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玲,陳蘆地,林素華,蘇文婷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臨床實習是護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合理、有效的護理教學方法和手段直接影響到臨床教學的效果及護生臨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F(xiàn)階段護理實習生人數(shù)逐年增加,層次高低不等,有中專生、大專生和本科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術參差不齊。我科根據實際情況將預知性教學的方法應用在臨床護理教學查房中,得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采用隨機抽樣法選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護理大、中專實習生103名,均為女性。將其按單、雙月份隨機抽取,單月份分為實驗組(n=51);雙月份分為對照組(n=52)。兩組護生在年齡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護生按傳統(tǒng)方法進行護理教學查房,實驗組護生則采用預知性教學法查房。所有實習生均知悉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1.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即以教師為中心、講授為主的模式進行護理查房。實驗組則由帶教老師選擇典型病例,提前告知護生,讓護生以獨立的個體去面對病人,評估病人情況,收集各種相關疾病信息,進行歸納分析,作出護理診斷;帶著問題去探討、利用計算機網絡查閱資料、查閱文獻等[1];然后根據病例情況,護生主動發(fā)言,開拓思維,提出相關的護理措施,師生共同討論;完成護理查房。
2.評價方法。(1)臨床綜合能力測評表。包括分析能力、實踐能力、操作能力、理論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等5方面內容,每方面總分為 20分。該測評表的 Cronbach'sa為0.716[2]。(2)實習開始時和結束時,采用上述量表對所有實習生(包括實驗組及對照組實習生)進行測試。兩次均發(fā)放103份量表,回收有效量表103份,回收率均為100%。
3.數(shù)據處理。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采用t檢驗。
兩組護生實習開始時和結束時臨床綜合能力的比較,實習開始時,兩組實習生的臨床綜合能力的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習結束時,兩組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的評分與實習開始時相比,實驗組護生評分高于對照組,臨床綜合能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實驗組護生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附表。
附表 兩組護生實習開始時和結束時臨床綜合能力的比較
預知性教學法應用在臨床護理查房中,能夠充分調動了護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護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實驗組護生已有明確的學習方向,是帶著自己的問題,利用計算機網絡、請教前輩、查閱文獻等方法來探討護理查房相關問題,目標明確[3];另一方面,老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護生上,不僅教會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激勵、指導她們去摸索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歸納出適合于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學會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地提高護生臨床綜合能力。
在預知性教學護理查房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參與作用被提到同等重要的高度。這就要求帶教老師必須不斷拓寬知識面,重組知識結構,深刻鉆研帶教思路,不斷完善自身知識儲備,以充分應對護生提出 的各種問題,同時還要教會護生解決問題的技巧,使護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些都為提高臨床帶教老師的教學能力起了正面積極的作用,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
預知性教學法應用在臨床護理查房中,把以“教”為重點轉移到以“學”為重點上,啟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護生科學的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提高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有利于護生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理論聯(lián)系實踐。預知性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查房中的應用不僅培養(yǎng)護生多元化能力,提高臨床綜合能力;而且使帶教老師由知識技能的傳授者向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轉變,提高帶教老師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拓寬老師知識儲備。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臨床教學氛圍,促進教學方法開拓創(chuàng)新。
[1]王澤惠,陳顯春.淺談自學輔助法在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中華護士雜志,2010,20(8):85.
[2]沈 玲,陳海燕,戴鴻英.傳統(tǒng)教學結合情景分析法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10(27):34-1536.
[3]童淑萍,李惠玲,龐曼渠.改進臨床帶教方法 培養(yǎng)護生綜合能力[J].護士進修雜志,2005,20(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