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信芳與“清官碑”
史鑒
清代道光年間,陜西蒲城知縣蔡信芳離任時,百姓攔道挽留,哭聲震天的場景讓他大為感動,作《罷郡》一詩來抒發(fā)情感:“罷郡輕舟回江南,不帶關(guān)中一點棉?;乜慈豪杞K有愧,長亭一別心黯然?!?/p>
據(jù)《蒲城縣志》載,蔡信芳,字芝軒,湖南善化人,進士出身。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授陜西蒲城知縣。蔡信芳一貫衣著樸素,總是一身布衣裝扮,這身裝扮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就鬧出了笑話。
道光四年的一天清晨,韓老漢在蒲城縣衙的門口打掃,這時,一年近六十布衣裝束的老頭和一個二十來歲的愣娃來到他跟前,問道:“老哥,縣衙哪個當值呀?”韓老漢看了二人一眼,回答:“舊知縣老爺卷鋪蓋走人了,新知縣還沒有來。今天,縣衙不辦案的。”布衣老者告訴韓老漢自己就是新來的知縣蔡信芳,并請他幫忙進去通報一聲。韓老漢上下打量蔡信芳,不敢相信。
進到衙門,師爺一看到蔡信芳,急忙打躬作揖,和他寒暄起來。韓老漢這時才知道,布衣老漢真是新知縣,嚇得哆哆嗦嗦,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蔡信芳見狀,不僅沒有動怒,反而趕緊拉起韓老漢,安慰說,自己臉上又沒有貼著“知縣”兩字,不知道有何奇怪,我這般裝束就是不想驚擾百姓,民不可欺,官員也是百姓。
在中國歷史上,像蔡信芳這樣清廉自守、約己愛民的官員枚不勝舉。然而,為一件民案能順利執(zhí)行而鐫碑以志者卻不多見。在任期間,蔡信芳撰文刻制的“齊三貴家業(yè)地畝記”就是這樣一塊“清官碑”。
該碑刻立于清朝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高1.4米,寬0.6米,原名叫“齊三貴家業(yè)地畝記”,但人們總是親切地叫它“清官碑”?,F(xiàn)珍藏于蒲城縣博物館的“蒲城碑林”內(nèi)。
案情的詳細經(jīng)過是這樣的:蒲城縣蘇坊鄉(xiāng)村民齊佐清夫婦,家中有一叔母陳氏,和一個年僅三歲的養(yǎng)子齊三貴。齊佐清出資與人合伙經(jīng)商,頗有盈利。道光三年齊佐清夫婦相繼去世,合伙人見利忘義,吞沒了全部財產(chǎn)。道光四年,齊陳氏將此事上告縣衙,經(jīng)過一年多的調(diào)查審理,于道光五年將此案審理終結(jié),共追回白銀一千零九十兩。這時陳氏又因病而亡、齊三貴尚且幼小,鄉(xiāng)里親朋都眼看著這些銀子,不知怎樣發(fā)落。蔡信芳是個有操守的廉潔清官,他并沒有因原告已死,繼承人年幼而中飽私囊。他在碑文中清清楚楚地記敘了對案件的處理結(jié)果,“利之所在,人所必爭。且恐余一旦離去,其退回銀兩只見其入,不見其出,余何以對百姓后世。今勒令該村鄉(xiāng)約及其親族,將銀如數(shù)全部領(lǐng)去,置買田產(chǎn)。并將所置地畝若干,用銀若干,座落何方。勒之于石,書之于券。此石即磨,此券不朽。他日齊三貴長大成人,繼承家業(yè),可無凍餒之慮也,是為記”。此碑文字簡潔,開誠布公,令人信服。
清朝道光年間正處于封建社會行將崩潰的沒落時期,政治腐敗,貪污成風(fēng)。像蔡信芳這樣認認真真辦事,清清白白做人的父母官,實在是難能可貴。百余年來,經(jīng)過了多少風(fēng)雨滄桑,而這塊“清官碑”卻一直被保存下來。這說明了無論何時何地,凡是公正無私者,總是會受到人們的愛戴。
(本文由李瑞華編輯整理)
編輯點評:
蔡知縣撰文的這塊“齊三貴家業(yè)地畝記”石碑,是一例典型的政務(wù)公開,它將合伙人的貪婪與失信暴露在公眾的目光下,無理可辯、無處可藏。同時,也反襯出蔡知縣公正清廉的官德。于是,這塊石碑被合情合理地賦予了“清官碑”的美譽。百年來光陰如梭,清官碑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