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及其驅動力分析

2013-09-15 06:18趙銳鋒姜朋輝趙海莉樊潔平
生態(tài)學報 2013年14期
關鍵詞:黑河斑塊面積

趙銳鋒,姜朋輝,趙海莉,樊潔平

(西北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蘭州 730070)

濕地是地球上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指位于水陸交錯地帶,且占據(jù)一定的水域和陸域,或常年或季節(jié)性被淺水淹沒的區(qū)域[1]。作為全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濕地在降解污染物、調蓄洪水、凈化水質、調節(jié)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和區(qū)域生態(tài)安全等方面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tài)、經濟、社會以及科研價值和意義[2-3]。近年來,在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雙重驅動下,全球范圍內的多數(shù)濕地資源已然消亡,現(xiàn)存濕地也多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景觀破碎化現(xiàn)象,生態(tài)與系統(tǒng)完整性受到嚴重的威脅[4-6],因此,重視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和驅動力研究,有助于很好的理解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演變規(guī)律,為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和恢復提供科學依據(jù)。解析濕地破碎化過程及驅動力已成為當前濕地科學急需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之一[7]。

景觀破碎化是指景觀由單一、均質和連續(xù)的整體趨向于復雜、異質和不連續(xù)的斑塊鑲嵌體,它直接影響著景觀中生物多樣性、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等生態(tài)特征與過程[8],是導致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生物多樣性功能減弱甚至喪失的主要原因[7]。干旱區(qū)濕地是干旱區(qū)生態(tài)景觀格局安全的重要結點和關鍵區(qū)域,它承擔著區(qū)域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和能源資源的供應以及為人類提供生存和發(fā)展用地的重任[9-10],并對綠洲萎縮、河岸林銳減、草場退化、荒漠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受干旱區(qū)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對區(qū)域環(huán)境要素改變和人類活動的擾動非常敏感,一旦破壞則很難恢復[11]。黑河中游濕地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干旱地區(qū),是自然形成的多類型、多層次的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湖泊、沼澤、灘涂等星羅棋布,是我國候鳥三大遷徙的西部路線之一,也是全球8條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印度通道的中轉站,更是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南下擴張的天然生態(tài)屏障,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態(tài)平衡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2]。然而,多年來延續(xù)的氣候變暖導致黑河中游區(qū)地表水補給日趨減少,地下水持續(xù)下降,河水斷流,湖泊干涸,從而致使該區(qū)域濕地由于缺少水源補給而逐漸縮小。此外,工農業(yè)發(fā)展需水量以及污水排放量的急劇增加使得黑河中游濕地補給水源的數(shù)量與質量銳減,各濕地類型間的能量與物質循環(huán)難以正常維持,致使黑河中游濕地大面積減少,破碎化加重,生態(tài)系統(tǒng)及其功能嚴重退化[13],進而導致北部巴丹吉林沙漠逐漸南移,大片草原和綠洲面臨著被吞噬的威脅,危及黑河流域的生存和發(fā)展,影響河西走廊乃至整個西北地區(qū)的生態(tài)安全。

目前,國內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研究范圍主要集中在三江平原、青藏高原、東部沿海區(qū)等[14-16],而針對西北干旱區(qū)內陸河流域濕地景觀破碎化的研究還較為薄弱[17]。對于黑河流域,眾多研究學者從土地利用、水文、植被、氣候變化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8-22]。此外,有關黑河景觀格局變化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進展[23-24]。然而涉及黑河流域濕地景觀變化的研究卻十分匱乏,尤其針對濕地破碎化的研究幾乎為空白。而且在有關濕地景觀變化驅動力的眾多研究中,多數(shù)研究或單獨分析人類活動的作用,或僅僅探討自然因素的影響,而將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影響綜合在一起定量分析其影響的研究尚不多見。

本研究以黑河中游濕地為研究對象,應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tǒng)等現(xiàn)代手段以及景觀格局指數(shù)法、灰色關聯(lián)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綜合研究方法,對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及驅動力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為黑河流域濕地資源的保護利用與恢復以及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參考。

1 研究區(qū)概況

黑河中游區(qū)(98°57'—100°52'E,38°39'—39°59'N),行政區(qū)劃上包括張掖市所屬的甘州區(qū)、高臺縣、臨澤縣,南臨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黑河貫穿全境,自西南流向東北(圖1)。屬于溫帶荒漠氣候,年均降水量50—250mm,年均蒸發(fā)量2000—3500mm,地帶性植被為溫帶小灌木、半灌木荒漠植被。受河流和人類活動影響,山前沖積扇下部和河流沖積平原分布有栽培農作物和林木,呈現(xiàn)以人工植被為主的景觀。土地類型主要為耕地、草地和戈壁。土壤屬灰棕荒漠土與灰漠土分布區(qū)。2010年區(qū)域GDP為14.7×105萬元,年末總人口為82.55萬人。

