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聞價值的多義性與相對性辨析

2013-08-15 00:53:55沈正賦
關鍵詞:要素價值

沈正賦

(安徽師范大學 傳媒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新聞價值雖然屬于新聞學理論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但無論是其定義還是要素,歷來是新聞理論界頗具爭議性的一個話題,至今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美國著名學者約翰·費斯克先生認為:“多年來,想給新聞價值做出更明確定義的嘗試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如把這些理論編成一個確定而可靠的價值一覽表則難乎其難,因為,不同的研究是從不同的立場,使用不同的假定與術語而探究這一完整概念的?!盵1]美國另一位學者赫伯特·J·甘斯在其撰寫的《美國新聞學評論》一書中甚至這樣認為:“新聞價值難得清晰了然,它只能意會,不可言傳。”[2]但新聞價值在新聞實踐界的共識遠遠大于其在理論界的共識。

筆者無意于加入到這場曠日持久的學術紛爭和論戰(zhàn)中,并把這個多年來的學術難題做個明斷,只是嘗試從幾個層面把造成新聞價值多義性和模糊性的原因做個較為全面和完整的分析和闡述,力求廓清一下認識思路,讓對新聞價值的判斷和認識從新聞實踐界到新聞理論界均能形成一個基本共識。

一、新聞價值概念的提出

新聞價值作為概念提出最早源于西方新聞學,是伴隨西方國家報刊的轉型而出現(xiàn)的,是新聞媒介及其產(chǎn)品進一步走向產(chǎn)業(yè)化和商業(yè)化的一種必然結果。19世紀30年代前后,在歐美,伴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逐步邁入商業(yè)化時代。這時期,各種報刊便面臨著性質(zhì)轉型和結構重構,絕大多數(shù)的政黨類報刊嘗試向商業(yè)性報刊轉型,開始其市場化的漫漫征程。在西方,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jīng)濟和生產(chǎn)關系的逐步完善和普遍確立,報刊的結構和功能發(fā)生嬗變,政黨類報刊“一家獨大”的時代宣告結束,大眾化報刊走上歷史舞臺,并長期主宰媒介市場的格局。尤其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它們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比較徹底,商業(yè)性報刊即大眾化報刊的轉型步伐邁得比較迅速和堅實,市場化運作相對成熟,新聞媒體經(jīng)營人員的頭腦十分機智和靈活,在他們的潛意識中,辦媒體如同辦企業(yè),辦報刊如同辦工廠,新聞作品如同企業(yè)不斷生產(chǎn)商品一樣被批量“制造”出來。當時,西方一些著名的報人,如本杰明·戴、詹姆斯·貝內(nèi)特、威廉·赫斯特、約瑟夫·普利策等,他們都是通過經(jīng)營報業(yè)獲取了新聞商品化、產(chǎn)業(yè)化帶來的巨額經(jīng)濟利潤,而逐漸走上發(fā)財?shù)缆返?,并成為享譽全球的媒介巨頭、報業(yè)大亨。[3]

根據(jù)史籍記載與考證,中外學者普遍認為,第一個使用“新聞價值”(News Value)一詞的人是美國新聞學者休曼。1903年,休曼出版了在新聞學界被認為是“扛鼎之作”的學術專著《實用新聞學》,他在該書中第一次并多處提出“新聞價值”這一概念:“與某君共館之城市記者,良記者也。某君藉記者之識力,評判新聞之價值,受益非鮮。每當被遣時訪一事,返館后,第一即以探訪所得,以節(jié)略口語記者,語宜極簡。記者凝聽畢,轉瞬間其事之價值已了了。于是酌量報紙之篇幅,令訪事人筆述之,少則百數(shù)十字,多或數(shù)千百字。某君為之既數(shù),亦能自度其訪件之價值,不復徒費時刻于無緊要之瑣節(jié)矣?!盵4]184休曼同時還認為,“報館之記者,須有經(jīng)驗而知讀者所嗜之為何。茍不足應讀者之求,則某報必敗?!盵4]239這里不難看出,休曼是從媒體報道如何滿足讀者訴求的角度來分析新聞價值的本質(zhì)屬性的。

