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婕,任 澤,楊 凱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蘭州 730000)
“邊疆”在學者馬大正的研究中被定義的清晰而明確,它不僅是地理、地緣上的界定,也是政治、文化上的概念,亦包含歷史、軍事、經濟的意涵?!斑吔畣栴}”在前人的研究中,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框架下進一步得到細化,也因為邊疆地區(qū)發(fā)展的特殊性,引起歷代學者不同的關注點?!皩ν鈧鞑ァ痹谛旅襟w崛起的時代背景下,更加突出了“對邊疆以外的地區(qū)傳播”和“對本國以外的地區(qū)傳播”的區(qū)別和差異。
媒介化是一個過程。時間和空間的推進伴隨著媒介空間維度的演變。媒介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們對媒介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我們生活的社會成為一個媒介化的社會。那么,媒介化社會究竟從何而來呢?將這個時間性概念肢解開來,我們看到“媒介”、“媒介化”、“社會”構成了“媒介化社會”。
毋庸置疑,在傳播學的語境下,媒介是人的延伸。而廣義上來講,“媒介”的概念隨著時間的發(fā)展而有所更易。從語言的維度上來講,媒介來源于英文“media”,這個詞是“medium”的復數(shù)形式,大約出現(xiàn)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意指使事物之間發(fā)生關系的介質或工具。而這里所言“媒介”,是物理上的“介質”??茖W的解釋闡述為:波動能量的傳遞,需要某種物質基本粒子的準彈性碰撞來實現(xiàn)。這種物質的成分、形狀、密度、運動狀態(tài),決定了波動能量的傳遞方向和速度,這種對波的傳播起決定作用的物質,稱為這種波的介質。一種物質存在于另一種物質內部時,后者就是前者的介質。某些波狀運動(如聲波、光波等)借以傳播的物質,叫做這些波狀運動的介質,也叫媒質。
人們不僅對“媒介”這個概念的認識和采納過程十分緩慢,而且媒介作為一個實體其變化也是緩慢的。僅僅就“媒介”概念的發(fā)展來看,就是一個傳播的過程,經歷了從人類夢寐階段到文明時代的發(fā)展變遷。而當媒介化社會的到來之后,研究者和學者又返回遠古去追溯最早的傳播媒介和傳播形式。從動物社會的傳播現(xiàn)象到人類的“口口相傳”,這種“媒介”的發(fā)展伴隨著整個人類的進化與進步?!懊浇椤边@個概念,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類的需求,意義被專有化和指向化。談及“媒介”,不說特定的學科背景時,我們把其語境框定為“大眾傳媒”,這包括人類經歷的口語傳播時代、文字傳播時代、印刷傳播時代和電子傳播時代。①
“媒介化”則指媒介與通訊的物質實體,也指媒介與通訊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xiàn)象(Hansen, 2006)。它還把創(chuàng)新、科技、生產、內容、消費的研究結合起來。(全球)媒介化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媒介比其他的媒介更有影響力,所以這是一個積極、多向的進程與宏觀環(huán)境。“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利弊共存、潛能無窮”,復旦大學童兵用16個字概括了媒介化社會的特點。在網絡崛起的社會,伴隨以交互性網站為依托而逐漸形成的觀點的自由市場,充分演繹了媒介會社會解構了生活而衍生出前所未有的輿論環(huán)境。
那么,為什么會有“媒介化社會”的出現(xiàn)而演變至今呢?技術改變內容。媒介化社會中觀點與訊息的流通在某種意義上逾越了體制,這也很好的驗證了馬克思、恩格斯“世界交往”的觀點。馬克思在現(xiàn)代媒介發(fā)展初露端倪的時候,就敏銳地預見到未來是信息社會。在《馬恩全集》中,馬克思把他所預見到的未來社會,歸納了四個特點:第一,生產結構發(fā)生變化,信息產業(yè)居主導地位;第二,勞動力結構發(fā)生變化,勞動中智力的支出將超過體力的支出;第三,資源結構發(fā)生變化,知識生產力成為社會財富增長的極其重要的資源;第四,科學的組織和決策機構處于社會的中心地位。
