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義強
在德育中很多時候存在著空與虛的問題,它使我們的德育不具有實效性,責任教育從責任的角度出發(fā)解決了德育空與虛的問題,使學生在明確責任后把學習和社會義務(wù)發(fā)展成了一種自覺行為。而強國夢的實現(xiàn)依靠的也是人才的培養(yǎng)和競爭。在人的各種素質(zhì)中,“責任感”是極其重要的,責任感對家庭、對學生本人的成長、成才都極為重要。
一、責任感缺失的現(xiàn)象
在我們呼喚責任的重要性時,讓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身邊的孩子們吧。以一個中學生為例,學生們大多都是工人或農(nóng)民的孩子,你若問他們家中有多少地,每年收入如何,或者家中收支情況怎樣,95%的學生會說不知道,他們以超然世外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應(yīng)該熟知的最基本的家庭狀況,這難道不是他們?nèi)鄙賹彝ヘ熑胃械谋憩F(xiàn)嗎?不是不知榮辱、不知回報,缺乏對父母責任感的一種表現(xiàn)嗎?在班級學習中對集體的存在,有的學生更是漠然處之,只顧自己,不管別人,對待工作應(yīng)付了事,難道不是對自己、對集體缺乏責任感嗎?這樣的孩子又如何擔負起社會責任呢?可見,責任感的缺失,已是當前學校教育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了。
二、教育學生從互助中找到責任感
多少年前我們就倡導“助人為樂”的良好思想和品格,“助人為樂”也是集體主義思想的一塊重要基石。但是在現(xiàn)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這個“樂”字很多學生已經(jīng)體驗不到了,現(xiàn)在的孩子幾乎被“愛河”所包圍和淹沒。一切事情都由別人幫他們做好了,他們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而看不到生活中有誰需要幫助,自然也就品嘗不到助人為快樂之本。因此,讓只知道受助,不知助人的孩子學習助人尤為必要。
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孩子留心身邊的同學,有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響應(yīng)學校的愛心倡議,獻出濃濃愛心;關(guān)注社會公益事業(yè),傳遞人間真情。通過這樣一些方式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后,我們的學生何愁打不開封閉的、孤獨的大門,結(jié)識知心朋友;何愁找不到生命本身的快樂,了解別人的困難滿足朋友的需求,以一個積極熱忱的心態(tài)獻出自己的關(guān)愛,這是一個學生成熟的表現(xiàn),也是一個學生有責任心的體現(xiàn)。
三、教育學生做好自己
曾有人說:智育抓不好,便出次品;體育抓不好,就出殘品;而德育抓不好,定出危險品。所有的學生都不愿意當次品,當殘品,更不愿意當危險品,而希望自己成為精品。要成為精品,就要下一番功夫,做好準備,尤其是做好自己。我們要教育學生作為家庭中的一員,關(guān)愛父母,自己的事不讓父母操心,明白上學是自己的事,按時上課不遲到。作為班集體中的一員,要管住自己的口,課上不亂講話,課下講文明語言;管住自己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撕瘋打鬧;管住自己的腳,不踐踏花草、不在墻上亂踢、不隨意攀爬;管住自己的大腦,不無所事事,用心學習;管住自己的心,活潑開朗而又不失沉穩(wěn)平和。做好社會一員,注意自己周邊的環(huán)境,崇尚節(jié)約,反對浪費,傳遞愛心,關(guān)注他人……如果責任的種子在每一個人心中開花結(jié)果,何愁我們的國家不復(fù)興呢?
四、明確肩負的社會責任,培養(yǎng)愛國熱情,放飛責任的種子
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有可能對集體、對國家負責。猶太母親莎拉的故事大家都應(yīng)該知道:莎拉與鄰居的兩次沖撞讓她立志要成為富豪的媽媽……所以,她讓孩子像她剛來以色列的時候一樣做春卷、賣春卷,憑本事賺錢;她讓孩子到餐館打工,賺取學費;她讓孩子分擔家務(wù),誰不想做的就要付給做的人錢;她還向她的三個孩子要了三把鑰匙:一把車鑰匙,一把房鑰匙,一把鎖滿首飾的保險箱鑰匙。后來,老大以杰作了公務(wù)員,車鑰匙有了;老二杰瑞進了以色列國防部,房鑰匙有了;老三妹妹正在讀書,沙拉期待她的保險箱鑰匙。而莎拉自己,從當初賣春卷的小販,中餐館的老板,以色列對中國勞工的翻譯官,已經(jīng)成為手握100萬美金鉆石生意的女商人。
當莎拉驕傲地詮釋自己的教子秘笈時,她著重強調(diào)的是孩子的責任意識。她自豪地說:當時只有三歲的女兒也知道自己在家中的義務(wù),是責任心鑄就了兒女們今日的輝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