圖1 研究區(qū)在黑河流域的位置示意圖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2 研究方法

2.1 數(shù)據(jù)源

本文獲取近35年黑河中游區(qū)濕地景觀信息的數(shù)據(jù)源主要為遙感影像(表1)。驅動力分析所需的氣象數(shù)據(jù)、水文數(shù)據(jù)和社會經濟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中國氣象數(shù)據(jù)共享網、黑河上游、中游分界點鶯落峽水文站和中游、下游分界點正義峽水文站1956—2005年間觀測的年徑流量數(shù)據(jù)、《甘肅60年》和張掖市1984—2010年的統(tǒng)計年鑒資料。

表1 研究區(qū)景觀信息的數(shù)據(jù)源表Table 1 Data sources for landscape information of research district

2.2 遙感數(shù)據(jù)的解譯與精度驗證

利用ERDASIMAGINE 9.2對遙感圖像進行圖像校正、圖像拼接、圖像增強和圖像裁剪等預處理。根據(jù)研究區(qū)景觀信息特征,在借鑒國內外現(xiàn)有濕地景觀分類研究成果的基礎上[17,25],結合實際研究需要,將黑河中游景觀類型劃分為:耕地、草地、林地、濕地、居民工礦用地和未利用地6個一級類型,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水庫坑塘濕地、河灘濕地和沼澤濕地等21個二級類。然后運用相關分析法,利用與濕地類型有密切關系的間接解譯標志,同時結合地形圖、Google earth高清影像以及野外驗證工作,從已識別的間接解譯標志推斷出濕地類型的屬性位置及分布范圍,建立合適的解譯標志。最后,在ARCGIS9.3軟件支持下,參考研究區(qū)1∶50000地形圖進行人機交互式判讀,目視解譯得到1975年、1987年、1992年、2001年、2010年研究區(qū)濕地景觀空間分布數(shù)據(jù)。精度的驗證則通過結合野外GPS驗證點、Google earth以及相關的各類歷史圖集資料,采用位置精度評價,計算得出1975年、1987年、1992年、2001年、2010年的遙感影像整體解譯精度分別為77.67%、80.74%、77.92%、80.57%、81.18%,平均解譯精度達79.62%。分類效果較好,能夠滿足大尺度研究需要。

2.3 分析方法

當前,國內外學者在景觀破碎化分析的方法選擇上多傾向于采用景觀破碎化指數(shù)進行定量分析。本研究選取斑塊平均面積(MPS)、斑塊內部生境面積(IA)、斑塊密度(PD)、斑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1)和面積加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2)等景觀破碎化指數(shù),結合轉移矩陣模型對黑河中游濕地的景觀破碎化過程進行綜合分析,各指數(shù)計算公式和生態(tài)學意義參見文獻[14,26-27]。采用灰色關聯(lián)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驅動力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濕地景觀的破碎化過程

由圖2可知,1975—2010年,黑河中游濕地的斑塊平均面積逐年減小,縮減幅度高達42.12%,且尤以1975—1987年、2001—2010年兩時段內縮減幅度最為顯著,分別高達22.56%和19.35%。與此相反,濕地景觀的斑塊密度、斑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1)和面積加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2)卻呈現(xiàn)出逐年增大趨勢,尤其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的十幾年內,這一變化更為明顯。其中,斑塊密度指數(shù)增加了17.90%,斑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1)和面積加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2)則分別由1992年的0.524、0.269增加到2010年的0.556、0.276。

圖2 黑河中游濕地的景觀指數(shù)變化Fig.2 The landscape indices changes of wetland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

這些變化指示出,研究區(qū)濕地逐漸由研究初期大面積斑塊體占主導、空間上連續(xù)分布的格局趨于景觀破碎化。此外,受不同歷史背景條件下人類活動對各濕地景觀類型的干擾程度存在差異以及各研究時段內自然條件波動變化的影響,不同階段內濕地景觀破碎化進程雖然表現(xiàn)出不同的演變趨勢,但景觀破碎化依舊是研究區(qū)景觀格局變動的主旋律,短期內這一主導方向不會有所變化。

圖3 黑河中游各濕地類型的景觀指數(shù)Fig.3 The landscape indices of every wetland types in the middle reach of Heihe River

3.2 濕地景觀類型的破碎化過程

3.2.1 河流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

從各景觀指數(shù)層面分析,流域內河流濕地的內部生境面積、斑塊平均面積均處于逐漸萎縮的態(tài)勢,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不斷增加(圖3)。尤其自1975年以后,黑河中游河流濕地內部生境面積縮小了3702.96 hm2,縮減幅度高達59.86%。斑塊平均面積由1975年的7183.06 hm2驟減至1987年的1229.84 hm2,變化幅度更是高達82.88%。2000年實施分水之后,黑河部分河段出現(xiàn)斷流,河道被分割為若干條,河流濕地的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也由0.9237、0.9463上升為0.9390和0.9555。究其主因在于黑河中游區(qū)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耗水量占流域耗水量的85%以上,是黑河的主要耗水區(qū)和徑流利用區(qū),80年代耗水量比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增加了2.0×108—2.5×108m3左右[28],而21世紀初啟動的黑河分水更是進一步引起了黑河中游水量的銳減[29],河流濕地缺乏充足的補給水源,導致河流濕地面積退縮,進而出現(xiàn)景觀破碎化現(xiàn)象。

