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瑾
專職護士在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療病人管理中的體會
趙 瑾
注射用依那西普是一種全人源化融合蛋白,可以有效緩解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olord arthritis,RA)和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癥狀和體征,減慢和阻止骨質破壞,改善病人功能狀態(tài)和生活質量[1]。自1999年上市以來,全球已有約100萬病人接受了注射用依那西普的治療,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病人對注射用依那西普的總體耐受性好。注射用依那西普于2010年8月在國內上市,我科于2010年9月開始使用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療RA和AS,作為剛剛在國內上市的新藥,其使用的安全性問題一直是醫(yī)護人員及病人關注的焦點,我科通過設立專職護士,對應用注射用依那西普的病人進行系統(tǒng)管理,旨在提高注射用依那西普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以及對病人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1.1 臨床資料 2010年9月—2011年12月應用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療病人共30例。其中,類風濕關節(jié)炎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齡38歲~78歲,平均年齡58歲,病程1年~10年;強直性脊柱炎9例,男8例,女1例,年齡17歲~40歲,平均年齡28歲,病程3個月至10年。
1.2 治療方法 本組病人治療方案均為每周1次,每次50 mg,皮下注射給藥,注射部位為腹部、上臂三角肌下緣外側及大腿外側,治療周期為6個月。治療期間,1例病人出現(xiàn)注射部位皮膚散在紅色皮疹,無癢感,改變注射部位后癥狀自行消退。其余29例安全注射完畢,無明顯不良反應和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0例病人均完成6個月藥物治療,受累關節(jié)疼痛及腫脹明顯減輕,炎癥指標(如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下降,可在專職護士指導下完成康復鍛煉。
2.1 專職護士任職條件 從科室10名護士中選擇1名護士作為專職護士。任職條件:①基本技術操作熟練;②熟悉藥物藥理知識、配制方法、注射方法、不良反應的表現(xiàn)及處理流程;③語言表達能力強;④理論及實際操作考核合格。
2.2 工作內容 與科室醫(yī)生共同制定注射用依那西普專職護士工作職責、基本操作規(guī)程、病人管理,包括建立病人信息檔案、了解病人病史及評估其一般情況、講解藥物特性及注意事項、指導藥物配制及注射方法、制定個體化護理管理方案、建立醫(yī)護患三方聯(lián)絡方式、每周1次進行電話隨訪、指導病人進行康復鍛煉。
3.1 用藥前
3.1.1 建立檔案 應用注射用依那西普治療的病人大多數(shù)為門診病人,為了系統(tǒng)管理病人,同時使醫(yī)護人員隨時查閱病人相關資料,建立病人管理檔案,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診斷、病程、臨床表現(xiàn)、電話等,系統(tǒng)、全面地收集病人信息。
3.1.2 病情評估 由于病人病程不同、臨床表現(xiàn)不同、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注射前需要對病人一般情況、肢體及關節(jié)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xù)時間、伴隨癥狀及體征、功能障礙程度等進行評估。詢問病人有無結核病史,近期是否出現(xiàn)感染征兆及接種活疫苗,查閱病人近1個月內是否監(jiān)測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是否篩查肝炎抗原抗體、結核菌素試驗結果、胸部X線片等,以評價病人是否存在感染或存在潛在感染風險。另外,還需記錄病人腫瘤病史、藥物過敏史等。
3.1.3 心理社會評估 對病人心理狀態(tài)、性格、社會關系等進行全面評估,制訂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計劃。
3.1.4 環(huán)境準備 建立專門的生物制劑注射室,定期對環(huán)境進行清潔、消毒,配備急救設備,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保證病人用藥安全。
3.2 用藥中
3.2.1 準確用藥 注射用依那西普推薦劑量為25mg(每周2次)或50mg(每周1次)皮下注射,注射部位為大腿、腹部、上臂,每次在不同的部位進行注射,與前次注射部位至少相距3 cm,禁止注射于皮膚柔嫩、淤傷、發(fā)紅或發(fā)硬的部位。該藥儲存條件嚴格、價格昂貴,為了保證藥物活性,在拿到藥物后第一時間內進行配制與注射,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
3.2.2 嚴密觀察不良反應 生物制劑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整個注射過程需全程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及時處理。注射完畢,告知病人觀察半小時后再行離開,并告知病人回家后注意觀察注射部位皮膚情況,如出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就診[2]。
