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海霞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學困生”這一問題一直困擾我們教育工作者,普遍現(xiàn)象及其嚴重后果引起了我的關注,如何更有效地幫助學困生進行轉化及矯正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下面是我分析數(shù)年物理學困生成因和轉化的策略探索與大家交流。
1.家庭的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受到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有些家長忙著賺錢,對子女的學習漠不關心,有的家長對子女過于溺愛,尤其是父母關系不和、單親、家庭成員有不良嗜好的家庭,對孩子疏于管理,對學習不重視,慢慢地變?yōu)閷W困生;有的家長對孩子學習期望值過高,容易造成孩子壓力過大及逆反心理,缺乏家長的正確疏導,孩子的學習深受影響。
2.主觀的因素。學困生的認知因素的原因,一是相關的知識不足,基礎知識差。就連課本知識的掌握都有一定的難度,而大多靠死記硬背。二是學困生的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學習熱情,甚至產(chǎn)生了“厭學”的念頭,最后形成了學困的狀態(tài)。三是學困生大多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存在學習障礙,這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自我檢查和自我督促的良好習慣。
3.非認知因素。學生在學習上出現(xiàn)困難或障礙的主要原因還來自于非認知因素,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缺乏成就動機。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往往認為學習任務是難以完成的,自己沒有完成任務的相應能力。二是消極的情緒體驗,產(chǎn)生對老師、學習的逆反、對抗心理。教師過低的評價或態(tài)度不良,使學生對學習喪失信心,成績下滑,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專門與老師作對。三是意志薄弱,懶于學習。表現(xiàn)為認識不到學習的價值,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知難而退,缺乏堅持學習的毅力,學習被動,作業(yè)應付,不會的就抄別人,很少獨立思考和鉆研。
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作為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面對學困生的轉化過程。通過實踐和探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
1.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新知識;課堂上學會傾聽,仔細觀察,獲取關鍵信息,大膽質疑,勇于開口表達,善于合作,積極參與,課后及時總結、使用、鞏固所學的知識,不懂就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利用合作學習策略降低學習難度,實現(xiàn)共同提高,共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學習的能力。
2.為學困生樹立信心,因材施教。學困生主要表現(xiàn)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自信心,學習被動,態(tài)度不端正,方法欠佳,完成學習任務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對這一特殊群體,不能要求過高,要從實際出發(fā),給他們正確定位。樹立一個蹦一蹦夠得著的目標,哪怕只有一點點的進步,都要及時肯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和真摯的愛心尊重、關心學生,欣賞、鼓勵學生,對學生要一視同仁,用教師高尚的品德影響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3.激勵學困生學習,促進學困生發(fā)展。評價學困生的進步,要讓他們自己與自己比,今天與昨天比。如果他上次測試得了41分,這次得了45分,就應該加以鼓勵,讓他知道這4分是努力的結果,通過努力就能提高,就會成功。對學困生的評價要客觀,承認差距,不唯分數(shù)論,教師評價的尺度,隨著學困生的提高而提高,讓他們既感到有壓力,也有希望。實踐證明,教師適時的正面評價,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有利于學困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促進他們盡快轉化,取得新的進步。
4.家校加強引導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發(fā)揮教育合力。加強引導,提高學困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學困生相比其他學生而言,受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更大,但我們不可能因此而將其與社會隔離。我們只有想辦法幫助他們認識各種社會因素的本質及其影響,提高其分辨是非的能力。
學困生的轉化是艱巨而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任務,需要社會、家庭、學校、教師的通力合作。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的誤區(qū),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真正走進自主、自覺、主動、合作學習的理想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