3.2.2 湖泊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

湖泊濕地作為干旱區(qū)較易受到人為和自然因素干擾的景觀,其斑塊景觀格局變化動態(tài)較大。從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方面分析(圖3),1975—1987年,湖泊濕地的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由0.3554、0.5330增至0.3862、0.5383,斑塊形狀朝不規(guī)則方向變化;1987年以后至2001年,隨著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的降低,呈現(xiàn)規(guī)則化發(fā)展;但在2001—2010年間,又轉向于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變化。然而就湖泊濕地的斑塊密度指數(shù)、內部生境面積和斑塊平均面積而言,其景觀格局變化趨勢十分明顯。其中,斑塊密度自研究初期的0.0147個/hm2持續(xù)增長至2010年的0.0394個/hm2,增幅高達72.94%,而內部生境面積和斑塊平均面積在1975—2010年的35年間分別減少了63.71%、41.65%(圖3)。據(jù)此可知,雖然在人文和自然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湖泊濕地景觀變化表現(xiàn)出一定的波動性,但是其最終演變趨勢仍歸于景觀的破碎化。

3.2.3 河灘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

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fā)帶來的工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研究區(qū)土地、水等資源需求日益膨脹[30]。河灘濕地作為河流與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重要過渡帶[31],距水源較近的優(yōu)越空間位置使得其成為耕地開墾的主要來源,在過去的35a間,研究區(qū)河灘濕地的斑塊平均面積和內部生境面積分別減少了45.91%、20.06%,1975年河灘地總面積的20.06%被開發(fā)為其他用地,斑塊密度由1975年的0.0133個/hm2上升至2010年的0.0147個/hm2(圖3),河灘濕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和過程遭到嚴重破壞。斑塊平均面積和內部生境面積的縮小、斑塊密度指數(shù)的增大表明研究區(qū)河灘濕地景觀已由連續(xù)、完整轉向分散、破碎化。

3.2.4 沼澤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

研究區(qū)沼澤濕地分布廣泛,水源由降水或地下水補給而形成[32]。因而,降水和地下水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沼澤濕地的水分補給,進而導致沼澤濕地景觀擴張或萎縮。近35年來,研究區(qū)降水量趨于減少,氣溫波動上升[33],70—80年代,由于各種大規(guī)模開發(fā)導致地下水系統(tǒng)補給量減少了2.168億m3/a,1986年以來的土地用變化更進一步導致地下水儲存量減少了0.545億m3/a[34]。對應于該時期降水和地下水的變化,1975—1992年間,研究區(qū)沼澤濕地內部生境面積和平均斑塊面積分別縮減了6.37%、3.42%(圖3),斑塊密度指數(shù)由0.0143個/hm2增加到0.0148個/hm2(圖3)。進入21世紀之后,人們雖然增強了對沼澤濕地的認識與保護,在一定時期內使得沼澤濕地有所恢復。但是沼澤濕地景觀破碎化仍在持續(xù)。2001—2010年,研究區(qū)沼澤濕地的內部生境面積和平均斑塊面積分別減少了2.57%、4.33%,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1、FS2)由0.3961、0.5542分別上升至0.4081、0.5792(圖3),沼澤濕地的景觀破碎化進程仍在繼續(xù)。

3.2.5 水庫坑塘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

近幾十年來,隨著黑河中游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引用地表水和開采地下水的量迅速上升,修建的水庫數(shù)量也迅速增加[35],從而使得水庫坑塘濕地的斑塊密度增大。水庫坑塘濕地的斑塊密度自研究初期的0.0148個/hm2持續(xù)增長至2010年的0.0574個/hm2(圖3)。然而,灌溉面積的持續(xù)增加,降水量的減少以及氣溫的不斷上升使得水庫坑塘內的濕地面積日漸減少。整個研究時段內,水庫坑塘濕地的斑塊平均面積和內部生境面積分別減少了34.64%、19.67%,斑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由0.3120增加為0.3581(圖3),這顯示研究區(qū)水庫坑塘濕地景觀整體趨于破碎化。