前人所提及的“信息社會”,就是我們正所處的以信息技術革命為緣起的網絡社會。它伴隨著因特網的覆蓋性使用和媒介融合發(fā)展的步伐,引領與主導這種文化相對于我們生存的物質基礎獲得了相對的自主性的社會維度,包括相對獨立的資本占有和流通。
從一個更廣的角度來說,“媒介化社會”代表了人類經驗的性質變化。假如,我們根據(jù)古老的社會學傳統(tǒng),認為在最基本的層次上社會行動可被理解為自然與文化之間的關系的變遷模式,那么,我們的確置身于新紀元中。人類存在的這兩個基本極端之間關系的第一個模型,幾千年來所表現(xiàn)的特征乃是自然支配了文化。社會組織的符號和編碼幾乎直接表現(xiàn)了在不可控制的嚴酷自然下掙扎求生存的狀況,一如人類學上所講的追溯生物的根源,二如現(xiàn)代起源基礎上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社會,人類由此得到解放。這是兩種沒有超越自然的狀況。②
而媒介化社會是文化僅指涉文化的新階段,已經超越了自然。由于歷史演變與技術變遷的匯聚,我們已經進入到社會互動和社會組織的純文化模式之中。這便是為何信息是媒介化社會的主要成分,以及為何媒介之間的信息和意義流動構成了我們社會架構的基本線索,而這并非歷史已經在人類自身的快樂和解之中完結。事實剛好相反,這段根本上是社會性的世界中,歷史剛剛開始。
在分析和梳理完被肢解開來的“媒介化社會”,我們發(fā)現(xiàn)這是從時間和空上推進的,正如“全球化”一樣,這種變遷是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過程,同時代表記錄了這種文明進程。從全球視野出發(fā),這種“媒介化”存在,人類傳播方式呈現(xiàn)出一些特點:1、傳播過程的雙向性增強;2、多媒體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3、媒介資源的豐富化;4、信息傳播的全球化;5、新媒體強迫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這種存在的特點保留并加強而形成模式,就有了新維度上的“媒介化社會”。
中國邊疆因為矛盾較為突出而引起國外媒體、學者和國際社會長時間的廣泛關注。作為這個地域的傳播問題,深度牽扯到政治、民族、宗教、文化、人權等熱點話題。中國邊疆由于敏感、薄弱而被深度關注,在這種關注中,國外媒體、學者和國際社會看到,并向世界說明的中國存在各種矛盾、糾紛與問題。而在這種折射中,形成了小部分國際世界里的“中國文化”或是“中國現(xiàn)象”,甚至“中國形象”。因為,我們邊疆地區(qū)傳播出去的聲音是聲嘶力竭地被動呻吟。中國邊疆并沒有很好的掌握其傳播力應有的作用,這片廣泛而遼闊的地域沒有主動傳播的意識,沒有在傳播中控制傳播聲音,沒有在傳播范圍內達到世界要求的技術能力。
在媒介化社會中,網絡高度發(fā)達帶來地球村每個角落沒有秘密和隱私,這是傳播的力量和社會發(fā)展至今的需要。文化傳播的邊界和防護系統(tǒng),被全球化所帶來突飛猛進的信息技術、交通運輸所瓦解,跨文化傳播也漸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方式,且這種傳播方式從個人實際互動層面擴展到超越地方的、非面對面的互動,這就是個人與媒介文本的解讀。所謂“焦點搜索”、“人肉搜索”,包括“云端”的概念,越來越說明網絡將社會的整合、解構與重構。進而,以媒介為主導的媒介化社會使得傳統(tǒng)公共空間縮減,伴隨的是網絡公共空間的擴大。
媒介化的涵義因為其發(fā)展的不可預測和絕對覆蓋性使得像創(chuàng)意產業(yè)一般橫空出世也影響與改變這個世界。微博力量的崛起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chuàng)造,不僅豐富、充實了大眾傳播的途徑和內涵,更是解決了“草根”階層傳遞民意和心愿的訴求。微博的繁榮是這個社會文明進程的一個必經階段,是自由、民主的內在要求。中國邊疆問題的敏感,曾經長時間因為不被主流媒體關注而變得隱匿,又因被西方媒體聚焦關注而變得談虎色變,這些對待和處理方式都是不夠公正客觀的。因為邊疆地區(qū),因為各種原因,長久缺乏一種不失衡的平臺去傳播較為真實的節(jié)選。網絡的發(fā)展逐步解決了這個問題,互聯(lián)網催生了微博等公眾傳遞、交流信息的平臺。受眾在微博上也是信息的發(fā)出者,這較為有效地使得大眾認為微博在傳遞信息時的公正性、真實性和客觀性。
