(nóng).北宋中原韻轍考[M]//音韻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291 -294.

[14]王力.南北朝詩人用韻考[M]//王力語言學(xué)論文集.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5.

猜你喜歡
古體詩元好問聲韻
如果覺得人生太難,就去讀讀元好問
黨員文摘(2022年7期)2022-04-06 10:09:07
當(dāng)代詩詞史稿(十二)——聲韻改革成果概覽
中華詩詞(2021年3期)2021-12-31 08:07:34
天臺山觀景(古體詩)
鴨綠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5:48
元好問“誠”與“雅”的論詩主張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8
“大美羅平”全國古體詩詞大賽獲獎作品
中華詩詞(2019年2期)2019-08-27 01:59:24
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不承認(rèn)古體詩詞與文化失語癥之關(guān)系
中國詩歌聲韻演變發(fā)展略
中華詩詞(2017年5期)2017-11-08 08:48:28
古體詩詞確實(shí)是無用之用有大用
中華詩詞(2017年12期)2017-04-18 09:03:19
普通話聲韻配合表的規(guī)范問題
論元好問碑銘文的創(chuàng)作特色
扎囊县| 太湖县| 台山市| 黎川县| 肥乡县| 江永县| 枣强县| 贵定县| 台州市| 独山县| 通道| 酉阳| 桦南县| 龙门县| 凉山| 长治县| 太仆寺旗| 黔江区| 文山县| 新津县| 浦县| 永城市| 宿迁市| 融水| 喀什市| 衡东县| 常熟市| 徐水县| 呈贡县| 资溪县| 安新县| 宜章县| 黑龙江省| 板桥市| 阳春市| 北川| 营口市| 南乐县| 万安县| 大丰市|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