3.3 濕地景觀空間格局演變

由圖4可知研究區(qū)不同時期濕地景觀的空間分布結構特征。20世紀70年代中期,甘州、臨澤、高臺三縣境內湖泊、沼澤、河灘地星羅棋布,濕地類型多樣,沙漠、戈壁、濕地、綠洲相映生輝,“四面蘆葦三面水”、“甘州不干水池塘”等民諺正是對這一時期濕地廣布景象的生動闡述。該階段各濕地景觀類型在空間分布上表現(xiàn)為:河灘濕地大面積的連接成片分布,沼澤濕地、湖泊濕地和水庫坑塘濕地羅列于黑河主干道兩岸,各濕地類型間或彼此鄰近分布,或相互連為一體。1975年之后,尤其自1987年以來,河流濕地急劇萎縮,河灘地被大規(guī)模地轉為其他用地,斑塊密度大幅上升至。靠近河流分布的湖泊、沼澤、水庫坑塘濕地則因河流濕地和自身面積的萎縮發(fā)生相對位移,河流兩岸的濕地景觀逐漸演變?yōu)楹訛竦?、耕地、未利用地等景觀交織分布。各濕地類型在空間結構特征和分布上逐漸由之前完整且彼此相連的大斑塊體破碎化為相互分離的小斑塊個體,如湖泊、沼澤濕地等正漸漸演變?yōu)楦?、未利用地等其他用地類型上的小型斑塊鑲嵌體。

此外,利用馬爾科夫轉移矩陣對黑河中游區(qū)濕地變化過程進行空間統(tǒng)計,構建各濕地類型與其他用地類型的轉移矩陣(表2),分析可知:1975—2010年間,濕地空間轉換的主要表現(xiàn)為河灘濕地類型向耕地、草地的轉化以及河流濕地和河灘濕地間的相互轉化。整個研究時段內,僅河灘濕地轉為耕地的平均面積達到0.06×104hm2,而轉為草地的平均面積更是高達0.12×104hm2。河灘濕地與河流濕地間的轉化為濕地空間轉換的另一主要表現(xiàn)形式,該部分平均面積達到0.11×104hm2。濕地的這一空間轉換過程使得濕地的完整性進一步被瓦解,之前綿延一體的濕地景觀逐漸被耕地、草地等其他景觀所分割。

表2 黑河中游各景觀類型之間的轉移矩陣(×104 hm2)Table 2 The transition matrix between every landscape typ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104hm2)

圖4 不同時期黑河中游濕地分布Fig.4 The distribution of wetland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in different years

4 濕地景觀破碎化驅動力分析

導致景觀破碎化的驅動力一般可歸納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兩方面,此二者的共同作用是景觀破碎化現(xiàn)象發(fā)生的重要條件[36]。

4.1 濕地景觀破碎化驅動力的定性分析

4.1.1 自然因素

(1)氣溫和降水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驅動分析

氣候條件對濕地資源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降水和溫度兩個方面[37]。降水是濕地水源補給的重要來源之一,溫度則是濕地水量流失的重要影響因素。分析圖5可知,1975—2010年間,黑河中游區(qū)氣溫和降水的總體變化趨勢為:氣溫的顯著上升和降水量的波動增加。這一氣候變化趨勢勢必引起濕地水文及土壤溫度升高,將影響濕地的能量平衡[38],從而加速研究區(qū)濕地景觀破碎化進程。將氣溫和降水分別與對應時期的濕地景觀指數(shù)一一對應進行灰色關聯(lián)分析[39],由濕地景觀破碎化指數(shù)和年平均氣溫、年均降水量間的灰色關聯(lián)分析結果(表3)可知,年平均降水量與濕地景觀破碎化指數(shù)的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均明顯低于年平均氣溫。由此可見,氣溫變化對研究區(qū)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明顯高于降水量,氣溫的波動上升是導致研究區(qū)濕地景觀破碎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表3 黑河中游濕地各景觀指數(shù)與氣象因子的灰色關聯(lián)系數(shù)Table 3 Grey relational coefficients between wetland landscape indice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圖5 黑河中游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Fig.5 The change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the middle reach of Heihe River

(2)水文動態(tài)變化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驅動分析

由于位于水陸交錯地帶,且占據(jù)一定的水域和陸域,因而濕地受水文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十分顯著,它是促成濕地植被和土壤的決定性因素[40]。水文正是通過對濕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決定性影響進而左右著濕地景觀格局的變化。分析圖6可知,1956年以來伴隨氣溫的上升,高山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冰雪融水量增加,鶯落峽的來水量呈波動增加趨勢。正義峽卻因受中游工農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大量汲取黑河水而導致徑流量的下降趨勢明顯。然而2000年黑河中游分水之后,正義峽的年徑流量明顯增加。在這一階段內,由于黑河中游水量減少幅度最為顯著,因而其對黑河中游濕地景觀格局的影響也最為明顯。對應于該時期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進程不難發(fā)現(xiàn),由于正義峽下泄量的增加致使黑河中游地區(qū)地下水位明顯下降,濕地的補給水源大幅減少,2001—2010年間,黑河中游濕地的斑塊平均面積縮減了19.35%,而斑塊密度和斑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1)和面積加權平均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2)卻呈現(xiàn)出逐年增大趨勢,濕地景觀破碎化現(xiàn)象凸顯。