新聞價值應該是新聞領域的普適價值,是新聞必須具備的本質(zhì)內(nèi)核,無論古今,也無論中外,從一定程度上講,它既受到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又不完全受到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因此,即使是西方的資產(chǎn)階級新聞價值理論,也曾一度跨越了意識形態(tài)束縛的鴻溝,很早就對我國新聞理論界關于“新聞價值”概念的提出、形成和研究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據(jù)中國新聞史籍記載,我國最早提出“新聞價值”概念的應該是徐寶璜先生。1918年,徐寶璜先生出版了我國新聞學研究最早也是在新聞理論界影響最大的一本學術專著《新聞學》,在這本書中,他對“新聞價值”的概念是這樣闡述的:“新聞之價值者,即注意人數(shù)多寡與注意程度深淺之問題也。重要之最近事實,自能引起較多人數(shù)和較深程度之注意,故為價值較高之新聞。次要之最近事實,僅能引起較少人數(shù)和較淺程度之注意,故為價值較低之新聞?!盵5]18我們認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無論休曼還是徐寶璜,至多只是提及或簡要分析了新聞價值的屬性,是最早提出新聞價值的概念而已,況且他們所指的新聞價值大多為新聞產(chǎn)生之后的價值,即是從傳播效果的角度來評價新聞。因此,他們視野中的新聞價值認識和判斷尚不能稱之為新聞價值定義。

二、新聞價值定義的多義性與片面性

就像中外美學家一談到給“美”下定義就感到“美是難的”一樣,中外新聞學者至今也難以給新聞價值下一個令人信服的定義。因此,一百多年來,新聞價值的定義呈現(xiàn)出多義性的狀態(tài),學者們在認識上難以達成一致意見。雖然學術界對新聞價值定義的表述各有不同和側重,但總結起來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

一是“素質(zhì)說”,亦稱“自然說”。即突出新聞價值構成的要素特質(zhì)。其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新聞價值是指一個事實所包含的足以構成新聞的特殊素質(zhì)或各種素質(zhì)的總和?!?陳韶昭)“新聞價值指構成新聞的事實和材料本身具有的能夠滿足社會對新聞需要的素質(zhì)。”(陳祖聲、張宗厚)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新聞價值是由特殊素質(zhì)或各種素質(zhì)來決定的,過于強調(diào)新聞價值的客觀性因素,而對構成新聞價值的主觀性因素在某種意義上有所忽略。我們認為,素質(zhì)一般只是價值的因素,而不是價值的本身。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的話,我們完全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那就是“素質(zhì)說”基本上割裂了新聞報道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把新聞價值視為一般的自在體、自在物。一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黃旦先生所論述的那樣:“如果說新聞價值僅僅是事實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質(zhì),那等于說新聞價值存在于人類社會有新聞傳播活動之前?!盵6]眾所周知,任何新聞事實如果不和報道主體之間發(fā)生關系,那么它只是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獨立的客觀存在,它本身也就無所謂價值問題的。如果一條新聞的價值是寓于客觀事實之中的,沒有任何主觀性因素,那么這條新聞的價值對任何人來說都應當是一樣的,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或者說根本就不是這回事。[7]