3.3 用藥后
3.3.1 建立聯(lián)系通道 應用注射用依那西普的病人多數(shù)為門診病人,且在治療期間發(fā)生嚴重感染的風險增高,需對病人進行全程監(jiān)控,以確保用藥安全。為注射后的病人建立護患聯(lián)絡卡,以便病人隨時與專職護士聯(lián)系與溝通。
3.3.2 指導病人填寫病人日志 針對門診病人自我管理難的特點,設計病人日志,讓病人詳細記錄注射后自我觀察情況,復診時攜帶,有利于專職護士及時發(fā)現(xiàn)病人應用中的問題,及時解決。病人日志包括:癥狀改善的情況、注射部位及有無不良反應等。
3.3.3 個性化健康宣教 全面、系統(tǒng)的康復教育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3]。除保證病人治療過程中用藥安全外,針對病人自身疾病用藥特點,進行個性化健康宣教。注射結束后,對病人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評估,制訂適合病人的健康宣教內容,有的放矢為病人講解,使病人得到其最需要的知識。健康宣教內容包括:個性化的康復鍛煉、自我注射的指導、用藥安全、飲食指導及疾病相關知識指導等。
3.3.4 心理護理 部分病人在藥物使用3個月內呈現(xiàn)癥狀未見明顯減輕的情況,指導病人從了解自身疾病為出發(fā)點,客觀地預期藥物對自身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指導病人在治療滿3個月時進行相關檢查,如通過X線檢查判斷骨質破壞是否加重,判斷藥物使用是否產生作用。同時介紹以往成功的案例,以消除病人的顧慮。
RA及AS均為慢性疾病,病程遷延,多關節(jié)受累,疾病活動與緩解交替。生物制劑在國內應用時間短、價格昂貴、病人對藥物不了解,因此對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職護士除為病人實施注射治療外,還要更多地配合醫(yī)生,對病人進行管理。由于病人患病時間不同、患病程度不同,加之個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等因素,因此在注射前后均要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癥狀、體征及功能情況等,記錄病人查體情況、炎癥指標變化,以利于對病人進行治療前后的療效對比,評價病人疾病活動情況及緩解情況。另外,非常重要的資料采集包括感染(尤其是結核與肝炎)、相關病史的詢問及檢查的收集,是否存在感染或潛在感染風險,均為提高藥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標。護士要關注病人的心理變化,通過對病人心理狀態(tài)、性格、社會關系等進行全面評估,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緩解病人煩躁、焦慮的情緒。同時建議家屬陪伴以增加病人信心,有利于專職護士對病人及家屬的共同指導。
根據(jù)《中國護士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年—2010年)》要求:在保證臨床基礎護理質量的基礎上,以提高臨床若干??祁I域的護理技術水平為著力點,培養(yǎng)臨床專業(yè)化護理骨干,促進護理工作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是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方向[4]。專職護士開展注射用依那西普病人護理管理工作豐富了自身專業(yè)知識、提高了與病人溝通的能力,為護理工作提供了發(fā)展空間,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價值,改變了護士單純、重復性的工作模式,更凸顯其自身專業(yè)性,是未來護理職業(yè)發(fā)展的方向。
[1]張卓莉.依那西普的不良反應和應對措施[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8,6(5):55.
[2]李艷萍,殷云.益賽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1,9(12A):3134-3135.
[3]南登崑.康復醫(yī)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06-109.
[4]李惠玉,伍慶,祁靜.護理學組專職護士在腫瘤內科護理工作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11,25(10A):2609.
Experience of full-time nurses on management of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of etanercept injection
Zhao Jin(First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
生物制劑;注射用依那西普;專職護士;病人;管理
R45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3.23.036
1009-6493(2013)08B-2502-02
趙瑾,護師,本科,單位:100034,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2012-08-04;
2013-07-01)
(本文編輯 張建華)