4.1.2 人文因素

黑河中游濕地區(qū)地處干旱區(qū)環(huán)境背景下,長期受自然環(huán)境的制約,自然條件的變更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毋庸置疑。但以人口增加和社會經濟水平發(fā)展為代表的人文因素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驅動尤為突出。近35年來,黑河中游區(qū)人口從研究初期的58.67萬人迅猛增加至82.55萬人,增幅為28.93%,相應的農民人均收入水平更是提高了66.28倍之多(圖7)。人口的大量增加,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帶來的是耕地、居住地以及消費品等需求量的大規(guī)模上漲。為滿足這一需求增加量,1975—2010年間,研究區(qū)整個研究時段內,林地、草地、濕地大面積地轉化為耕地和居民工礦用地。由黑河中游各景觀類型之間的轉移矩陣(表2),分析可知:1975—2010年的近35年間,黑河中游濕地流失量較大。特別是在1992—2010年的十幾年內,各類型濕地流失總面積由1992—2001年的0.39×104hm2增至2001—2010年的0.43×104hm2。其中,1992—2001年間,約有0.24×104hm2濕地轉為耕地,僅此類流失方式就占了該時期濕地流失總面積的55.81%。1975—1987年該數(shù)據(jù)為65.52%,1987—1992年為30.61%,2001—2010年更是達到76.92%。據(jù)此可知,濕地轉為耕地的總面積在濕地流失總面積中所占比例呈逐漸上升趨勢。所以,人類活動是導致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最直接和主要的驅動因子。

圖6 黑河中游年徑流量變化趨勢Fig.6 The change of annual runoff in the middle reach of Heihe River

圖7 1975—2010年黑河中游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變化狀況Fig.7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 during 1975—2010 years

4.2 濕地景觀破碎化驅動力的定量分析

文章根據(jù)主成份分析法的相關原理和要求,選取國內生產總值、第一產業(yè)生產總值、第二產業(yè)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年末總人口數(shù)、糧食產量、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平均氣溫、年降水量等12個因子進行濕地景觀破碎化的驅動力分析。

首先,對現(xiàn)有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數(shù)據(jù)進行標準化處理,利用SPSS軟件對所選的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和KMO檢驗,由KMO檢驗結果值為0.741,Bartlett檢驗顯著性0.000知可以對上述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旋轉前后各因子的特征值、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如表4所示。分析結果共篩選了兩個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累計貢獻率約為87.353%,符合分析要求。然后計算出因子載荷矩陣,并應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Varimax)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以便于加強關系緊密的因子的負荷,由此得出旋轉之后的主成分載荷矩陣(表5)。

表4 特征值及主成分貢獻率Table 4 Eigenvalues and contribution of principle components

表5 旋轉因子載荷矩陣Table 5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第一主成分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權重高達0.952,其他如GDP、第二產業(yè)產值、財政支出等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權重也多達到0.9以上,而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權重卻僅為0.415和0.276,這說明第一主成分中人文因子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要遠大于自然因子;第二主成分中,糧食產量代表的農業(yè)生產對研究區(qū)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權重最高,達到0.893。其次為年末總人口,其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權重為0.872。然而與第一主成分中不同的是年平均氣溫的影響權重有所提升,達到0.793。年均降水量的影響權重依舊較低,僅為-0.281。總體來看,第二主成分中人文因子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仍高于自然因子。此外,自然因子的氣候因子中,年平均氣溫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影響明顯高于年均降水量。

5 結論與討論

(1)黑河中游濕地景觀演變主要體現(xiàn)為河灘濕地類型向耕地、草地的轉化以及河流濕地和河灘濕地間的相互轉化。近35年來,河灘濕地轉為耕地的平均面積達到0.06×104hm2,而轉為草地的平均面積高達0.12×104hm2。此外,河灘濕地與河流濕地間的轉化平均面積也達到0.11×104hm2。

(2)黑河中游區(qū)濕地景觀格局演變趨勢總體表現(xiàn)為景觀破碎化。整個研究時段內,黑河中游濕地的斑塊密度增長了43.74%,濕地內部生境面積和平均斑塊面積分別縮減了28.49%和42.12%,而且斑塊的內部生境面積破碎化指數(shù)和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總體均呈上升趨勢??拷恿鞣植嫉暮?、沼澤、水庫坑塘濕地則因河流濕地和自身面積的萎縮發(fā)生相對位移,河流兩岸的濕地景觀逐漸演變?yōu)楹訛竦?、耕地、未利用地等景觀交織分布。

(3)導致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的各驅動力中人文因子的影響明顯大于自然因子。以人口增加和社會經濟水平發(fā)展為代表的人文因素是推動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進程的主因,人類活動對景觀格局影響的力度與范圍的擴大是該區(qū)域濕地景觀破碎化的最直接驅動因子。此外,氣溫和降水的波動變化對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并不占主導地位。