二是“標準說”,亦稱“主觀說”。即強調(diào)主體選擇與衡量新聞的依據(jù)。其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新聞價值是選擇和衡量新聞的標準?!?鄭興東)“新聞價值是記者衡量事實可否成為新聞的標準?!?林楓)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新聞價值就是鑒別新聞的一把尺度,過于強調(diào)新聞價值的主觀性因素,而對構成新聞價值的客觀性因素在某種意義上有所忽略,同時還混淆了新聞價值與新聞觀之間的區(qū)別?!皹藴省逼鋵嵤桥袛嘁粋€事實是否具有新聞價值的尺度,它本身并不是新聞價值,而且標準往往又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立場的記者、編輯選擇新聞的標準一般是不一樣的,有時甚至大相徑庭?!睒藴收f”以傳播者為本位,認為新聞價值不存在于事實本身,而是由人所決定的。這種觀點雖然認識到新聞價值與主體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也涉及到新聞價值的一些基本特征,但只是片面性地認為新聞價值先驗地存在于新聞記者的主觀判斷之中,而后再把業(yè)已形成的觀念“移情”到寫作所需要的事實材料之中去。如果按照這一邏輯推理的話,那么新聞價值就成為人云亦云、記者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沒有什么客觀依據(jù)和尺度的所謂“標準”了。

三是“功能說”,亦稱“效果說”。即表明新聞價值的傳播效果。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新聞價值就是新聞機構發(fā)布的新聞在群眾中受到的重視的程度,也就是說,記者、編輯的辛勤勞動在群眾中受到贊賞的程度,或者說,我們發(fā)布的新聞在群眾中發(fā)生的影響的程度?!?甘惜分)“新聞價值是指新聞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程度,以及它在實踐中產(chǎn)生影響的廣度、深度和作用的大小?!?朱繼功)持這種觀點的學者立足于新聞價值所產(chǎn)生的效用功能,如新聞事實在傳播過程中滿足人們知曉事物、認識社會、接受教育和審美體驗等功能方面的大小,以及新聞作品是否受到受眾的關注及其傳播效果等。這種觀點從新聞作品發(fā)表以后對社會所產(chǎn)生的影響來判斷新聞價值,確實在一定意義上揭示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功能說”雖然認識到新聞價值的實現(xiàn)過程及其傳播效果,但僅僅強調(diào)新聞產(chǎn)品滿足接受主體即受眾與社會的信息知情需要,過于強調(diào)新聞價值所謂的實用性和功效性,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作為對個別新聞事實作出某種判斷的條件或標準。

我們認為,上述三種代表性觀點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那就是——“素質(zhì)說”以事實為參照物,強調(diào)存在于事實中的客觀新聞價值的存在,忽視了作為主體的新聞傳播者;“標準說”以新聞傳播者為出發(fā)點,強調(diào)新聞傳播者的主觀能動性,卻忽視了作為客體的客觀事實本身屬性;“功能說”則是以新聞受眾為基點,強調(diào)新聞發(fā)布以后的社會效果,忽視了具有新聞價值的客觀事實和新聞傳播者。

筆者認為,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并發(fā)生作用的。其實,無論是“素質(zhì)說”中所倡導的客觀事實,還是“標準說”中所強調(diào)的新聞傳播者,或者是“功能說”中所主張的新聞傳播效果,它們之間既相互勾連,內(nèi)在聯(lián)系著,又共同發(fā)揮著作用,才形成新聞價值的主要內(nèi)容和整體框架。正如我國宋代著名詩人蘇軾的一首哲理詩《琴詩》所言:“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與君指上聽?”如果過分強調(diào)作為客體的琴的作用,或者過分強調(diào)彈奏者的主體作用,而不是主客體之間的有機結合,那么很難產(chǎn)生美妙、動聽的琴聲效果,或者說琴聲效果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只能停留在想象的地步,無法變成現(xiàn)實。很顯然,彈琴的原理與新聞價值的理論之間是十分相似的,新聞價值的定義之所以形成上述不同的觀點或表達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學者們僅突出強調(diào)新聞傳播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或因素,割裂了它們彼此之間原本應該享有的相互關系。馬克思認為,“‘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人們對待滿足他們的需要的外界物的關系中產(chǎn)生的?!盵8]這一觀點非常明白地告訴我們,所有的價值都應當是價值認識主體與價值實現(xiàn)客體之間的一種關系性范疇,價值的實現(xiàn)既不能離開它的客體基礎,也不能脫離主體的需要。因此,我們不妨從系統(tǒng)論、統(tǒng)一論的視角,把客觀事實、新聞傳播者和傳播效果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進行分析和闡述,從而形成新聞價值的定義,即新聞價值就是依據(jù)具有一定特質(zhì)的客觀事實信息,通過新聞傳播者的主觀認識和判斷,能夠滿足受眾需要并產(chǎn)生相應傳播效果的一種社會關系。

