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雷遠方
(作者系《認者系平塘縣文聯(lián)副主席 責任編輯/付 松)
牙舟陶是中國十大名陶之一,其造型古樸敦厚,線條簡潔明快,色調淡雅和諧,在中國陶界獨樹一幟,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工藝價值和經濟價值。
據(jù)《平塘縣志》記載:“牙舟陶始于明洪武十六年”,至今已有600年歷史。當時,明朝為了掃蕩元朝殘余勢力,大量屯軍進駐貴州。后來屯軍與當?shù)厝送ɑ?,逐漸融入當?shù)夭家烂褡澹乐鄣闹铺占妓嚲褪沁@個時期傳入的。通過不斷融合、提升和演變,牙舟陶已形成獨具一格的本土陶藝:設計上選擇蠟染、刺繡、桃花圖案,以浮雕的手法體現(xiàn),色彩自然,玲瓏剔透,極富裝飾性與欣賞性。
牙舟陶就地取材,其“靈魂”在于柴火燒制“窯變”所生產的釉色變化和冰裂藝術效果。與其他陶藝不同,牙舟陶的釉色以玻璃釉為基礎,加上不同的氧化金屬,得到黃、綠、褐、紫、紅等釉色。
在制陶的過程中,同一土坯上同一種釉,至于燒出什么色彩,什么紋路,事先全然不知,一切要看燒制時火候的掌握,以及濕度、氣候、風向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以至于創(chuàng)造者自己也常為一些意外收獲而驚訝、狂喜。它多彩,流動,或呈斑狀、云狀、山峰狀,或線條狀、波浪狀、彩霞狀,紫紅中泛綠,綠色中寓褐,五彩斑斕,變化無窮。
由于釉色中的玻璃粉顆粒粗糙,泥坯上釉時,釉漿自然較厚,燒成后釉面顯得飽實溫潤而凝重。加上利用釉面與坯體不同熱膨脹系數(shù),釉面就會出現(xiàn)自然冰裂紋,粗獷之中平添幾分雅趣,是任何高手都不能單憑人工來繪制、設計的。
如此高品質的陶器,自然贏得世人的青睞。據(jù)記載,早在100多年前,牙舟已經有陶窯48座,生產規(guī)模相當大,以制陶為業(yè)的人占60%以上,產品遠銷東南亞地區(qū)。清末,傳教士還將牙舟陶帶到歐洲。解放后,這一古老工藝獲得新生,特別是美術陶曾經輝煌于20世紀80年代初,每年近300個品種,30萬件產品承載著樸實的情懷和燦爛的文明,跨越高山,漂洋過海。
近百年來,牙舟陶經歷了發(fā)展、昌盛和衰退三個過程。如今,在現(xiàn)代審美情趣的推動下,在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世界潮流中,牙舟陶的薪火又熊熊燃燒起來。
傳統(tǒng)的牙舟陶生產是以爬坡窯燒柴為主,制作工藝從打土胚到制模上釉,全用手工操作。通過技術改革,牙舟陶煅燒改原始的爬坡窯為燒煤的推板窯,功效顯著提高,并在有關技術部門的協(xié)助下,不但更新品種,在原有日用陶的基礎上,推出一百多個新的美術工藝陶品種,產品增加到300多種。
外觀上,在不脫離民族民間藝術及工藝的基礎上,牙舟陶進行大膽創(chuàng)造,融合了古代銅鼓,布依族、苗族服飾上刺繡、蠟染等裝飾花紋,還有龍蛇魚蝦、青銅器圖形及現(xiàn)代圖案。一些具有新意的云雷紋、幾何紋、羽人紋等,無不來自民族民間藝術。造型上,不管文房用具,還是工藝品、旅游品,都內涵豐富,構思巧妙,經過火的燒煉,這些原始古樸的土陶坯的色、形、勢融和在一起,乍看古色古香,細看新穎脫俗。不僅具有一種圖騰的敬畏感和豪放的氣度感,而且給人古樸、渾厚、素雅的美感。
牙舟陶作為我國民族民間優(yōu)秀傳統(tǒng)工藝,曾多次參加國家舉辦的展覽并獲得榮譽。自1983年“雞紋雙耳罐”在中國國際旅游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后,近年來又多次在貴州省舉辦的多彩貴州旅游商品大賽中獲獎,并被貴州省博物館收藏。2008年,“牙舟陶器的燒制技藝”入選“傳統(tǒng)手工技藝類”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