濕地景觀破碎化主要表現(xiàn)為景觀斑塊面積由大變小以及伴隨斑塊面積的減少和地理空間隔離程度的增加產生的景觀結構破碎化[41]。本研究應用景觀破碎化指數(shù)模型-斑塊密度指數(shù)(PD)、景觀內部生境面積指數(shù)(IA)、斑塊平均面積指數(shù)(MPS)、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FS1、FS2),并結合轉移矩陣模型等,嘗試從時空角度,由宏觀至微觀探討了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進程。采用灰色關聯(lián)分析、主成分分析法等,從定性到定量分析了影響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進程的自然與人文驅動力。結果顯示,近35年來,黑河中游濕地出現(xiàn)了明顯的景觀破碎化現(xiàn)象,濕地不斷向耕地、草地轉化,河灘濕地、沼澤濕地、湖泊濕地等的斑塊平均面積和景觀內部生境面積指數(shù)逐漸縮小,而斑塊平均面積指數(shù)、斑塊形狀破碎化指數(shù)和斑塊密度則不斷增加。整體而觀,研究區(qū)濕地正由大面積連續(xù)分布的空間格局趨于萎縮破碎化。究其主因可以歸納為:氣溫上升帶來的蒸發(fā)量增加,黑河中游分水等導致的濕地水源補給量的銳減以及人類工農業(yè)生產活動對濕地水文、植被、土壤、面積等帶來的綜合影響。

由于地處生態(tài)脆弱區(qū)、人類活動熱點區(qū)以及自然因素影響作用較強區(qū),黑河中游濕地的景觀破碎化進程以及導致其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均具有一定復雜性。本文應用景觀指數(shù)模型、主成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雖然不能從根本上展示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破碎化的進程規(guī)律以及各驅動因子對濕地景觀破碎化的驅動機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破碎化的時空進程、導致其發(fā)生發(fā)展的各驅動因子以及不同驅動因子的作用大小等,這對黑河中游濕地景觀研究與保護均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1] Zhang L,Wang M H,Hu J,Ho Y S.A review of published wetland research,1991—2008: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Ecological Engineering,2010,36(8):973-980.

[2] Mitsch W J.Wetland creation,restoration,and conservation:A Wetland Invitational at the Olentangy River Wetland Research Park.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5,24(4):243-251.

[3] Manderü,Mitsch W J.Pollution control by wetlands.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9,35(2):153-158.

[4] Erwin K L.Wetland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 role of wetland restor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9,17(1):71-84.

[5] Khaznadar M,Vogiatzakis I N,Griffiths G H.Land degradation and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Chott El Beida wetland,Algeria.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9,73(3):369-377.

[6] Judit L,Matthias D,Bernhard S.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fitness components of the wetland specialist Swertia perennis L.(Gentianaceae).Basic and Applied Ecology,2002,3(2):101-114.

[7] Liu H Y,Li Y F,Cao X,Hao J F,Hu J N,Zhang N.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of landscape research of wetlands in Chin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9,64(11):1394-1401.

[8] Collinge SK.Ecology of Fragmented Landscapes.Marylan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9:1-358.

[9] Zhou H R.Prospect on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 of marshes in arid areas.Arid Land Geography,2005,28(1):16-20.

[10] Mwakaje A G.Wetlands,livelihoods and sustainability in Tanzania.African Journal of Ecology,2009,47(S1):179-184.

[11] Zhao R F,Chen Y N,Zhou H R,Li Y Q,Qian Y B,Zhang L H.Assessment of wetland fragmentation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western China.Environmental Geology,2009,57(2):455-464.

[12] Zhou Q M,Wei D S.Six relations need to be handled properl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wetland protection works.Wetland Science& Management,2010,6(1):59-60.

[13] Wang Q Z,Niu Y.Based on AHP to study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wetland in Zhangye,Gansu.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7,25(5):584-589.

[14] Liu H Y,Lv X G,Zhang SK,Yang Q.Fragmentation process of wetland landscape in watersheds of Sanjiang Plain,China.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5,16(2):289-295.

[15] Suo A N,Zhao D Z,Gao SG.Baseline-based assessment on fragmentation of coastal wetland landscape in Yalujiang estuary.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2009,25(3):6-10.

[16] Bai JH,Ouyang H,Cui B S,Wang Q G,Chen H.Changes in landscape pattern of alpine wetlands on the Zoige Plateau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5):2245-2252.

[17] Chen H,Zhao Y W.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flows of China's Wolonghu wetland and land use changes using a hydrological model,a water balance model,and remote sensing.Ecological Modelling,2011,222(2):253-260.

[18] Li CZ,Yu F L,Liu J,Yan D H,Zhou T.Research on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 in midstream of the Heihe mainstream basin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1,26(3):353-363.