三、新聞價值要素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一般來說,新聞價值要素是指“人們在新聞傳播實踐中總結歸納出來的衡量新聞事實或事件有無新聞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測量指標”。[9]由于認識的角度不同,關于新聞價值要素的劃分問題,中外學者的觀點也是各種各樣的,但大多還是大同小異,差別不大,認同大于分歧。筆者認為,造成新聞價值定義的多義性和由此帶來模糊性的原因,與新聞價值要素的相對性與絕對性是分不開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梅爾文·門徹在《新聞報道與寫作》一書中將新聞價值要素歸納為及時性、沖擊性、顯赫性、接近性、沖突性、異常性、當下性和必要性等8個因素。他認為,“上述8條新聞價值觀并非存在于真空中。它們的應用有賴于決定什么是新聞的人、事件與新聞媒介位于何處、報紙或廣播電視臺的傳統(tǒng)、它的受眾以及大量其他因素”,因而“新聞是相對的”。[10]美國著名的新聞學研究專家龐德在他的《新聞學概論》一書中清晰又具體地指出,“決定新聞價值的因素有四:第一為時效……第二為距離——讀者對鄰近地區(qū)小事件的興趣,比對遠處的大事件更感興趣。第三是事件的大小——極大或極小的事件,都會令人注意。第四為重要性。重要性為新聞的最主要因素?!盵11]日本東京大學新聞研究所稻葉三千男和新井直之教授在他們共同撰寫的《日本的報業(yè)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引述了關一雄最早提出的“六元素”說,即時間的接近性、地區(qū)的接近性、著名性、異常性、發(fā)展性、感情性。[12]美國學者朱利安·哈瑞斯、克利·雷特、斯坦利·約翰遜在《全能記者必備》一書中列出了新聞價值三類11項要素,即(一)事物內(nèi)在特征:1.沖突(緊張、驚異);2.發(fā)展(勝利、成功);3.災害(挫敗、毀滅);4.重要(對于一定的群體);5.顯著(突出);6.新奇 (異常甚至怪異);7.人情味 (情感背景);(二)其它合適條件:8.及時(新鮮、有新意的);9.接近(地區(qū)性吸引力);(三)一般的興趣:10.性;11.動物。[13]英國湯姆森基金會 (Thomson Foundation)在其為第三世界國家的新聞工作者所專門撰寫的新聞教科書中,列舉了多達20種的新聞價值要素?!氨M管學界在對新聞價值體系的描述上有輕重詳略之別,但是在新聞價值總體標準的取向上還是可以基本趨向一致的?!盵3]131徐耀魁主編的《西方新聞理論評析》一書認為,西方新聞學界“在(新聞價值)主要標準的確定上還是相當一致的。其中主要是:影響力、接近性、異常性、顯要性、及時性、沖突性和趣味性等”七項要素。[14]在我國,徐寶璜先生無疑是國內(nèi)第一個提出新聞價值要素的新聞學者,他的理論觀點是:“新聞價值與新聞的重要程度為正比例,與注意人數(shù)及注意程度為正比例,與發(fā)生及登載相隔之時間為反比例,與發(fā)生及登載相隔之距離為反比例?!盵4]320

實際上,被中外學者普遍接受的是美國兩位著名的新聞學和傳播學研究學者——希伯特和麥克道格爾的觀點,他們經(jīng)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大膽探索和小心求證,分別在《現(xiàn)代大眾傳播工具概論》一書和《闡釋性報道》一文中不謀而合地提出了新聞價值的“五要素”,即及時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和人情味。[15]《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把它修改為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和趣味性,兩者基本上是一致的。[16]