但是,微博的發(fā)出者的媒介素養(yǎng)并未受到較高程度的關注與重視。在全媒體的時代中,人人都是把關人,這要求每位網民都由極高的媒介素養(yǎng)和責任觀念。微博信息的傳遞是極其碎片化的,而節(jié)選性地呈現(xiàn)是不能夠表達事情的完整性,這易造成傳播效果的負面影響,而使得已經高度敏感的問題更加不可觸碰。
邊疆對外傳播的落腳點是邊疆傳播和對外傳播的交集,這種交集的傳播力決定影響力。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前國防部長助理約瑟夫?奈所提出的“軟權力”的概念,意為“影響別人選擇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制度”。中國政府報告和“十七大”報告都提出了以“文化軟實力”增強綜合國力、做好對外關系相關工作。在以網絡主導的媒介化社會中的邊疆對外傳播,因為這個大環(huán)境的界定和作用而顯得錯綜復雜也難以應對。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教授劉康認為,網絡媒體的出現(xiàn)對中國、特別是對中國的傳媒發(fā)展會有特殊的影響,他認為這種影響可能促使中國的新聞媒體產生革命性的變化。
作為人類對客觀事物再現(xiàn)的新聞,出現(xiàn)成長在一定的文化圈,傳承代表著一定的文化,并且與各個文化圈相關聯(lián),在日常的國際傳播活動中也代表、維系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形象。我國的對外傳播屬于國際傳播的范疇,它必須跨越文化邊界,被國際受眾接受與認可,以期進一步形成有利于我國的外部輿論環(huán)境。
邊疆對外傳播是一個很廣泛的領域,它既可以通過公共的途徑傳遞信息,也可以通過似有途徑傳遞信息。全媒體時代和媒介化社會作為邊疆對外傳播的宏觀環(huán)境,決定了傳播的策略,即適應這個時代和社會的方式。關于信息的壟斷、消息的封鎖已經在這樣的天幕下難以施行。畢業(yè)于密蘇里新聞學院的段連城(曾任中國外文出版發(fā)行事業(yè)局局長),在書中第一次使用了“對外傳播”這一概念,以別于“宣傳”一詞之貶意(指虛夸、粉飾等)的用法。他說:“對一般外國人,不宜使用‘對外宣傳’。但這決不僅是一個用詞問題,而是一個根本出發(fā)點的問題。為了幫助外國人了解中國,對外傳播工作者應該摒棄‘宣傳心態(tài)’?!?/p>
在當前的國際環(huán)境中,邊疆對外傳播無論以什么內容為載體,應當是一種政治和文化傳播。譬如,我們廣泛在各個國家建立孔子學院,將各個名族的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對外傳播,在這種天然的教學中,建立一種文化外交。在這種傳播過程中,展現(xiàn)西藏文化、新疆文化等邊疆特色文化而發(fā)出自己強有力的聲音,這是立場的占有與傳播。在聲音、立場與文化的傳遞中,逐漸放松甚或放棄了“宣傳”。但不得不說“塑造”,因為傳播是來源于對方未知的需要,但我們卻不可能傳播全部的信息和細節(jié),而對外傳播的過程就是塑造中國邊疆形象的平臺。
媒介化社會的最新標志是媒介融合與微博力量的崛起。而在觀點的自由市場達到前所未有的時期,塑造一個國家的邊疆的良好形象便成了“匹夫有責”。借用中醫(yī)學“頭疼醫(yī)腳”的學理,全媒體社會中的每個個人所秉持的邊疆感情便是對外傳播出去的依據(jù)和力量。因為微博等網絡交互平臺的迅捷使得個人觀點問世的時間縮短,這要求政府的組織力和政府使公眾的滿意度提高。這是公眾媒介素養(yǎng)和政府形象塑造兩重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根本在于一個政府的內在執(zhí)行力。