[19] Xiao H L,Cheng G D,Li C Z,Ren J,Wang S.Eco-hydrological observational experiment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and integrated eco-water management research at watershed scale.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8,23(7):666-670.

[20] Cheng G D.Integrated Eco-Water-Economic System Management Research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Beijing:Science Press,2009.

[21] Xu SS,Sun G J,Liu H M,Gong X P,Hao Y Y,Zhang L X.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parian vege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Heihe River Basin.Acta Ecologica Sinica,2011,31(9):2421-2429.

[22] Li Z L,Wang X J.Shift trend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time series in theupper and middlereaches of Heihe River Basin.Geographical Research,2011,30(11):2059-2066.

[23] Lu L,Li X,Cheng GD,Xiao H L.Analysis on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Northwest China.Acta Ecologica Sinica,2001,21(8):1217-1225.

[24] Li CZ,Yu F L,Liu J.Dynamic change of landscap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midstream of Heihe mainstream basin after water redistribution.Acta Ecologica Sinica,2009,29(11):5832-5842.

[25] Cerian G,Jane S,Eric K.Wetland conservation:Change and fragmentation in Trinidad's protected areas.Geoforum,2009,40(1):91-104.

[26] Wang Z M,Huang N,Luo L,Li X Y,Ren C Y,Song K S,Chen J M.Shrinkage and fragmentation of marshes in the West Songnen Plain,China,from 1954 to 2008 and its possible caus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2011,13(3):477-486.

[27] You C,Zhou Y B,Yu L F.An introduction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andscape pattern fragmentation.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06,22(5):146-151.

[28] Ren J H,Li W S,Zhang J.Analysis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area at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mainstream of Heihe River.Arid Zone Research,2002,19(1):18-22.

[29] Wei Z,Jin H J,Nan Y C,Yang SZ,Wu JK,Wang SZ.The effect on water environment in middle and downstream area of Heihe River after water allocation.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07,26(5):34-36,54-54.

[30] Zhang B,Mao Y C,Liu J F.Analysis driving forces of LUCC in Heihe middle reaches.Arid Land Geography,2006,29(5):726-730.

[31] Xu J Y,He Y X,Zhao T Q,Chen SM,Xu H S.An investigation on the willingness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oward protection or development of riparian wetland resources:A case study in the Kouma section of the Mengjin Yellow River wetland.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10,25(7):1228-1235.

[32] Meng H J,Jia Y L,Liu X D,Zhao W J.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Heihe River Basin.Wetland Science,2011,9(1):90-93.

[33] Li M J,Shi P J.Climat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Zhangye city in Heihe River Basin during1968—2005.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07,27(6):1048-1054.

[34] Wang G X,Yang L Y,Chen L,Kubota J.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s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3):456-466.

[35] Wang J,Meng J J.Characteristics and tendencies of annual runoff variation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during the past 60 years.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8,28(1):83-88.

[36] Li Y L,Qiao M,Yang X L,Zhou SB,Zeng Y J.Analysis on land use/cover changeand landscapefragmentation in typical watershed of arid zone in last 30 years A case of Manasi River watershed,Xinjiang.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08,28(6):1051-1057.

[37] Gong Z N,Zhang Y R,Gong H L,Zhao W J.Evolu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Beij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1):77-88.

[38] Li F X,Chang G G,Xiao J S,Zhou B R,F(xiàn)u Y.Relationship between wetlands changes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region.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9,24(4):683-690.

[39] Liu SF,Dang Y G,F(xiàn)ang Z G.Grey System:Theory and Application.Beijing:Science Press,2004.

[40] Li Y H,Cui B S,Yang Z F.Influence of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 change of Baiyangdian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etland.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4,19(1):62-68.

[41] Liu H Y,Li Z F,Li X M.Effects of wetland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on habitats of oriental white storks A case study on northeastern Sanjiang Plain,China.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2007,22(5):817-823.

參考文獻:

[7] 劉紅玉,李玉鳳,曹曉,郝敬峰,胡俊納,鄭囡.我國濕地景觀研究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方向.地理學報,2009,64(11):1394-1401.

[9] 周華榮.干旱區(qū)濕地多功能景觀研究的意義與前景分析.干旱區(qū)地理,2005,28(1):16-20.

[12] 周全民,魏德勝.實施黑河流域濕地保護工程要處理好六大關系.濕地科學與管理,2010,6(1):59-60.

[13] 王清忠,牛赟.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張掖市濕地生態(tài)功能研究.山地學報,2007,25(5):584-589.

[14] 劉紅玉,呂憲國,張世奎,楊青.三江平原流域濕地景觀破碎化過程研究.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5,16(2):289-295.

[15] 索安寧,趙冬至,高樹崗.基于本底格局的鴨綠江口濱海濕地景觀破碎化評價.生態(tài)與農村環(huán)境學報,2009,25(3):6-10.