筆者認為,一條新聞之所以能夠成為新聞,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須要求同時具備兩到三個價值要素。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在這五個新聞價值要素中,僅僅具備其中的時新性,或重要性,或接近性,或顯著性,或趣味性,均不能必然構成新聞。時新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時效性,二是新鮮性,而時效(如今天)和新鮮(如第一次報道)又是客觀的,不隨人們主觀意志而轉移。一般來說,時新性是所有新聞必須具備的要素,這是一條信息成為新聞的必要前提。因此,時新性是新聞價值要素中的絕對性要素。顯著性主要反映的是事實的異常性特征,無論是主體的異常性還是客體的異常性,也都是絕對性的,因此,顯著性也是新聞價值要素中的絕對性要素。其他幾個要素由于均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就屬于相對性的要素。尤其是重要性和趣味性等要素,對于受眾來說往往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正如一位學者所指出的那樣,“過去我們研究新聞價值只注意了它的‘絕對性’,而忽視了它的‘相對性’。事實上,新聞價值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個判斷標準,而是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機、不同的受眾,都有不同的標準?!雹偈Y玉生 .新聞價值的相對性[DB/OL].http:∥www.cddc.net,2009 -09 -24.

價值哲學認為,價值是絕對的,也是相對的。價值的絕對性“就是價值作為客體對主體的效應存在著普遍性、無條件性、恒常性、客觀性”。[17]如果說新聞價值的絕對性是指一種恒久的、長期的,且普適于所有介質(zhì)新聞媒體的屬性,那么新聞價值的相對性就是指新聞價值的一種歷時性、階段性和具體性的屬性。我們認為,新聞價值的重要性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不同的記者、不同的媒體在對同一個問題的重要性程度的認識上可能不大一樣,有時甚至差別很大。比如,1969年7月20日美國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世界各大報紙紛紛進行報道,而我國的《人民日報》卻對此保持沉默,沒有及時跟進報道。對于中國官方媒體的沉默,新華社主辦的《參考消息》還是在這年7月24日的第一版上,以《外電注意中阿等未報道“阿波羅——11號”消息》為題作了耐人尋味的報道:“[合眾國際社倫敦二十二日電]四個國家的政府昨天不讓它們的占全人類四分之一的人口知道人類登上月球的事。這個行星上的很大一部分‘共產(chǎn)黨統(tǒng)治的亞洲’受到了封鎖。東歐也有一小塊地方實行了封鎖。亞洲的共產(chǎn)黨中國、北朝鮮和北越以及歐洲的阿爾巴尼亞不讓他們的八億多人民知道這則人類最大成就的消息?!盵18]當然,當時的《人民日報》可能出于政治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考慮未對此新聞進行報道,認為國內(nèi)正在開展的“文化大革命”遠比美國人登月的“重要性”要強得多。同樣,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恐怖襲擊,世界貿(mào)易大廈雙子大樓轟然倒塌,震驚世界。第二天,全世界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綜合性報紙,像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日本《朝日新聞》、法國《世界報》、德國《南德意志報》、沙特阿拉伯《生活日報》、埃及《金字塔報》等,均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登“9·11”事件新聞,而我國《人民日報》例外,卻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發(fā)了《九運會火炬?zhèn)鬟f點火起跑儀式舉行》的新聞。其寓意是,在中國,九運會火炬?zhèn)鬟f比“9·11”事件的“重要性”更強。這其中就有一個認識主體的價值判斷問題,很難作出誰是誰非的界定。