如果說,所有的問題都是發(fā)展問題,所有的問題都牽扯經濟問題。那么,中國邊疆對外傳播在中國社會的轉型期所遭遇的全部問題都在中國處于發(fā)展中國家這個時期之內而不可避免的。我國邊疆由于在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眾多并延續(xù)至今,而相對經濟實力低下、自然條件惡劣,這使得其發(fā)展受到相對大的限制。但邊疆地區(qū)是與鄰國接壤的地區(qū)而顯得這種“直接”接觸印象貧而困、困而弱。加之近幾年來在中國邊疆頻發(fā)的突發(fā)性事件使得這片區(qū)域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中國目前正處在社會矛盾和沖突多發(fā)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社會化帶來利益變動而產生的分配不均,導致生活滿意度下降,貧富兩級分化加劇社會矛盾沖突,公民譴責社會的情緒在網絡上不斷宣泄。如遇邊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公民在對外傳播危機事件時加入個人不滿情緒,而順利制造了不實的信息,這代表了那個突發(fā)時刻的中國邊疆,而那個突發(fā)時刻因為特殊被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就造成了不良的邊疆形象甚至不良的中國形象。
而這樣的情況在15年前不會發(fā)生,因為我們此時處于媒介化時代而無法控制信息。從中國的媒體環(huán)境中的關鍵詞來看,2007年是“門戶網站”、1997年是“電視”,而1987年是“報紙”。媒介的存在就是事務發(fā)展的動力,不論是良性的動力還是惡性的動力。全球化語境打破了社會輿論的時空約束,全球化語境下的社會輿論更加充滿了不確定性。中國邊疆問題在國際視野背景下顯得錯綜復雜,在媒介化社會這個維度上更加敏感、招搖。如何在媒介化社會中,運用好全球化的媒介環(huán)境,是中國邊疆問題對外傳播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程曼麗認為“網絡解構了生活”并且“網絡重構了生活”。從網絡社會之前的信息匱乏到網絡社會的信息泛濫,傳播問題日益多元。網絡把信息公開透明地快速傳遞,媒介化社會把傳播問題從區(qū)域帶向世界,地球村的細微變化引起每個人的注意并影響改變社會生活,這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邊疆問題在理論和實證研究上的細化和深化,邊疆問題的對外傳播作為中國對外的“聲音”和“軟實力”應當引起足夠的自我反省和重視,這不僅符合國家層面提出的文化戰(zhàn)略的要求,也是順應全球化背景下的發(fā)展路徑。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2版,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②M?卡斯特.網絡社會的崛起[M].夏鑄九,王志宏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578.
[1]埃里克?麥克盧漢.麥克盧漢精粹[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411.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3]M?卡斯特.網絡社會的崛起[M].夏鑄九,王志宏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578.
[4]何輝,劉鵬.新媒體環(huán)境中的國家形象的構建傳播[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6-8.
[5]W?施拉姆.傳播學概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8.
[6]丹尼斯?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M].第四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54.
[7]張濤甫.媒介化社會語境下的輿論表達[J].現(xiàn)代傳播,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