[16] 白軍紅,歐陽華,崔保山,王慶改,陳輝.近40年來若爾蓋高原高寒濕地景觀格局變化.生態(tài)學報,2008,28(5):2245-2252.

[18] 李傳哲,于福亮,劉佳,嚴登華,周婷.近20年來黑河干流中游地區(qū)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及驅動力定量研究.自然資源學報,2011,26(3):353-363.

[19] 肖洪浪,程國棟,李彩芝,任娟,王賽.黑河流域生態(tài)-水文觀測試驗與水-生態(tài)集成管理研究.地球科學進展,2008,23(7):666-670.

[20] 程國棟等.黑河流域水-生態(tài)-經濟系統(tǒng)綜合管理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1] 許莎莎,孫國鈞,劉慧明,龔雪平,郝媛媛,張立勛.黑河河岸植被與環(huán)境因子間的相互作用.生態(tài)學報,2011,31(9):2421-2429.

[22] 李占玲,王小娟.黑河中上游氣象要素單調變化趨勢分析.地理研究,2011,30(11):2059-2066.

[23] 盧玲,李新,程國棟,肖洪浪.黑河流域景觀結構分析.生態(tài)學報,2001,21(8):1217-1225.

[24] 李傳哲,于福亮,劉佳.分水后黑河干流中游地區(qū)景觀動態(tài)變化及驅動力.生態(tài)學報,2009,29(11):5832-5842.

[27] 由暢,周永斌,于麗芬.景觀破碎化數(shù)量分析方法概述.中國農學通報,2006,22(5):146-151.

[28] 任建華,李萬壽,張婕.黑河干流中游地區(qū)耗水量變化的歷史分析.干旱區(qū)研究,2002,19(1):18-22.

[29] 魏智,金會軍,南永超,楊思中,吳錦奎,王樹洲.黑河分水對中下游水環(huán)境的影響.灌溉排水學報,2007,26(5):34-36,54-54.

[30] 張勃,毛彥成,柳景峰.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蓋變化驅動力的定量分析.干旱區(qū)地理,2006,29(5):726-730.

[31] 許靜宜,賀玉曉,趙同謙,陳守民,徐華山.河灘濕地資源保護與開發(fā)社區(qū)意愿調查——以黃河孟津濕地扣馬段為例.自然資源學報,2010,25(7):1228-1235.

[32] 孟好軍,賈永禮,劉賢德,趙維俊.黑河流域濕地資源分布特征.濕地科學,2011,9(1):90-93.

[33] 李鳴驥,石培基.黑河流域張掖市近38 a以來氣候變化特征分析.中國沙漠,2007,27(6):1048-1054.

[34] 王根緒,楊玲媛,陳玲,洼田順平.黑河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地理學報,2005,60(3):456-466.

[35] 王鈞,蒙吉軍.黑河流域近60年來徑流量變化及影響因素.地理科學,2008,28(1):83-88.

[36] 李義玲,喬木,楊小林,周生斌,曾雅娟.干旱區(qū)典型流域近30a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和景觀破碎化分析——以瑪納斯河流域為例.中國沙漠,2008,28(6):1051-1057.

[37] 宮兆寧,張翼然,宮輝力,趙文吉.北京濕地景觀格局演變特征與驅動機制分析.地理學報,2011,66(1):77-88.

[38] 李鳳霞,常國剛,肖建設,周秉榮,伏洋.黃河源區(qū)濕地變化與氣候變化的關系研究.自然資源學報,2009,24(4):683-690.

[39] 劉思峰,黨耀國,方志耕.灰色系統(tǒng)理論及其應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40] 李英華,崔保山,楊志峰.白洋淀水文特征變化對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自然資源學報,2004,19(1):62-68.

[41] 劉紅玉,李兆富,李曉民.濕地景觀破碎化對東方白鸛棲息地的影響——以三江平原東北部區(qū)域為例.自然資源學報,2007,22(5):817-823.

猜你喜歡
黑河斑塊面積
怎樣圍面積最大
最大的面積
頸動脈的斑塊逆轉看“軟硬”
一篇文章了解頸動脈斑塊
巧用面積法解幾何題
microRNA-146a與冠心病患者斑塊穩(wěn)定性的相關性
到張掖看黑河
有頸動脈斑塊未必要吃降脂藥
巧用面積求坐標
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琼中| 朝阳县| 乐至县| 恭城| 房产| 喀什市| 那曲县| 阳东县| 宝山区| 鲜城| 石狮市| 吉隆县| 得荣县| 河东区| 兴安盟| 宝鸡市| 武乡县| 巢湖市| 宝丰县| 永川市| 清涧县| 民和| 三河市| 廊坊市| 共和县| 珠海市| 赣州市| 淮北市| 昌黎县| 黄平县| 固镇县| 措勤县| 宝应县| 丰台区| 利川市| 江源县| 三江| 隆化县| 大安市| 曲阜市|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