新聞價值的接近性一般包括地理距離的接近性和心理距離的接近性。距離的“遠”與“近”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慨念,既沒有絕對的“遠”,也沒有絕對的“近”。如果說新聞空間上的地理距離是可以量化的,具有一定的客觀性,那么心理距離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具有較強的主觀色彩,況且心理本身就容易隨著情緒、心情、情感的變化而變化,變動不居,難以捉摸。徐寶璜先生在《新聞學》一書中曾說:“同一新聞,其價值不僅隨時而異,又大抵隨地而有別也。吾人所注意之事,大抵以一己為中心,漸推及于己熟悉之人及事。故現(xiàn)雖處交通便利之世,所最注意者,大抵仍為本埠之事,及本埠之人。至外埠之人及事,則非有特別情形者,多不注意也。故往往一事,在本埠之新聞紙,則可登數(shù)欄而在外埠則僅值數(shù)行,或甚至絕無價值而不值一登也?!盵5]24這段話不正說明了地域上的接近性或心理上的接近性讓新聞價值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就印證了新聞價值的相對性屬性。

至于新聞價值的趣味性,雖然人類擁有共同的審美趣味,但不可否認的是,不同的受眾對同一新聞的趣味則不一定是相同的,有時甚至是千差萬別的,不僅趣味本身有大小,而且傳播主體即新聞媒體和記者感興趣的事情,接受主體即受眾則不一定對此感興趣。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不同的讀者閱讀同一部《紅樓夢》,“經(jīng)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幃秘事?!盵19]它生動地說明了不同的讀者往往也會帶有不同的利益訴求,進而產(chǎn)生不同的閱讀感受。如果一位新聞記者身陷紅樓所營造的“溫柔鄉(xiāng)”中,他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訴求來判斷和提煉《紅樓夢》所蘊含的新聞價值。趣味性或人情味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難以衡量和把握,因此也是具有相對性的。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正是由于新聞價值中的部分要素具有相對性的特征和屬性,致使人們在認識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誠如是,新聞價值的評判標準和認同感,在新聞理論界難以達成一致就不難理解了。

[1][美]約翰·費斯克.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185.

[2][美]赫伯特·J·甘斯.美國報刊的科學新聞報道[J].外國新聞事業(yè)資料,1979(3):32-34.

[3]郝雨.新聞價值的多義性詮釋[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30-140.

[4]余家宏.新聞文存[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7.

[5]徐寶璜.新聞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6]黃旦.對新聞價值的再認識[J].科學·經(jīng)濟·社會,1995(2):69-72.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06.

[9]董天策.網(wǎng)絡新聞價值取向的變化及其影響[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1):5-11.

[10][美]梅爾文·門徹.新聞報道與寫作[M].展江,主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87.

[11]陳石安.新聞編輯學[M].臺北:臺灣出版社,1977:425-428.

[12][日]稻葉三千男,新井直之.日本的報業(yè)理論與實踐[M]. 張國成,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85:54.

[13][美]朱利安·哈瑞斯,克利·雷特,斯坦利·約翰遜.全能記者必備[M].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8:46-47.

[14]徐耀魁.西方新聞理論評析[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137.

[15][美]麥克道格爾.闡釋性報道[J].新聞學譯叢,1957(2):74-77.

[16]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403.

[18][美]合眾國際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UPI)記者.外電注意中阿等未報道“阿波羅—11號”消息[N].參考消息,1969-07-24(1).

[19]魯迅.魯迅全集:第8卷 [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145.

猜你喜歡
要素價值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也談做人的要素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6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醴陵市| 六盘水市| 名山县| 林芝县| 团风县| 宁海县| 福泉市| 宁波市| 永昌县| 如皋市| 佛冈县| 桐梓县| 柞水县| 五家渠市| 江都市| 利川市| 衡南县| 老河口市| 永年县| 环江| 昌吉市| 深泽县| 屯门区| 南溪县| 博爱县| 东港市| 泽州县| 新晃| 林州市| 新田县| 隆化县| 陆川县| 天津市| 卢氏县| 铜川市| 无棣县| 凤庆县| 德化县| 泗阳县| 二连浩特市|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